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世界都通用字母,为什么中国还用表意文字?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李守奎、王永昌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版。

文章标题中的“谜团”或“谜题解答”往往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噱头。这里我也想说“神秘”,但并不是刻意做作。著名的学者主义者饶宗颐老先生提出的这个谜团是什么?

在古老的、自生的表意系统中,至今只有汉字被使用。这是世界文明史、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谜。

为什么会形成这个谜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从文字与文明之间的联系开始。文明和野蛮是我们日常言语中经常使用的两个词,但在社会学和人类学中它们是两个术语。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在哪里?言语是明确的符号。有了文字,就不用考虑其他标准了,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

不用言语,即使你拥有许多城市、礼仪建筑、金属制品等,无论你是否进入文明社会,别人仍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说文字在我们社会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2013)海报。

公元前很久以前就有什么样的文字?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经常谈论“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一是古代,二是他们最早进入文明社会。这些古代国家都有经典的文字,就是我们刚才独立创造的文字,这是有明确证据的。

所谓确实的证据,就是考古学可以证明,从5000多年前,更准确地说是5500多年前,世界各地就开始出现文字。环顾世界,早在公元前就有哪些著作?

最早的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圣书、东亚黄河流域的汉字。这三种文字都非常古老,都源于自身,被公认为三大古典文字。此外,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字、地中海的克里特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也都是古典文字。学者做了一个字形表,如果你有兴趣,现在可以看一下。

几个古典人物的比较,引自董昆:《中国汉字源流》,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7页(《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内侧插图)

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初期,古典文字相继出现,有了文字,当然就进入了文明社会。

汉字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呢?

第一个谜团,汉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你什么时候变得成熟了?

正如我们刚才所说,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也不仅仅是汉字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问题。今天很多人都探讨过这个问题,但受限于材料,多是猜测,无法证实。我们必须把这个谜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等到材料丰富之后再去探索和证明。

另一个谜团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所有原始的古典人物都消失了。为什么只有汉字还在使用?汉字是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古典文字系统,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其他古典文字已经消失,并被注音文字所取代。我们的汉字为什么能够独立存在?例如,苏美尔文字使用了3500年,并在公元前后消失。古埃及文字也使用了4000年,并于公元600年消失;快点。总之,除了汉字之外,其他表意文字都消失了。

至于汉字,我们已经使用了至少3300年,并且仍在继续使用。

古典文本使用时间表。(《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内图)

现代语言学鼻祖索绪尔将世界文字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表意文字,一种是表音文字。我们一般要区分什么是表意文字系统和什么是表音文字系统。见下表:

“黑”和“红”的不同标志(《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内侧插图)

上表显示了两个颜色字符:“黑色”和“红色”。现代汉字中的“黑”,大概我们看不到什么。如果追溯到甲骨文时代,可以看到“黑”字下面有一个人伸着胳膊和腿,上面有一个头,头顶有一个小点。这个词表达了什么?根据学者的研究,这个词很可能表达的是墨水惩罚。什么是“墨水惩罚”?它在人们的头上纹上黑色。如果真是这样,或许就能证明商代就有墨刑了。在古代,“黑”与“墨”本来是同一个词,所以据说是通过图形的形状与这个含义有联系的。

什么是留声机?例如,日语。日语有50个音节。这两个字母用日语表示什么?只记录“黑”字的发音。

至于英文的“black”,大家都比较熟悉。罗马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都是表音的,组合起来可以表达该单词的发音和含义。这些字母代表发音,与含义没有直接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之间的区别。古典文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属于表意文字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字符不仅有像刚才提到的“黑”这样的表意字符,而且还用表意字符来表示表音字符。这就是所谓的借字,本质上也是一个表音字。此外,还有标记标志、半表意半音象形标志等。

从构成上来说,表意文字比拼音文字复杂得多,这是一个显着的特点。表意文字是倒写文字吗?

表意文字的数量很大,数量非常多。别说古代的,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常用汉字3500个,常用汉字8105个。为什么?因为表意文字是用来记录文字的,如果数量不够,就无法准确地记录语言。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古汉语和玛雅文字之所以被称为古典文字,是因为它们属于最早的表意文字系统。

音标则简单得多,仅用于语音表示,数量也十分有限。世界各地拼音文字的字母基本上都在几十个间隔之内。例如,全世界广泛使用的拉丁字母有26个。源自世界各地的旧表意文字,除汉字外,全部消失,唯独汉字幸存下来。为什么?这是一个谜。西方学者基于自己的立场认为,表意文字是一种落后的文字,表音文字是先进的文字,文字是进化的,都会从表意文字发展到表音文字。

这样,汉字就显得是倒着写的。19世纪末,中国积弱多病,陷入落后。仁人志士探寻落后挨打的原因,寻求救国救民之道。随着西学东传,西方学术思想对汉字认识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原因是什么?有人将原因归咎于汉字的头部。落后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教育不好,人的智慧不发达,那么文化教育为什么不好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汉字太难了。汉字只有少数有钱的贵族才能掌握,而劳动人民是无法掌握的。那么该怎么办?大家自然而然地认为汉字复杂、有问题、落后,必须改革汉字。

