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突发利空!巴菲特又减持了,真的要清仓?“比王”上游“朋友圈”扩容,这家A股还傍上“宁王”
userphoto

2022.09.03 江苏

关注

中国基金报 泰勒 文夕

比亚迪的股东们,注意, 巴菲特可能真的想“清仓”了,刚刚盘后的消息,老头儿又减持了!

巴菲特再次减持比亚迪

持股比例降至18.87%

据港交所披露文件:9月1日,伯克希尔哈撒韦以平均每股262.7243港元的价格出售了172万股比亚迪H股,持股比例从19.02%降至18.87%。这一次套现了4.5亿港元。

针对巴菲特再度减持比亚迪H股一事,据报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比亚迪方面也从港交所获悉相关情况,股东减持行为系股东投资决策,公司销量屡创新高,目前经营情况健康,一切正常。据证券时报报道,比亚迪对此事没有进一步回应,不做过度解读。


而8月30日,港交所网站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8月24日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均价277.1016港元,套现3.69亿港元

上一次比亚迪被出售的消息一出,隔天大跌了超7%,今天股价稍微企稳,下周可能又会出现跟风抛售了。

7月12日,港交所CCASS数据显示,港股比亚迪股份2.25亿股于7月11日被转让给花旗银行,占已发行股份的35.39%。市场人士从转让规模猜测,这些股份应该是来自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当时就有分析称,大量股份转到CCASS,尤其是让券商托管之所以会引起关注,是因为托管是要给参与者费用的,港交所也会收托管费,如果不是为了减持,不会多此一举!

此前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接受采访时认为,“不排除巴菲特已经在天天減持的可能”。这一点从CCASS系统內的花旗持仓不断下降也可以看出。  

在颜招骏看来,“巴菲特14年来持股比亚迪份额未发生变动,如今减持应该是看到长线的基本面发生变化或估值已经大幅偏离内在价值”,“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手持现金达到1054亿美元,公司不缺现金,所以排除了套现转换持股的可能。”  

颜招骏表示,“巴菲特的减持短期内会对比亚迪股价造成压力,也将会给市场带来心理压力,特別是对同属新能源车板块的股票带来负面影响。”  

“不过,这不一定代表比亚迪股价已见顶”,颜招骏补充道,“参考巴菲特在2007年7月首次減持中石油,其后中石油股价高见20.25元/股。因此不排除半年后或一年后比亚迪的股价会比现在高的可能性。” 

2008年9月29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斥资18亿港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在港股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票。此后,巴菲特一直重仓着比亚迪,还曾出席过比亚迪的新车发布等活动,为比亚迪站台。

巴菲特的老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副董事长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一直被誉为与比亚迪“相互成就”,他曾对《财富》杂志的记者描述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儿。”

“比王”上游“朋友圈”扩容,这家A股还傍上“宁王”

动力电池厂商布局上游动力十足。9月2日晚,中科电气(300035)一纸公告宣布牵手新能源巨头比亚迪(002594)。根据公告,双方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设立合资公司投建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今年负极材料领域,与去年下半年正极材料颇为相似,众多资本正蜂拥而至,其中包括不少动力电池厂商。而此次进入比亚迪“朋友圈”的中科电气,在上半年还曾与宁德时代合作。这家负极材料厂商已深度绑定两大动力电池巨头。


投建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公告显示,中科电气子公司中科星城科技,与比亚迪子公司重庆弗迪计划合作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中科星城科技或其控股子公司认缴6.5亿元,重庆弗迪或其控股子公司认缴3.5亿元,该合资公司将专注于负极材料制造,投建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并优先向比亚迪方面供应。

根据计划,投建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第一期为5万吨,计划在2023年8月完成投产;第二期5万吨则计划于第一期5万吨项目投产后9个月内投产。目前来看,生产1GWh电池大约需要1250吨负极材料。以此计算,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可以满足80GWh动力电池,而比亚迪今年前7月电池装机量为41GWh。

实际上,比亚迪并非首个“找上门”的动力电池厂商。早在今年2月,宁德时代(300750)就曾参与中科电气旗下公司增资,共同投建“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而项目建成投产后,宁德时代享有负极扩产项目产能优先采购权。

负极材料供不应求

资料显示,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负极作为载体负责储存并释放锂离子,并使电流从外电路通过。负极材料占锂电池制造成本的5%-15%,三元电芯的负极材料成本占比约7%。

尽管成本占比不大,但负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大,在电池中作为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快充能力等性能。

而两大动力电池巨头接踵而至介入中科电气负极材料产能,与去年以来负极材料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不无关系。

与正极材料价格飙升类似,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低、中、高端天然石墨及人造石墨负极也经历了不同程度涨价,低端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价格从1.65万元/吨上涨至2.70万元/吨,增幅为63.64%;低端人造石墨价格从2.10万元/吨攀升至4.00万元/吨,涨幅高达90.48%。


而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负极材料原材料石油焦、针状焦价格亦在上涨、石墨化加工产能持续紧张,负极材料企业普遍面临较大成本上行压力,从而导致产能难以有效释放。中科电气在近日机构调研中也表示,目前公司负极材料产能紧张,产品供不应求。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中科电气目前正积极扩产。该公司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其新增产能全部建设完成后,负极材料产能将具备44-45万吨/年,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产能将具备39.5万吨/年,石墨化自给率将近90%。

也正是受益于负极材料量价齐升,中科电气自去年以来盈利便大幅增长。该公司今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20.33亿元,同比增长147.07%。归母扣非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达81.17%。

动力电池巨头加码

目前,中国是全球负极材料主要生产基地。根据GGII数据,2016-2020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占全球总出货量从62.11%提升至69.81%。从市场结构上看,2021年全球前十大负极材料厂商中,国内占据九家。2021年中国负极厂商总产能达94万吨,在全球产能占比为85%。

方正证券预计,负极材料下游消费端需求持续扩张。全球负极材料需求2025年有望达到241.41万吨,其中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的用量预计分别为196.89、30.56、13.96万吨。

事实上,今年负极材料扩产项目中,出现了不少动力电池企业的身影,几乎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头部公司均有布局。而宁德时代与比亚迪除了牵手中科电气外,还与多家负极材料厂商合作。

今年4月,宁德时代南北市场同步发力。先是与比亚迪、ATL、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等,一同参与杉杉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战略投资,随后辽宁锦州时代负极材料项目开工。该项目预计投资约100亿元,产能达到40万吨。

比亚迪方面,除了对上述上海杉杉的投资外,道氏技术4月还宣布计划对其碳材料业务板块的运营平台佛山市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随后,格瑞芬便宣布在兰州新设子公司,建设15万吨硅碳、石墨负极材料及石墨化加工等项目。

编辑:舰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亚迪和“宁王”抢着投,500亿独角兽再现巨额融资
一文看懂翔丰华
负极材料——“三大五小”的百亿赛道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 形成一大多小格局 头部效应明显
2020年我国负极材料生产现状分析
【镭煜科技•聚焦】15家国内外负极企业扩产“追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