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件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王羲之墨迹《上虞帖》!
说起来有点曲折,上海博物馆藏品百万,其中有一件镇馆之宝,王羲之的墨迹,其中离奇的经历,让人难以相信,竟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50年前的一天,上海博物馆文物小组的成员万育仁接到馆里的通知,清理库房并整理过去搜集的文物。他在收拾物品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废纸篓里有一张泛黄的纸。出于文物工作者的职业敏感和责任感,他觉得不应该随便扔掉库房的东西,因为这张纸也有可能是一件文物,就将被丢在废纸篓里的纸捡了回来。
仔细端详,只能依稀辨认出字体是草书,体势灵动绰约,丰肌秀骨,颇有些王羲之的书风。卷端有宋徽宗瘦金书“晋王羲之'上虞帖’”的绢签,内页七行草书也与前人记载相符。职业素养告诉万育仁,这张“废纸”肯定大有来头!
 
万育仁惊喜不已,赶紧将废筐里的《上虞帖》捡回,他急忙带回上海博物馆,请专家来看看,但是专家们一听说是仓库废纸堆里的东西,就告诉他肯定是赝品,而且当时那个年代,没有发现一幅王羲之的真迹,我们平时看到的“真迹”大多是唐代的精品临摹本,所以专家就没有多看它几眼,更别说鉴定了。万育仁坚持己见,就把此帖带回家里,小心保管起来。
《上虞帖》23.5 cm × 26 cm 上海博物馆藏

三年后,上海博物馆老馆长沈之瑜重新主持工作。万育仁便将《上虞帖》拿给老馆长看,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保管部长马承源却建议“不如请谢稚柳看一看”。谢先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重新鉴定!经过上海博物馆科学实验室的软X光透拍,南唐内府的收藏印“内合同印”朱印和“集贤院御书印”墨印突然显现了出来!在那个年代,被发现的传世古书画上从未见过印有两印者,独见此《上虞帖》。

谢稚柳

而后,谢稚柳又逐一仔细查看了字卷的书体、收藏印记和装裱形式,抬头惊呼:“上海居然也有这么好的东西,那么我馆(上海博物馆)现在'二王’(按指王羲之、王献之)都有了。虽然此卷为唐摹本,也应该作真迹看。”
可惜的是,这两枚印鉴证明了这张《上虞帖》的出身,但它不是王羲之的亲笔,而是唐代的摹本,而且这版摹本已经深得王羲之书法的真谛,其收藏价值不逊于真品。这下它“扬眉吐气”了一把,成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上虞帖》为《宣和书谱》所载《得书》三帖之一。左右两上角皆钤有南唐墨印“集贤院御书印”半印、“内合同印”朱印,宋徽宗的泥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政和”、“宣和”以及双龙朱文圆印。而一方“政和”朱印正押在左上角的“集贤院御书印”墨印之上。卷的前后隔水及拖尾尚有宋徽宗的“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北宋内府的原装尚完好无损。南唐“集贤院御书印”、“内合同印”,即宋人所称的“金图书”。传世古书画上并用此两印者,独见此《上虞帖》,而南唐的“内合同印”,尤为其他古书画上所未见。

《上虞帖》拓本
《上虞帖》在明代藏晋王府,旋归韩逢禧。至清初为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所藏。清嘉庆时为翰林商载所收。后又归大兴程定夷。明人詹景凤将之著录于《东图玄览》,并推许为“唐摹之绝精者”。
文革中,作为抄家文物,1969年10月移交上海博物馆。《上虞帖》当时被定为赝品。所以才有以上遭遇

此帖被认定为唐摹本后,由装裱大师严桂荣先生修复。《上虞帖》曾经北宋内府收藏,至今还保存原装,人们习惯称呼为唐代敦煌经卷式,区别于一般手卷。严桂荣在上海博物馆修复《上虞帖》时使用了“火烧法”古书画装裱与修复方式,使帖色深褐、纸本破碎、有18处损坏的唐摹本重现光彩。

装裱大师严桂荣

经装裱后显现出“内合同印”朱红大印,这是严桂荣一生之中最为得意之事。

说到这,那么《上虞帖》到底是什么样的帖子呢?堪称史上最贵的请假帖:一份关于肚子疼痛的国宝。

《上虞帖》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夜来腹痛帖》,此帖通篇58字,是这样写的:
得书知问。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
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未当去。
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
不知安所在。
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帖中提到的“修龄”,是王羲之从弟王胡之的字;“重熙”,是王羲之的妻弟郗昙的字;“安”,是晋太傅谢安。帖中言“不知所在”,可知谢安其时不在上虞。谢安屡举不起,当时在朝士大夫频有烦言,至有“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之语。今又不知其所在,故云“未审时意云何”。又,王胡之为司州刺史,未行而卒,事在公元356年(东晋永和十二年)。
据帖中所记王胡之、郗昙二人之事皆发生于356年,《上虞帖》的写作当在此年。
我们可知,这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一封信。大体意思是:我已经收到你的书信和问候。夜里突然肚子疼,没有办法去见你,真是遗憾!修龄离开前到我这里来过,住了几天,现在在上虞,月末就走了。重熙明天就去建安了,我非常难过。不知道谢安在哪里以及他对现在时局的看法,真令人担心!
这封短笺中除了表达因自己身体不适无法会见朋友的遗憾,因为是写给朋友的便签,所以有点轻松自由。

《上虞帖》局部

《上虞帖》局部
《上虞帖》的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首先,在笔法上它不是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疾涩之变)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种“张力”的特征。

写在文末,这么一件传世墨宝,如果没有上述几位的慧眼及高超的技术,就不会重见天日,这是令人顿生感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这件草书“请假条”,被专家鉴定为伪作,扔在烂纸堆里3年
垃圾堆里捡回来的,曾还被指认是赝品,现竟是国之重宝
垃圾堆里捡来的国宝,记录一段了王羲之肚子痛的故事……
王羲之草书欣赏《夜来腹痛帖》拓本五种
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国宝,竟是王羲之说肚子痛!
工作人员整理仓库垃圾发现一张请假条,经鉴定是真品,成无价之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