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私人收藏的意义何在?





麦浦泰

记者:您是因为对宋代人的生活感兴趣而开始涉足收藏领域,还是因为收藏而开始研究古人的生活起居?

麦浦泰:我收藏宋元瓷器,是从喝茶开始的。二十多年前,我就开始收一些古董,后来收藏界的朋友告诉我,中国的古董种类浩如烟海,收藏一定要专一,要有主 线。而且我们不可能将所有时间都投入进去,必须有所取舍。由于我从年轻时起,就特别喜欢喝茶,因此,我将主要目标锁定在了茶器。而从接触宋代茶器开始,我 就发现它深合我意。宋代瓷器,造型简洁、流畅,没什么装饰,也不强调色彩,一般都是单色釉,沉静、简淡,在我看来,正象征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操守,跟当代 艺术所强调的简约也是不谋而合。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将这种极简美学发挥到极致。所以,我的收藏始于喝茶,进而发现,宋人的生活态度也特别迷人。


而最能代表宋人文化趣味的,莫过于“四般闲事”,即烧香、点茶、挂画、插花,麦浦泰说,宋代的士大夫们都喜欢郊游雅集,他们聚会时,流行用茶末点茶,也会有酒器、果品,还会焚香,在宋代文人画中也时常能看到宋人做这些“闲事”。



麦浦泰用了20多年收藏宋元器具,对于如何买到这些藏品,麦浦泰说,是来自拍卖行和古董商,“参加竞拍的过程非常刺激,因为你已经有所钟情,当这件作品开拍时,你的心就会提到嗓子眼上,直到它一槌定音属于你了,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除了参加竞拍,麦浦泰的很多宋元器具,是他靠古董代理人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的古董商行“淘宝”回来的。



皿天全方罍


2007年,前蘇富比英国主席詹姆斯·斯图尔顿出版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收藏家》,历数了1945年以来最重要的100位收藏家,其中包括三位华人:仇燚之、赵从衍,以及曹兴诚。其中,前两位大藏家已经作古,最年轻的曹兴诚也已是满头华发。



曹兴诚


      第一次走进古玩店购买艺术品,曹兴诚的初衷并不是为自己收藏,而是打算为一个喜爱古玉的朋友买一份礼物。进店之后,他为朋友买了一块,又为自己选了3块。和4块玉一起被他带走的,还有老板赠送的两本有关古玉的书籍。曹兴诚回去翻开书一看才发现,自己手上的玉器与博物馆中的名品相似。“这是反常识的,我当然要怀疑了,为什么都会拿到双胞胎呢?”再一看,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有一件玉器,玉管上有豹匍匐着,与自己手中那件极为相近。“只是,博物馆里那一件四肢极有力量,而我手中的这一件,手脚都好像是被打折了一样。”曹兴诚笑道。



(美国)弗利尔艺术馆(洛阳出土)


意识到自己买到了赝品,他一口气买了十多本有关古玉的书籍,仔细翻看后对玉器的真假有了深入的认识。古玩行里曾经流传着一种说法,刚入行的人总会买到假货,权当是交了学费。但在曹兴诚的眼中,这句话只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自我安慰,他无法容忍错误的再次发生。“一开始收藏就要买到真东西,如果买错了,恐怕就要一路错下去了。”他说。 



曹兴诚的居所,日本当代艺术家千伯住的水墨瀑则与一尊佛像相得益彰


他不为自己欣赏艺术品的门类设限,但对于入藏标准,他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规矩:收藏那些让自己“肾上腺素飙高”的艺术品。“所谓环肥燕瘦,好的艺术品往往不守定规。”曹兴诚说。他说,那些能让他兴奋的艺术品往往“潇洒从容、出人意表”,而差一点的则是“东施效颦、捉襟见肘”。对于让自己的收藏形成一个脉络,曹兴诚倒并不苛求。“收藏毕竟不是学术研究,如果别人要学习,大可以去博物馆。”他说。




“我希望尽量让艺术品与我生活在一起。”为了凸显艺术品,曹兴诚的居室装潢很简约,墙壁更是素净。他把戴尔·奇胡利创作的玻璃制品与陶狗放在一起,而日本当代艺术家千伯住的水墨瀑布则与一尊佛像相得益彰。他说,好的艺术品,无论其来自哪一种文化,摆在一起都能够融洽相处。



马未都


说到马未都的收藏,就必须先从20多年前谈起,那时候,马未都还是个文学青年,时不时发表点小说报告文学什么的,笔名瘦马。有一天,马未都在地摊上看见一个图案精美的乾隆五彩碗,立马目不转睛,爱不释手,大发感慨:几百年前,古人吃饭用的家伙怎么这么漂亮啊?他们是怎么过日子的?于是,马未都花了一块钱,把这个锔过的“宝贝”捧回了家。从此,既无家学又无师承的马未都,全凭着——喜欢两个字,就走上了他的收藏之路。




因为单纯自己玩不过瘾啊,所以1996年的时候,他干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立的博物馆,立志要把他那些珍贵的收藏流传后世。




马未都这么多年都在玩收藏,那么他到底收藏了多少东西呢?其实很多人都想知道马先生的藏品到底价值多少钱?马未都说自己从来没算过,因为那些珍藏他是不会卖的,是要传世的。如果单纯地估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况且每个人的财富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在外界人眼中一个搞收藏的,肯定都是非常有钱的人,但实际上马未都会经常陷于一种非常痛苦的贫穷状态,那就是碰上好东西,却买不起。曾有人形容收藏家是富可敌国、穷无立锥。马未都说:“如果我重新来一回,我可能会腾出一部分时间,好好地去挣一点钱,更多地拥有一些文物,来充实我们的收藏。在我以往过去的几十年中,是文物给了我最大的生活乐趣,这个乐趣,只有我知道,别人不知道。我当时有多高兴,真的只有我自己知道。”



私人收藏家的出现,最早追溯到东晋时期,王、谢是当时望族,也是收藏巨富。唐朝张彦远一门,从高祖起就从事收藏,历经五代,所以,他能写出巨著《历代名画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宋元时,私人收藏已蔚然成风。  至于明清时期,无论参与收藏的人数、收藏品的质量、还是关于书画收藏的著录、笔记都足以令人惊叹了。



收藏品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信息,其价值随着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




收藏于私人而言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曹兴诚看来,通过研究鉴别一件艺术品的真伪,是一种乐趣
曹兴诚:收藏就如同谈恋爱
收藏家曹兴诚|一定要跟靠谱的古董商打交道!
买东西一定要跟靠谱的商家打交道!
为什么大家都盯着“安思远私人珍藏”?这得从安思远说起丨Art289
经卢芹斋之手丨 大量精美的中国古玉流散入西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