这一学派在清末开始出现,并在五四运动期间愈演愈烈。

先生。我们都很熟悉的鲁迅在1936年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耸人听闻的论断,将汉字的存废与我们中国的存亡直接联系在一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汉字的使用就不再神秘了,那就是中国人愚昧,中国人保守,中国人落后,所以只能改革汉字,赶上世界。

真的是这样吗?20世纪初,有人在痛斥汉字落后的同时,也有另一种观点——汉字的存在有它的理由。章太炎、钱穆、饶宗颐等学者人对此都有论述。所谓“汉字之谜”,意味着我们不同意当时的流行观点,不得不寻求新的理解。汉字不仅记录语言,还具有超语言功能。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民族融合和统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汉字不能更改。一旦改成拼音,后果将很严重。这个谜团需要我们立足中国社会、文化和语言来深入解读。汉字有哪些超语言功能?

西方学者根据自身语音书写的特点,得出“书写是获得语言的标志”的结论。例如,索绪尔明确指出:“语言和文字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后者存在的唯一原因是为了表达前者。”

文字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记录语言,拼音文字确实如此。平心而论,注音文字的一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对语言的分析更加细致和精确,二是拼音文字系统也更加简单。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注音文字有几十个字符。从记录语言的角度来看,语音符号是精确而简单的。如果我们认为词语只是记录语言的工具,那么越简单越好。诚然,表意文字系统复杂、书写困难,这是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的。

汉字是表意文字系统的代表。它们不直接记录语音,而是记录单词或语素,因此可能有很多字形。这也是事实。但另一方面,正因为汉字不直接记录注音,所以它具有注音字所没有的其他功能。最突出的是汉字的超语言功能。这个事实越来越为大家所认识。

汉字有哪些超语言功能?首先,汉字记录语言的特征非常重要。它不直接录制声音,它在不同的方言地区甚至不同的语言中都可以改变声音。那个你怎么说?语言是听觉和意义的结合,文字是视觉形式和语言的结合。书面记录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语音和表意。

拼音文字直接记录语音,语音再记录语言。例如,当我们谈论出租车时,日语“fishiー”就来自英语“taxi”。无论是“Tax”还是“taxi”,这些字母都表示发音。也就是说,是字母记录了声音,然后将声音与意义联系起来。它们唯一的价值是记录声音。然后声音发生变化,文本和语言失去联系。

你再想一想,注音字的价值是什么?想不出这些歌词还有什么其他价值。这与表意文字有很大不同,表意文字通过记录意义来记录语言。上一讲我们谈到了“黑”这个词。画一个大头的人,把头涂成黑色,这是墨罚。墨水惩罚是黑色的,因此它与黑色相关。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在看电视剧中的抗战电影时,经常会谈到日本侵略者。“日本”就是日本的意思,“反派”一定是某种类型的反派。他们到底是怎样的恶人呢?从人物的形状就可以看出一些古人的认识。“寇”字很早就出现了。下面以西周青铜器铭文为例:

西周金文中的“寇”字(内页《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插图)

宝盖上面是一座房子,房子的左边是一个人,头上顶着一个人,右边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棍子指向人的头。大家可以想一想,那会是什么?不是强盗进屋想要拿棍子强奸人吗?“寇”字就是小人闯入别人家中实施暴力的意思,所以你就知道强盗、袭击者为什么被称为“寇”了。

“口”字通过各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象”来表达这一象。这张图片捕捉到了一个发音为“kou”的单词,意思是入侵和掠夺。这个词与发音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含义直接相关。这一点就不深入了,我反复强调过,这是因为这个功能非常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汉字有这样一个特性:读音变化,但意义不变。让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山川里的“川”,从远古到中世纪到现在,不同时代肯定有不同的读音。不过,无论怎么发音,山水里的“川”就是江河小溪的意思,自古以来意义就没有变过。

再一个是地域性的,山川河流的“川”在不同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读音:同样在北方,北京话读作chuān;同样在北方,北京话读作chuān;我的方言区是晋语,晋语读作tsʰuæ;̃如果你懂粤语的话,你会读不同的发音;甚至可以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川”字也是日本写的,完全可以用日语读出来,但还是同一个汉字。不同的时代可能会发不同的音,不同的地区可能会发不同的音,不同的国家可能会发不同的音,音系变了,但词与义的关系却没有变。

山川的“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会有不同的发音(《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内页插图)

汉字记录语言只是记录吗?不,汉字目前具有超语言功能。保留原来的发音,改用另一个也能表达相同意思的发音。你知道这个特点对我们中国文化、对我们中华民族有多重要吗?这个问题我先让你考虑一下,稍后我们再一起讨论。

汉字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记录什么?

