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诗人们的私房菜

原文标题:诗歌是菜,菜也是诗歌

所谓“不平则鸣”,中国文人往往是官运不济后才诗兴大发、文兴大发,然后又食兴大发。坎坷、抑郁、感伤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灵药,从古到今,许多文人都在诗歌与文字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人生的志趣,最终在美食中获得舒缓、平和。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是菜,菜也是诗歌。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受孔夫子影响,中国文人有个传统——“君子远庖厨”,对于美食,他们多是评论家,品尝家,却少有能同时下厨做得一手好菜的。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李化楠、李调元父子算是少有的二者兼备的,但他们的美食诗歌却少了些。若论文名和影响力,苏轼和陆游在诗歌美食这个领域更有建树。

苏轼和陆游口味不同,简单的可以总结为:苏轼爱吃荤,陆游喜吃素。苏东坡爱吃猪肉,有《食猪肉》诗文为证:“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其中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至今还是做红烧肉的最高“理论指导”。如今流行的红烧肉做法,不管怎么创新,总离不开苏东坡总结的这几条。除了东坡肉,做鱼羹也是苏东坡的一项绝活。他在《东坡志林》就夫子自道:“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

苏东坡一生用诗歌记录了很多美食,可说是一位伟大的美食记录者。在他的笔下,粗略统计,今天依然流行的就有扬州的醉鱼、醉蟹、腌鸭蛋,安徽泗州的春盘,广州的花鸡粥,吴地的炒肉片、糟淮白鱼,山东蓬莱的鲍鱼,四川的豆腐、江团等,至今都还是地方美食,其中大多受益于苏东坡的诗歌美食“广告”。

除了苏东坡,陆游也算得上古代写作美食诗最多的诗人了,他创作的有关饮食的诗歌多达百余首。可以说,美食同样给了陆游很多灵感,在美食的刺激下,常有好诗诞生,如“清酒如露鲊如花”(《鹧鸪天》),读来就让人食欲大发。

这句诗中“如花一般”的“鲊”,其实是一道五代十国时期的名菜。宋代陶谷的《清异录》记载:“吴越有一种‘玲珑牡丹鲊’,以鱼叶斗成牡丹状蒸熟,叶微红如初开牡丹”,就是用一种腌鱼切片成牡丹花状,然后蒸制而成,菜形美味更佳。

在很多时候,陆游干脆把惆怅与孤独之情直接寄托在美食中,如“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这里的“菰菜”即茭白,官场不得志的陆游,既以诗歌记载了美食,也记载了当时的心情。

(北京南新仓天下盐餐厅)

在蜀地做官时,陆游写过一首《南烹》:“十年流落忆南烹,初见鲈鱼眼自明。堪笑吾宗轻许可,坐令羊酪僭蒪羹。”其中,对美食的眷恋深深地刻画出诗人的孤寂与怅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与美食
焦虑了,看陆游
【文史知识】古代的吃货们
宋词有风情亦有豪情
人人都爱吃的名菜东坡肉,"美食博主"苏轼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这野菜,苏东坡把它夸上了天,陆游等诗人也是它脑残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