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马大帅学做教师

★★★★★★★★★★★★★★★★★★★★

不知是谁第一个发现了“马大帅代课”的课程价值。

于是,电视剧《马大帅2》中那段关于马大帅给学生上课的片段,成了各地课改培训现场重要的课程资源。观看的教师常常被马大帅的“课技”逗得哄堂大笑。不过,重要的不是观看者是否笑了,而是你是否透过剧情的娱乐元素引发了教育思考。

片段中,马大帅是一位办学人——教师和学生眼中的“马校长”,他创办了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因为小学四年级的一名数学老师有事不能上课,作为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马大帅原本寄希望于语文老师李萍能临时救场,却被一口回拒。无奈之余,马大帅只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去客串数学老师,给学生上一节连他自己都看不懂的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课。

一个连课本都可能拿反的老师,何以完成一堂数学课呢?剧情的演绎自然让人忍俊不禁。尽管课堂上马大帅在学生面前可谓洋相百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临时教师,却凭着临场应变的机智完成了一堂数学的复习课。以至于语文老师李萍在教室窗口偷看时,忍不住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也许有人会说,马大帅是一位庸师,因为他连最基本的数学知识都不懂,并且明显存在知识的硬伤,何以去点拨指导学生的学习?有人会说,没有准备就去给学生上课是不负责任的,一个合格的老师至少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也可能有人会说,“马大帅式”教师的存在,无疑是在挑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这些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我们要关注的是,向马大帅学什么?

客观来说,这只是电视剧里的一个剧情片段,不是一个真实课堂情境,在评价这堂课时,我们无法就此作出精准的研判。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一下:这堂课上,马大帅教了吗?有学习发生吗?学生学会了吗?马大帅的教学流程是什么?沿着这样一个思路追问下去,我们会发现好课堂和好教师的部分标准渐渐清晰起来。

马大帅教了吗?显然,就知识而言,马大帅没有教,但是谁又能否定马大帅不是这堂课的教学组织者呢?按照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教师的角色要从原来的灌输者和问题解决者,转变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对于新课堂而言,重要的不在于教,而在于问,不在于教师的问,而在于学生的问,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是否学了。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马大帅无疑是到位而不越位的。

那么,这堂课有学习发生吗?毋庸置疑,这堂课上始终有学习发生。当学生敢于主动提出问题的时候,学习已经发生了。教不是学习发生的前提,主动学习的愿望才是学习发生的前提。继续追问,学生学会了吗?可能不得而知,因为不是一堂完整的、真实的课堂,没有呈现课堂的检测环节,我们无法判断学生们是否都学会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提出问题的学生,通过学生的帮扶应该是学会了。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流程。马大帅一上课首先是提问,问学生上节课学到哪了,问学生谁有问题,让学生找出不会的,这便生成当堂课的学习目标。接下来的流程是解决问题,马大帅习惯性用语是,“谁会?”这一问,问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每当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时,总会有学生站出来担当,不仅帮助同学解决了问题,也为马大帅顺利解围。学生解完题,解答的是否正确,评价与判断依然由学生完成。因此马大帅的教学流程可以归纳为四个字:问——标——帮——评。

分析完以上四个问题,再回过头来看,向马大帅学习要学习什么呢?

学习马大帅利用学生的智慧。马大帅因为自己不懂知识,他不得不相信学生,也不得不利用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大帅不经意间把问的权利、讲的权利、评价的权利都还给了学生。无奈地相信学生产生了无奈地放手,无奈地放手产生了无奈地利用学生,无奈地利用学生催生了课堂问题的解决。作为这节课的组织者,马大帅充分利用学生教学生的智慧,可谓是他最高的教学智慧。在实践领域有着广泛影响的高效课堂,其灵魂思想是16个字,即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因此有人戏言,马大帅是高效课堂的形象代言人。

学习马大帅向学生示弱的智慧。示弱是一种教育智慧,尽管马大帅的示弱同样是出于无奈,但正是这种教师的弱却成就了学生的强。每个学生天生都有展示欲,尤其是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公开展示,会有更强的成就感。学做懒教师,方能培养勤学生。学会示弱,方能培养强学生。遗憾的是,今天有太多的老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逞强,习惯于表现自己。

学习马大帅向学生学习的智慧。教学相长,在这堂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马大帅最初读题时出现了明显的知识硬伤,比如,“x念成了s”、“除以说成了除掉和除”,当他从学生那里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时就马上予以纠正。

曾子曰,“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原本是古人的用人之道,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移植到课堂教学当中,来隐喻教师的智慧。如果老师能把学生当作老师,或者能把学生当作朋友,都可以成就好课堂,倘若在课堂上老师永远是强者,这样的课堂则是失败的课堂。马大帅无疑是把学生当作老师的,反而成就了学生,成就了课堂。

放手、示弱、利用是为师之道,知识、方法是教学之术。对于那些习惯性不相信学生,又不善于利用和发动学生的老师而言,所谓对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又有多少意义呢?

课改背景下,怎样做教师?不是马大帅这个剧情的片段所能给出答案的。只是新教师的角色学尽在这个片段里了。

顺便提示一点:我们学习马大帅,但绝不能沦为马大帅,如果教书育人的老师都成了没有知识只有机智的,那将是教育的悲哀。



         本期编辑:果果

★  关于中国民办教育共同体

       这是一个贴地行走的研究组织,一个抱团发展的协作组织,一个公益性的学习社区。我们坚持抱团取暖,信仰行动哲学,以学习、改进、共享的方式,推动民办教育的集体繁荣。

★  联系我们

     直接在微信对话框发消息或邮件至zgmbjygtt@163.com

     电话:186110168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先看“我”在哪里【原创】
郑金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3)
课堂评价语从模仿开始
高二语文《项脊轩志》评课稿
观课│点染: 让课堂教学更出彩(主持人:邓彤)
我听了马云一堂课,没能月入10万,却觉得有成就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