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儒敏直言:语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梯度

记者:课改已经实行11年,目前语文学科的情况究竟如何?眼下,语文教育的焦点问题集中在哪里?

温儒敏:最近一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八次。现在新编的教材,特别是中学教材都在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靠拢,应当说,编得都很有特色,各有所长,现在小学有11种或12种,初中有8种,高中有5种,但是不管哪一种,普遍的现象是梯度不够。

我们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梯度。

这个问题首先是由教材产生的。以前教材较注重梯度,由浅入深,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课文深浅的程度,知识点的安排,甚至练习的安排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则是主题牵动整个课程计划,教材基本上以主题划分。

比如,你看有些初中教材,三年六本,有很多主题——家国情怀、亲情、生命礼赞、品行善恶、艺术感触、亲近自然,还有时政聚焦等等。既然基本按主题划单元,选文也按主题需要考虑。比如,生命礼赞,它围绕生命的问题;亲近自己,它围绕烦恼的问题来选,所以它对语文学习的逻辑,递进的关系照顾得不够。

这种主题单元结构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就是内容集中,分段围绕一个问题实施教学,人文性比较突出。但是这种划分单元的办法,很少考虑到刚才我讲的,其实语文也有难度系数,也有教学的适应度的问题,就是循序渐进的规律体现不了,片面理解。

当初编这个教材的时候,一纲多本,很多出版社都要拼命地竞争,竞争的时候生怕通不过,要改革,首先看中的是人文性的问题,所以所有教材都往人文主题这方面去做,梯度不够,这跟历史情况是有关系的。

目前这种教材的变法已经给一线教学带来了一些麻烦,教学规律的平面化,所以最近教育部提出要修改,要重编教材,可能会兼顾到这些问题。其实每一个单元怎么编都可以,但是你也要考虑到梯度问题,比如练习,知识点,你要把语文学习既要分解的哪些因素体现在哪些课里,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除了教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也是较大的问题。讨论对话看似开拓了学生思维与眼界,但不少课堂的讨论对话,并未达到真正探究性与启发性的效果;而在课外,不让学生读闲书、学生阅读量太小是个很大的问题。

在作文教学方面,文笔似乎一直作为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我觉得,这个倾向并不正确,写作最终希望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科学素养与应用能力,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文人和作家,这从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中可以看到可喜的导向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版教材主编:语文课改应和高考相生相克
一论语文教学偏向:不讲教学“梯度”
小学“儿童文言”微型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明晰语文要素落实语言训练
统编语文教材怎么用?阅读书目怎么选?24个问题,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权威答疑!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再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