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扫街兴鲁坊

出梵罗山巷南口,便到了荆公路。路西有一井,叫“宝应寺古井”。

荆公路一带,是抚州的老城,北有“十字街”,南有同淑路菜场,一些路段以街为市,甚是热闹。

出梵罗山巷口不远,是兴鲁坊路,它东接荆公路,西连赣东大道,周边有融旺百货、临川实验小学、临川六中、临川人民医院(原市立医院)等,是一个曾经市井气汇集的地方,也是一个能读出过去的地方,一个被繁华包裹着的地方。

兴鲁坊路全长不过400多米,地名来源却非常久远了。抚州先贤、清代名臣李绂的《兴鲁书院记》载:“抚城中香楠峰为先生(即曾巩)兄弟故居,有书院曰兴鲁,先生尝讲学其中,东近盐埠岭,建坊亦以兴鲁名,今石础犹存。”

如今的兴鲁书院早已无存,而旧址周边则建起了临川实验小学、临川六中等学校。但兴鲁之名,依旧通过兴鲁坊路保留了下来,只是逐渐被市民们遗忘。



由东往西进入兴鲁坊路,走过路口的兴鲁坊小区,路北有“兴鲁坊小游园”。估计是拆除了一些旧房之后建的,老人小孩都能在这里找到玩伴,生活热热闹闹的一点都不显得孤单。

临川六中位于兴鲁坊路的中段,因其靠近热闹繁华的市中心赣东大道,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了热门学校。学校周边,各种文具店、快餐饮食等商铺占了临街商铺的一大半。

走进学校大门,对面的教学楼前塑有曾巩铜像。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位列唐宋八大家。

曾巩是抚州的圣贤,他创办的兴鲁书院就在如今的临川六中。曾氏80多位后人共同筹资30多万铸造了这尊铜像,以此纪念这位杰出的文化先人,号召大家和学子们向圣贤学习,传承先贤精神,担当社会责任。

该尊曾巩铜像高2米,后有文化墙,上面详细记录了曾巩的生平事迹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2019年10月12日,“纪念唐宋八大家曾巩诞辰1000周年暨曾巩铜像落成仪式”在这里举行。




往西绕过教学楼,球场北面是综合楼。今天是周末,学校里没见到多少人。

在综合楼东、老师宿舍楼北的角落里,有一栋低矮的马头墙瓦房,那就是在兴鲁书院遗址上恢复起来的建筑。

兴鲁书院创办于宋嘉祐元年(1056),命名兴鲁书院。因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曾巩祖先曾参是孔子的杰出弟子,加上抚州、建昌一带乃东南人文荟萃之地,邹鲁之风盛行。取名“兴鲁”,意在“上承曾子之家学,以继周公孔子之传者”。


兴鲁书院又名“兴鲁坊”,是江西省抚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兴鲁书院修缮前后影像。


这里,有着近千年的风雨沧桑,唐宋八大家中的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先后在此讲学,才子之乡,人才辈出,它功不可没。今天,走进了兴鲁学院,接近它、触摸它、倾听它古老的故事……

追溯到宋朝至1055年,当时,37岁的曾巩因未考中进士而心灰意冷。期间,在弟弟的陪同下,他游遍了抚州城内的大街小巷和山水古迹。在游历之后,曾巩突然有了办一所学校、用自己所学培育人才的想法……

兴鲁书院创建后,曾巩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培育优秀人才。还经常邀请欧阳修、王安石等知名学者莅院讲学。后人指出,宋代抚州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与曾巩创办兴鲁书院有一定的关系。

明清两代,兴鲁书院是抚州六县(临川、崇仁、宜黄、乐安、金溪、东乡)的讲学之所,为本地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声名远播的明代戏曲家——汤显祖。


兴鲁书院也曾几经兴废、多次重修。直到1901年,抚州知府何刚德遵照清书院改学舍诏令,将兴鲁书院改名为抚郡中学堂。如今的抚州一中,前身是从兴鲁书院迁出去的抚郡中学堂。几经兴废,兴鲁书院成了废墟。而当年那些声名远播的故事,仿佛被人们遗忘。


耳边,又仿佛听见临川六中和实验小学琅琅的读书声,在两侧琅琅的书声中,兴鲁书院如今犹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呆在孤寂的角落里,回味着自己曾经有过的那段辉煌。


临川六中的西围墙,是学校的文化墙。曾巩《上杜相公》。

王羲之“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图”。“书圣”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南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存。

曾巩钦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庆历八年专程来临川凭吊墨池遗迹,并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墨池记》。


曾巩《宜黄县县学记》。

颜真卿楷书《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709—785),字清臣,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出临川六中,路南有宜黄菜馆,像是许久未开张了。


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可来这里报名啦。



兴鲁坊路的西段,更现代化的小区中央豪庭矗立于此。隔着赣东大道对面就是沃尔玛,虽然不景气但足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知道中央豪庭、沃尔玛这两个地方,在20年前可是抚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


涵香斋,文化用品商店。

近赣东大道路口,是市群众艺术馆。众多的文化教育机构,或许也是兴鲁书院的“文脉”传承吧。

走过兴鲁坊路,才感觉到这里浓缩的抚州深厚历史底蕴与市井气息。随着荆公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兴鲁坊路或许也将迎来变化,这里藏着的老抚州千年文脉将会延续,市井气息也将继续保留,不管是拆也好,建也罢,只要人在,关于兴鲁坊路的故事依旧也在。


(2021年4月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川文化: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
兴鲁书院与兴鲁坊路
《品读》 《墨池记》曾巩
曾巩(北宋)《墨池记》赏析
《墨池记》是曾巩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请而...
曾巩慕王羲之盛名,专程来临川凭吊墨池遗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