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埋没的大师——关良(二)艺贵独到


在解放初期,为了坚持老解放区的办学方针,把旧国立艺专改造成为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学院。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对旧有的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我就担任了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我对同学们的基本功训练要求是严格的,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认真地刻苦地学好素描这一门基础课,打下一个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因此这时我也常常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作画示范,以自己的实践指导同学们的学习。



同时我也坚持在业余时间搞创作,坚持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并不断地学习他人之长,继续尝试各种新的不同的表现方法。我从早期的喜剧人物画多以淡彩水墨的画法,进而又融以油画的用色技法,掺以迂缓、迟滞、游疑、艰涩的线条、用色曾试作过多幅焦墨重彩的戏画。



我还注意关于形象的变形问题。这也是艺术和自然的区别所在。我觉得完全一味模仿自然对象,艺术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我也并不过分强调变形,变形的目的是为了写神,是为了概括对象,是为了强调形体的感染力所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并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形式的变化。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变形”是早已有之的。无论诗词、喜剧、绘画,无不在表现对象的特征上独具匠心。而人民群众对这种变形夸张也完全能理解、接受的。变形更不是胡扯乱来、信笔涂抹,而是抓住对象的特征加以艺术的概括、夸张、提炼而进行表现。明代的八大山人的画就是变形的,他画的鸟的眼睛是方的,但特别有精神,陈老莲的画也是变形的,但他画的人物画确能传神。所以我说变形是可取的。



我还觉得,在学习传统的同时,也应该强调学习现代,力求自己的作品能反映当今世界文化所发展的高度,更富于时代性。

绘画同科学一样,总是在不断发展中的,科学上有新的发明创作,绘画也有新的表现手法,新的创作路子。

要寻找新的表现手段,这是人民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陈陈相因,泥古不化,总是要自然被淘汰。艺术如果不出新,不是有所追求、有所改变,就势必失去它的生命力。









以上图片由李文亮老师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画家的不羁灵魂Albert Oehlen
张印泉:四十年来从事摄影的回忆(5) | 拓展阅读
感悟石涛大师的“一画”之二
【 张大千绘画作品 】张大千艺术创作“包...
【九零创作画社】—— 艾米尔·舒马赫(Emil Schumacher)绘画作品
蜕变之旅—翟俊峰花鸟 网络课程(创作班)结业作品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