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一聊中医骨科的前世今生(终结篇)

这是文革期间出的一套邮票,反映了六七十年代中国所取得的医疗成就,其中除了断肢再植外,其他三个——针刺麻醉、金针拨障和小夹板固定都与中医有关,当然也是想突出表现中西医结合的指导思想下取得的辉煌成绩。

中医从解放前的奄奄一息,到解放后的再次获得新生,有伟人的倡导,有适用的人群,还有其内在顽强的生命力的支撑,更为关键的是从现代医学那里吸收了营养,重新扎下了根系。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便是中医骨科。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越是与现代医学水平差距大的中医门类,在获得了现代医学加持之后,往往发展的越好。

究其原因,大概和中医骨科虽然历史上也曾“阔”过,但是明清之后的没落和倒退也是不争的事实。后就是落后,落后就要舍弃,舍弃干净了,才能接受更先进的东西有关吧。

传统中医骨科+现代医学=现代化的中医骨科

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医骨科往往是指现代化的中医骨科,由于它吸收了现代医学骨科的很多先进技术和理念,所以它有别于传统的中医骨科。传统中医骨科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药治疗、正骨手法和一些独特的民间绝招都是它的特色和相比于西医骨科的优势。而现代化的中医骨科由于吸收和消化了现代医学的很多先进的东西,所以在骨伤疾病的治疗方面,更有突出的特色和优势。

有人可能要质疑了,融入了现代医学知识和手术技术的中医骨科,还是真正的中医骨科吗?

这里我想到了一部根据冯骥才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神鞭》——

电影讲述了清末民初的天津卫,主人公买豆腐的小贩傻二用祖传的“辫子功”接连打败各色的流氓恶霸和日本武士,享誉津门,被称为“神鞭”。然而面对八国联军的枪炮,傻二发现自己的辫子功根本无能为力,最终他改弦更张,剪掉辫子,变“神鞭”为“神枪”,成为北伐军中的神枪手。

陈宝国饰演其中的反派角色——玻璃花

没有了辫子,玩起了洋枪,就成了洋鬼子,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了吗?

显然不是。

“辫剪了,神留着”

毛泽东成功的关键是引进了马列主义,但是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个“神”;

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是引入了市场经济,但是坚持了有中国特色这个“神”;

中医骨科成功的关键是引入了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技术,但是坚持了中医传统理论和技艺这个“神”。

只要传统中医的“神”留着,外在形式再怎么变化,也是真真正正的中医。而且,学会看X线片子,重新拿起手术刀的中医,应当具有“什么新玩意都能玩到家”,“一变还得是绝活儿”的精神和气魄。

古人把理论和思想称为道,把具体的方法称为术。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道是没有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具体的术。近些年来,中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中医的理论和思想超前性和科学性。拿骨折的治疗来讲,蔺道人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提出: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中药治疗这四项骨折治疗原则之后,一直到现在,从未改变,变化的只是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现代中医骨科,不但使用小夹板,也使用手术刀;不但可以手法复位,也可以切开手术。小夹板和手术刀,手法复位和切开手术,并不是落后和先进的代名词,只不过“术”的变化,不变的永远是中医理论和思想精华这个“神”。

从“手摸心会”到X线透视下的手法整复,从金针拨骨到手术器械的撬拨复位,从小夹板固定到各种的外固定支架的使用,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中医骨科正日益凸显其鲜明的特色和无可替代的优势。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一贯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现代中医骨科在继承保持传统中医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又虚心学习西方医学在解剖、消毒、麻醉和手术等方面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以道驭术,内外兼修,这是现代中医骨科能够在新时代重获新生,并不断发展的根本,也是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全文终)









聊一聊中医骨科的前世今生(一)

聊一聊中医骨科的前世今生(二)

聊一聊中医骨科的前世今生(三)

聊一聊中医骨科的前世今生(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崇尚开刀上钢板治骨折的今天,他仍坚持用这种有2000年历史的骨科外固定法
【骨小雅课堂】为什么以前骨折打石膏,现在动不动就要手术?
骨折打钢板 两成是浪费?
中医骨伤正骨骨折复位手法
中医治骨折 不需动手术刀
专访国医大师刘柏龄 | 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