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先秦儒家道德追求的超功利性精神(下)

(三)生死以之

孔子重视人的生命,《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体现了他对人的生命的关怀

但另一方面,他又重生轻死,因其重的是生命的意义,而不是生命的长短,所以对死亡看得并不很重。于是为了道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捐弃生命。比如《论语·里仁》记载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哪怕是一顿饭的时间,君子也不会违背仁义,即使是颠沛流离的时候,君子也离不开仁义;同篇又记载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将闻道看作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再比如《卫灵公》记载孔子说:“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明末的范景文曾经针对这句话说“夫必待舍生而后成仁,则仁为戕生之具”,但明朝灭亡时范氏仍选择殉节,从从侧面反映了这句话对士人影响之深切。

后来孟子更加以引申,

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这段话充分展现孟子在生命与仁义之间的徘徊与挣扎,而挣扎后理性的选择依然是舍生取义;《大戴礼记》中也有句话反映当时儒家在生死荣辱之间的艰难选择:“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如归。”(《曾子制言上》)生命本非轻贱,所以辱可避则避,但如果避免不了,那就视死如归。而且为了信仰而死,无怨无悔,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里仁》﹚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守门人问子路从哪儿来,子路说从孔子那儿来,于是守门人脱口而出: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还一定要做的人吗?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孔子当时的尴尬处境。一般而言,人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总会抱有希望,希望他们的付出会得到应有的结果。而“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在为明知道没有结果的事而努力,甚至为此付出一生的辛劳和心血,这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理性思考后极冷静的抉择,因此这种精神也最能体现孔子对功利的超越。

如果要探究这背后的缘由,那么《微子》篇里连续的三段小故事可以作为参考:几位隐者嘲笑孔子在做无用功,躲避这个混乱的社会才是最好的选择,孔子的回答是:“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的学生子路也作出回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在隐者眼中,天下无道应该归隐山林,才能保得自己的清白,大可不必蹚这浑水;而在孔子看来,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要努力改变它,君子出仕,只是为了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至于能不能实现,显然应该置之度外,而且他们很清楚他们的主张得不到实行。在这一点上,儒家学说是实用主义的,同时也是理想主义的。

二、儒家道德追求超功利性思想的产生原因

(一)对道德的爱好

《论语》中“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出现了两次,无论是不是重复记载,它至少说明孔子认为人追求道德完全可以也完全可能像“好色”那样发自内心,出于本性,而不是外在的教条所强加在人身上的。借用《大学》中“所谓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概念,孔子对于道德的追求是符合“诚意”精神的,正因为他对道德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所以才会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苦和乐属于人的精神层面,所以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常人看来痛苦的生活,孔子却发现了其中的乐趣。

赫伯特·芬格莱特说他“发现《论语》中偶尔有些言论,似乎透显出对那种具有深远意义的神奇魅力的力量(magical powers)的信念”,而他所谓的“神奇魅力”,是指“一个具体的人通过礼仪(ritual)、姿态(gesture)、和咒语(incantation),获得不可思议的力量,自然无为地直接实现他的意志”。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一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而“随着一种本身不可捉摸、无形无象的无法抗拒的力量,这种神奇魅力的成分总是涉及到一些轻而易举、令人惊叹地产生巨大效果”,比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子路》)。其实《史记·孔子世家》中有一段有趣的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年幼时常以陈列礼器,演习礼仪动作为游戏,说明礼仪对于孔子来说具备了娱乐性质,礼仪之中有打动他、令他兴奋的力量,使他能够在礼仪的演习中得到快乐。这其中的缘由很可能是孔子在礼的庄严、厚重中获得了某种神秘主义的体验,这一体验可能让他产生崇高感或者愉悦感。笔者无意将孔子塑造成神秘主义者,因为神秘体验并不神秘,只是因它的不可言说性使它常被误认为是宗教情感,实际上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二)道德具有内在超越性和普遍必然性

再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孔子的学说中,道德是内在的,追求道德是出于本心而不是外力强加的。当然这一点不用推理也能知道,因为这个意思孔子多次明确表达过,如《论语·述而》:“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相对完备的人性善论,试图从道德的内在性论证道德追求的可能性,

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他认为人人皆有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分别代表着仁义礼智四种德行,因此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只是我们有时候不知道,失却了自己的本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放失的本心而已。这样追求道德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儒家学说中的道德不仅具有内在性,还具有超越性。《论语·雍也》:“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道德就好像门户一样,是必经之地;孟子说得更加斩钉截铁:“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这与不仅孟子刚强的性格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孟子为儒家的道德找到了依托,这一点在孔子那儿尚未出现。孟子提出“以德配天”,认为儒家道德是有终极保障的,是有根有据的而非来自于经验,这个保障就是天。因为天有超越性,所以儒家道德不仅有内在性也有了超越性,而且这种道德具有了普遍必然性,追求道德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

一面是道德自主的论证,另一面却强调以德配天,正如墨子刻所说:“中国人并不只是按上帝的想法创造出来的,他们甚至能‘配天’。正是在‘配天’中,自我展示出以上所描述的的那些神一般的性质。”

(三)人的羞耻感约束人的行为

心安理得从来都是人们在追求道德时不计利害的精神动力,

《论语·颜渊》记载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君子的特点有很多,之所以只强调不忧不惧,是因为孔子认为君子不忧不惧是因为他问心无愧,没有做不该做的事,。

但也有的人即便做了坏事照样能问心无愧,全无良心的人可能跟最有良心的人同样的心安理得。老子就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跟不讲道德的人讲道德,他就会哈哈大笑,认为不切实际;孟子也懂得这个道理,他说:“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尽心上》),意谓行巧诈之事的人根本不会有羞耻。从这个层面来说,孔子的那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名言显得有点一厢情愿,或者说孔子心中的小人其实还不失君子的风范,至少他心里还知道有个是非善恶,不肯颠倒黑白来替自己辩解。所以光是心安理得还不足以让人“守死善道”,因为生活中存在一类不知羞耻的人。

因此先秦儒家非常重视“耻”这个概念,如《论语·为政》记载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是否能让民众产生羞耻之心,作为评判德治与法治优劣的标准;又如《子路》篇特别强调“行己有耻”,即一个人为人做事要保持羞耻之心;至于孟子论证人性善时特别重视“四心”,而“四心”其中之一就是“羞恶之心”,又比如他在《尽心上》里说:“耻之於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特别注意到巧诈的人缺乏羞耻感,他视羞耻感为人的道德底线,认为丧失了羞耻感,人做任何坏事都不会不安,更不要说成就道德了。因此,儒家一再地强调羞耻之心。

参考文献

[1]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杨倞注.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郑玄注,孔颖达正义.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8]刘义庆撰,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5.

[9]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3]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4.

[14]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5]杨泽波.孔孟构建道德形而上学的差异及引申的两个问题[C].儒家思孟学派研究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8.

[16]墨子刻著,颜世安、高华、黄东兰译.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7]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8]赵园.想象与叙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经典与青年品德修养(一)
儒家名言集锦
解读儒释道揭示人生哲理
儒家修身
儒家文化与人格--吴和鸣
《论语》练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