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慈母自杀救儿事件应引裸保者和保险业反思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罗湖区莲塘一位63岁母亲跳楼,希望用自杀的方式得到保险公司30万赔偿款来治疗儿子的强直性脊柱炎。母亲没想到,自杀并不能获得意外险赔偿,而且这份保险去年已过期。”


此事件让我们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读到了深沉的母爱——为了筹款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医疗费用,而更多类似的事件,为人父母者不惜放弃自己的尊严沿街乞讨——




夏先生身穿T裇为患白血病的2岁儿子筹款,愿作人肉沙包,10元一拳(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而另一位父亲,因9岁儿子患白血病,为筹款跪在街头宁愿扮马让人骑。




我相信没有人会真的打他们一拳或骑在他们背上,然而路人抛过来的十块八块并不能解决亲人的治疗问题。他们这样做的真实目的引起媒体关注,从而获得更大范围的捐助。


只是深圳那位母亲的筹款路线更为极端。她的行为虽然没有获得保险赔款,却引来了媒体大量关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传媒、自媒体纷纷报道,“深圳市慈善会德义基金已经开始募捐……”。慈母的救儿的心愿也算是聊以满足。


注意上面的用词,“已经开始募捐”,那么此前在做什么?这位老母亲自杀前是否曾经找过慈善组织,笔者不得而知。当一个家庭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无力治疗时,通常的筹款路线是:亲戚朋友借款——变卖或抵押财产——慈善组织求助,如果这三种方式能够解决问题,我相信很少有人愿意沿街乞讨或媒体求助(第四种方式:引发大众关注募捐),这种方式实质上是用病人和亲人的尊严换取金钱。


“十年前,楚先生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医生告诉他,这个病很难治疗。父亲早逝,为了不让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楚先生只能一拖再拖。没想到去年10月,病情恶化,楚先生脖子无法转动也弯不了腰,只得辞职回家养病。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诊断医生告诉楚先生,现在这种病情只能做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费用需要几十万。此时,这个家庭的所有收入仅是妻子一个月3000元左右的工资,而年幼的女儿刚上一年级。让楚先生没想到的是,母亲竟然会选择用生命的代价帮助儿子渡过难关。


我揣测这位慈母的自杀前曾做过理性的思考,她不会不考量:失去自己将会给儿子造成多大的精神打击,失去自己将同时失去无法替代的母爱所带来的任劳任怨的照顾。最大的动因可能是时间急迫,急火攻心,所有筹款方式都不能马上带来足额的医疗费用。


通常新闻只是铺陈一些事件,却不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不过一遍一遍地推出耸人听闻的消息而已,长此以往,读者麻木,新闻从业者不得不在新奇方面继续下功夫。


通过本事件,我们看到“几十万”就可以压垮一个家庭,然而,事情往往不是“几十万”那么简单,让我们首先从个人的角度思考,一场疾病到底能够到来多大的伤害?固然没有人希望自己遭遇不测,正因为对人生风险的轻视,我们往往思考不足。我们健康人为什么要去思考这样的事情?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无法重复实验。


第一个事实是:从来没有一个人的疾病,一人生病是全家的负担。一个人的病除了带给自己的时间与财务的损失,还有家人收入的损失和精神的负担,重者让家庭支离破碎。


第二个事实是:既使自己储蓄充足,也无法预知一生会患有什么样的疾病,届时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此外,治疗本身不一定是有时间弹性的,这需要你的财产流动性与治疗时机匹配。


第三个事实是:即使一场大病顺利治愈,当事者耗光了财产但获得了生命的机会或许心里也坦然,事实上负面事件是有连锁反应的,如果财产或储蓄亏空,大量的社会机会也随之消失,比如子女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个事实是:如果疾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本,个人信用随之下降甚至逼近为零。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癌症家庭向亲友借钱很难的原因。


第五个事实是:只有依靠自己的财务规划解决自己的生命问题才是有尊严的人生,这并不是反对向社会求助,因为一个人的尊严就是来自于独立自主。人生未雨绸缪,才不会慌不择路。


这五个事实也是五个命题。而当今解决这五大命题的最佳手段就是商业保险。商业保险是尊严的保证,它引导你用自己的资本设计自己的人生。太多的人在面对商业保险时只斤斤计较于资金进出的数字变化,却没有考虑时间、信用、机会、尊严等更多人生命题。


记住,商业保险不仅仅是金钱,它还是时间、信用、机会与尊严。


这位慈母虽已身在天堂,但是站在大地上的我们不可以停止思考。通过本事件,我们知道这位慈母实际是不了解自己的保单的。管窥一斑,让我们继而思考保险业可能存在的问题:


1、一些简易的保险责任并没有成为成为公众常识。以自杀为例,实际上并不在短期意外伤害的赔偿范围之内,通常寿险具有这一赔偿责任,但中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两年之内自杀保险公司免赔。之所以规定两年免责期,是为规避自杀意图发生的投保行为之前,保险专业上称为“逆选择”。


2、许多保户可能并不了解自己的保单属性。寿险顾问有必要把主要保险责任、时间要素等以书札形式呈现于保单之外,以供客户熟知。这一小小的行为或许就能挽救生命。


3、定期回访老客户应当成为必要的保险服务行为,不管客户购买的是何种保险。尤其是一些从网络或电话渠道购买保险的客户,往往对保险责任了解不清,又缺乏寿险顾问的现场咨询、定期回访等服务,可能无法使保险发挥充分的效用。


4、保险业对保险的传播仍存在许多死角。比如,我们无法无视以下事实:中国现在仍有大量的裸保人群、大量的即使有保险但对保险无知的人群、大量的错把理财保险都当成保障的人群。


笔者写下此文,以期与保险业者共勉。商业保险,尤其是寿险,哪只是金钱的腾挪那么简单,这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事业,让我们事无巨细地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附事件视频,向这位慈母致敬!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美国寿险赔付吗?
胡柳:亿元保单如何突破
个险理赔难 银保误导多 电销太扰民保险业,还有多少公信力可
中国家庭都是怎样配置保险的?
保监会公布1月保费数据 寿险实现开门红-
盘点:2016中国保险业十大年度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