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银行如何创新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中国经济的转型已使消费成为经济稳定增长越来越重要的一环。2014年,全国消费总量已超过3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0%,消费信贷总额已超过13万亿元,年均增速20%以上。



随着国家对消费贷款的全面放开,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使得消费贷款成为各方抢夺的重点,除传统银行外,各类国有和民营力量也迅速进入,互联网巨头、小额和消费贷款公司、P2P平台等都在纷纷抢滩这块市场。



传统的银行消费贷款业务主要是房贷和信用卡为主,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的存贷利差不断缩小,传统贷款的收益明显下降。以个人房贷为例,打九折的房贷利率已下降到低于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程度,而信用卡的额度一般比较低、免息期很短、分期的实际成本仍然很高,难以满足客户大额消费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就成为各家银行做好个人资产业务,提升效益,服务和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



消费信用贷款风险低收益高



在个人贷款中,消费贷款的风险比较低,因为消费不同于投资和经营,消费行为本身不会产生收入,因此除极少数充大款以外,绝大多数人的消费都是理性的,量力而行,他们一般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收入情况去申请符合自身还款能力的贷款。



投资和经营行为由于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手中资金的增值,因此会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现象,大部分人都有多贷款多收益的冲动,而使贷款额度超过自身还款能力。因为银行的贷前调查再详细也不可能有客户对自身情况了解的更清楚,所以只要能够确保贷款用途的确是个人正常消费,则该笔贷款的风险将明显小于其他类型贷款。



而这与是否有抵押或担保不相关,但由于不用提供抵押和担保,操作手续简单,期限等也可设计的更灵活。因此,银行对信用贷款收取较高的利率是客户可以接受的,银行还可以此吸引自己的目标客户,所以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可以实现高收益、低风险。



消费信用贷款要紧贴消费



消费贷款的风险相对较低(不论有无抵押或担保),因此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无疑是可行的,但关键就在于要让贷款切实用于消费上,而不是以消费贷款之名,实际是套取资金用于投资或经营,那么风险就难控了。所以,推行消费信用贷款还是要对贷款资金用途进行把关。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选择客户群体。银行传统业务还是遵循2:8规律,因此在办理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时首先要优选那20%的优质客户进行重点营销。因为重点行业、高端社区、优质资产的客户一方面实力较强,还款能力有保证,另一方面失信对于其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其套取消费贷款,用于其他方面的概率也相对较低;同时这类客户也是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目标,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也是吸引和营销这类客户的重要手段。



针对消费行为,做好产品对接。根据客户重要的消费行为,专门设计产品对接,也是保证其贷款用途的很好方法。例如,对于目前居民最大的消费项目房地产,除发展传统按揭外,可推出信用首付贷,针对知名开发商或中介公司,其购房者如果首付资金不足,可办理该产品来部分或全部满足其需求。



一来该贷款资金是打给开发商或卖主的,可基本保证用途的真实性;二来当前市场环境下,炒房者已不多,多数买房者首付款不足是因为暂时性原因(旧房未卖、理财资金未到期等),只要资金到位就可提前归还,因此该产品的风险其实是不大的。



而该产品对于银行来说,既可实现较高的利率回报,还可要求客户的传统按揭必须一道办理来长期锁定客户;而对于客户则可解决其首付资金不足的问题,甚至可赚取开发商的优惠(很多开发商对于首付款短期到位是有折扣的)。最后对于开发商则加快了其资金回笼,促进了房屋销售,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而除了购房以外,在购车、装修、购物等其他大额消费上也可以研究与相关平台企业合作推出类似产品,一来可以实现批量发展,还可以保证用途真实,风险较低。



做好贷中贷后管理,监控资金用途。考虑到操作的便利性,个人消费贷款资金使用的用途审核只能放在贷中和贷后,通过系统在贷款发放和资金划转过程中对其帐户资金流向进行监控(消费贷款的资金使用应以转帐为主,提现为辅),分析其实际资金划转方向与其申请用途是否一致。



消费信用贷款与理财业务共同维护客户



资产和负债不可分,对于银行来说,消费信用贷款和理财业务是个人财富管理两大核心,也必须协同发展,共同服务和提升客户。



对于每一位重点客户来说,既要通过理财业务为其打理财富,也需消费贷款来满足其临时性资金需求,实现流动性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高收益的负债产品本身并不赚钱,只是吸引客户的手段之一,吸引客户后还要靠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来获取利润。



因此,要让理财经理既能为客户进行理财规划,同时也能够办理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且由于理财经理管理的客户都是已经或正在逐步熟悉的客户,对于掌握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就更有把握了。



消费信用贷款要充分融入互联网金融



中国的金融业已正式迈入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最大差别在于传统金融以2:8概律为指导原则,重点服务20%的人群,传统电子银行的发展也是以分流80%的客户为目标。



而互联网金融则是长尾效益,通过极为便捷的电子操作手段、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低成本挖掘80%的客户价值,花呗、京东白条的单笔金额都很小,但集少成多,预计两年内互联网消费信贷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



相对于传统信贷,个人消费信用贷款的客户群体很多,单笔金额有限,业务操作频繁,因此银行要采取完全的标准化产品设计、电子化操作模式,网上申请、扫描上传、系统审批、自助提款,通过大数据整合分析客户的资产和负债,自动计算客户价值和授信风险程度,给予合适的额度、期限、还款方式并合理定价,提升客户贡献度。



而且要通过建立和接入更多的消费平台,通过合作和整合来收集更完整的信息,以更完善的大数据来支撑、分析、推进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要利用互联网平台的特性,通过合适产品的良好口碑和客户体验来几何倍数的吸引客户。



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对于银行业来说,还是一个庞大的蓝海,很多银行也已全力投入其中。从目前情况看,发展很快,风险较低,因此抓住机会,推出适合的消费信贷产品,及早发展是银行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的重要环节。

(文/王晨,源/未央网)



微信号:China-cf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财案例
如何有效管控线上信贷风险?这个案例值得借鉴
第三方支付成银行体系“鲶鱼”
中国汽车金融公司风险控制问题
灵活调度资金 个人理财巧用循环贷
信用卡分期利率比肩P2P,外部业务风险不可小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