上面我提到的是用汉字记录语言的问题,但是下面我要讲的并不是简单的记录语言的问题。汉字还记录什么?还有什么?汉字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除了记录语言之外,很多汉字本身也能表达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所有带有注音字符的字母都没有这样的功能。

例如,“男人”和“女人”这两个词。

甲骨文中的“男”“女”二字(《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内图)

甲骨文中的“南”字,一方面是田野,另一方面是工具。“女人”这个词怎么拼写?那是一个男人,双臂交叉,弯腰跪在那里。想一想,为什么文本要这样区分“男人”和“女人”呢?难道我们就读不懂农业时代的男女分工吗?男耕女织是中国农业文化的基础。虽然里面没有出现“妇女织布”,但至少它告诉我们男人的社会分工——下田干活。

再想一想,如果一个游牧民族要为“人”造一个表意字,他会这样写吗?绝对不是,可能是弯弓射大鹰。

我们来说说“女人”这个词,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画面呢?文字呈现出一种灵活的样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甲骨文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那个时代对女性的价值评价。我们稍后会详细讨论这一点。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一种“斩刑”,就是砍掉人的脚。旧时的“脚”与我们今天的概念不太一样。这脚有多大?在哪里?你怎么砍?砍什么?我们不知道,字典上说这只是“砍掉脚或脚趾”。甲骨文出现了,我们从甲骨文中发现了“刖”字,非常有趣。

甲骨文中的“刖”字(里面《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插图)

该组甲骨文繁体字和简体字不同,但文字相同。你看所谓的“大”,就是伸胳膊伸腿的人,一条腿站直,另一条腿比另一边短,脚就没了。在断腿的位置,有一只手握着一个锯齿状的东西。长牙的东西是什么?这是一把锯子。你在干什么?锯掉那条腿,这就是商代的“砍刑”。

由此可知,“砍刑”的操作不是拿刀“嘭”的一声砍断人的腿,而是用锯子砍断,不是锯掉一只脚,而是把脚连在一起锯掉。与下肢选项卡。读过古书的人都知道,齐国曾经实行残酷的刑法,导致“贱贵”。腿被截肢、鞋子没用、假肢昂贵,这就是这部刑法带来的后果。从这个象形“切”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样的文化呢?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商代的金属锯,那么商代就没有锯了吗?

虽然考古尚未发掘,文献中也没有记载,但从这个字形可以判断,商代肯定已经有钢锯了。这就是我们汉字的超语言功能。

汉字的超语言功能还在于文学的表达。这个时期,我们的古典诗词非常“火”,大家都非常喜欢。古典诗词里有各种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美在哪里?美在于氛围。

美在哪里?我们说语言是线性的。说完沙漠,我们就来说说古延。单词一个接一个地线性排列。古典诗歌不仅仅是线性的排列,更是立体的对抗。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方形汉字形成视觉形象的奇特效果,如沙漠与长河、孤烟与夕阳、直与圆等。而这种音乐美、节奏美和这种非线性的结构,难道和我们的写作没有关系吗?为什么我们的唐诗英译就翻译不出这种味道呢?因为它根本不是一种文本,它永远不会达到这种效果。这就是为什么饶宗颐说:“汉字只是部分记录的语音,而不是文字,而是与书画艺术和文学的形式和声音的高度美化相结合,从而产生了文字。”一棵汉字大树,枝繁叶茂,奇美……”

汉字的超语言功能还体现在形式的美感和艺术性上。你想一想,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文字,哪些文字发展成了一门艺术呢?成为话题?仅限汉字。众所周知,文字被视为艺术,其价值与书法一样。

再想一想,在我们生活的很多地方,文字都成为了蕴含丰富文化的标志或装饰,就像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中间有三个人,共同组成一个字——公众。

读者可以品味很多,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只能视而不见。

汉字的超语言功能还在于它不间断地记录着我们悠久的历史。

任何文字都可以记录历史,汉字有何特别之处?我说的是我们悠久历史的不间断记录。正是因为汉字的表意系统自古以来就没有改变过,所以你不需要专业的检查就能认出一些3000多年前写的文字。我们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录,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汉字有哪些语言外的功能?我们来说说最后一个也是最伟大的功能——民族认同的象征。

当我们谈论一个民族时,大家都会认为它一定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地域,有很多共同的东西,但语言一般是必要的。我们想一想,中国方言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对方,从语言的角度很难同意我们都属于同一群体。虽然我们写汉字的时候看不懂,但是大家都看得懂。汉字让我们有一种心理上的相互认同。这是汉字超语言功能中最大的功能——汉字是中华文化遗产的基础。

“殷墟的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汉字的结构3000多年没有改变,这种传承才是真正的中国基因。”这就是国家层面的汉字搬迁。

本文选自《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在原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了删减和修改。字幕由编辑添加,不属于原文章所有。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用插图均来自本书。经出版商许可出版。

原作者/李守奎·王永昌

摘录/EtYe

编辑/何安安

校对/赵琳

仅在头条号发布,其他平台均为搬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汉语是唯一的表意文字?
汉字将成为人类的终极文字
汉语走向世界
使用汉字,人的大脑可以无限量的认识、记忆各种不同的词汇(转)
赵宪章‖“书法现象学”之可能
国学文摘 - 中日韩文字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