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白话说中医第三十五期|便溏要警惕,长久就脾虚

今天我们来讲讲大便不成形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去医院检查,有的检查出来是肠炎或者是结肠炎之类的慢性病,但是有些人翻来覆去怎么查都查不出病因,但是这个病却一直都在。

我们说便秘往往是因为大肠有湿热,而大便不成形刚好与它相反,是肾虚气不足导致寒湿,进而大便不成形,因为里面水分太多,所以稀软,在中医里有个专门的词语叫做溏稀。

溏:意思就是水池子底下的烂泥,形状与大便溏稀很相似。

大便溏稀在西医中有很多种致病原因,那在中医看来,总结为一个原因就是脾虚。所以我们平时说脾胃,脾和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在功能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胃不好,就吃不多,吃不多那肯定就没力气,但有的人他年纪越大吃的越多,可是身体却很虚弱,没什么力气,可能虚胖也可能很瘦弱。

郭老师有些患者就是这样的情况,年轻的时候力大无穷,200斤的东西扛起来一口气走半里地。现在买点菜提着走回家都觉得累,但是饭量也还可以,胃口很好。

我们说的大便溏稀,不成形甚至就是一滩水,还有些人的粪便里还能看见菜叶子饭粒这些,这就是食物根本没有被消化吸收,原模原样的排出来了,这东西都白吃了,食物没有转化成元气,身体自然没力气。

脾虚导致食物不能转化为气血,用现代营养学来说,就是吃东西不吸收,营养原顺着粪便排出去了,根本不能进入血液。

大便溏稀,就是脾虚到一定程度之后,身体连水分吸收都变差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你想想,身体连水都不吸收了,别的还能吸收进去吗?所以对于便溏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便秘是万毒之源,便溏百虚之本,人体的寒毒湿毒热毒,都会让身体造成淤堵,所有的气滞血瘀都是毒素造成的,要想顺利排毒,就要解决便秘的问题。

而便溏,就是身体告诉你:脾虚了,营养没法吸收了。

郭老师曾经有个72岁的女性患者,原来身体一直都很好,有天出门买了很多菜大概有十几斤重,提着菜走楼梯走到二楼的时候,突然感到心慌气短,而且很快就越来越严重,感觉意识已经开始模糊了。

好不容易扒着楼梯扶手走到了三楼家门口,还没来得及抬手敲门,顺着门框就滑了下去,整个人处于一个半昏迷的状态,并且人还一直会哆嗦。

幸亏有个邻居路过,一看这情况立马打了120 ,再敲门把家里人给叫了出来,这才着急忙慌的把人送到了医院。

到了医院之后,ct、动脉造影、血液检查一个没少做了一遍,但是结果是什么呢?老太太根本没有病,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这样医院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为了安全起见留院观察了几天,没什么事之后就出院了。

老太太刚把拖把放下,想去床上休息一下,结果出了卫生间的门顺着墙就又滑倒了,用尽力气喊了一声,这才把老伴喊出来,又给送医院了。

这么连着这么好几次,这不得不重视起来,既然西医检查不出来那就看中医,多方打听之后找到了郭老师。

这是个什么脉象呢?我们的双手,左手主血,右手主气,这位患者的右手脉象不正常,说明病症在气上,脉象轻说明虚弱,这种病就是中气下陷。

人体内,脾胃运化五谷之精微,变成身体需要的元气,而脾虚会导致元气不能正常上升,造成中气下陷。

元气相当于五脏六腑的饭,心脏吃不到饭自然虚弱,跳动也就变得非常的没力气。心脏跳动无力,这位患者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

我们之前用电压和冰箱打过比方来说明元气和脏腑的关系,元气就像是电,脏腑就像是电器,电压不够了,电器就不运转了,那么是电器坏了吗?不是,是电压不够了。

这位患者因为脾虚导致元气不足,郭老师就问到她是不是大便溏稀,而且时间已经很久了。这位患者非常惊讶,她确实已经大便溏稀很多年了。

健脾养胃用到的还是五行健脾散,大补元气。山药、茯苓、芡实、莲子、薏米,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东西。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中医的术语叫做方解,首先看五行健脾散的成分,山药茯苓都是著名的健脾药材,老中医开方子,基本都有这两味药。

我们说,不管治什么病,做点健脾养胃的调理总是对的,并且这两位药走肝经,顺带还可以梳理肝气。薏米健脾除湿,对肺也好,莲子除了健脾之外,还有一个杰出的作用,就是清心火。

最后一味药是芡实,是补肾的常用药,所以为什么叫五行健脾散,因为这五味药,除了健脾养胃,还兼顾调理所有五脏的作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它们调理,但是比较全面,所以叫五行健脾散。

其实中医治疗一个症状并不难,难的是调理病根,就像这位老太太,如果只针对中气下陷来调理,用桂枝就够了,很快症状就能消失。

但是这样行吗?当然不可以,单纯治疗病症不管病根,很快她还会再犯病。所以我们得分析为什么她会中气下陷,

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元气供应不足,第二就是脾的力量一直不够,带不动元气往上走,所以想要调理病根,健脾补气缺一不可。

这位患者的情况在这类问题里比较有代表性,大便溏稀是因为脾虚,脾虚导致元气不足,进而造成了心脏不舒服,归根结底就是脾虚导致的中气下陷。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严重,还有位患者四十多岁,作为领导的秘书写材料经常用脑,我们说思伤脾,所以他也是脾虚导致大便溏稀,但是症状比较轻,不会直接心脏不舒服到晕过去,去医院检查也是查不出问题。

所以出于保健养生的考虑,我们日常健脾养胃总是没有错的,就像这两位患者,谁能想到心脏上表现出来的症状,病根却是脾虚。

大便溏稀只是脾虚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出现这个症状并且持续长时间的话就一定要注意加强健脾养胃,脾虚是一切虚症的根本。这两位患者的康复也明确显示出中医整体辩证的优势。

健脾也对调理失眠症非常有用,大家可能会疑惑,失眠明明是神经系统的问题,中医也说的是归心神管,为什么健脾能调理失眠呢?

这就像是一个公司的业务部门,他们为整个公司赚钱,但是赚回来的钱要先交给公司,由公司财务部统一发放工资,而不是自己赚回来的钱直接自己用。

所以当一个人脾虚的时候,就会从心上过多的夺取元气,就造成了心气虚弱,元神得不到滋养,自然就睡不好失眠。

其他的病症也一样,心脑血管疾病是因为血液垃圾,而把血液垃圾排出体外就要靠脾和肝的力量,脾运化,肝疏泄。肾漏患者要调理,也是还得健脾补充元气。

大便溏稀是脾虚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发现早调理,日常健脾养胃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许多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法, 下一期,我们来给大家说一些平时自己就可以做的方法来调养心神,对安神失眠非常有效。

完整版内容在公众号大白话说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都在用的健脾化湿方,专治大便不成形
大白话说中医第四十九期|只看眼前不可行, 调理身体要坚定
大白话说中医第四十七期|补充元气要趁早,年龄一到它就少
大白话说中医第二十期|不冷不热,中正平和
胃寒 腹痛腹胀 不消化 大便不成形,中医推荐1个小方子,暖胃健脾
湿气入体怎么办?彻底排除有妙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