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蘑菇家族的秘密

夏季的一场雨后,蘑菇们仿佛一夜之间突然出现,之后又神秘消失。西方谚语“just like mushrooms”,意思是“就像蘑菇一样”,以此来形容某些事物快速发展或迅速涌现。可是,我们真的了解蘑菇吗?这些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它们所在的整个真菌大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呢?



蘑菇,真菌的“脸面”


到底什么是蘑菇呢?这个问题乍一听十分容易,不就是那种肉乎乎小伞一样的东西嘛!然而仔细想想,硬邦邦的灵芝算不算蘑菇?镂空的竹荪算不算蘑菇?毛头状完全没有伞模样的猴头菌算不算蘑菇?


人们通常所说的“蘑菇”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概念,而实际上是指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大型真菌的泛称。典型的蘑菇大都呈伞状,包括菌盖和菌柄两个主要部分。此外,所谓的“蘑菇”还有钟形、半球形、漏斗形、棒状、树枝状、球状、盘状、马鞍状等。


所以提起蘑菇,就不得不体整个真菌家族。真菌的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约有150万种。我们能够看到的“蘑菇”只是某些真菌一生之中,最醒目光鲜的瞬间——大多数时候,它们以“菌丝”的状态存活,毫不起眼甚至难以被肉眼察觉。而有些种类的真菌,一辈子也不会变成“蘑菇”。


根据真菌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可以将它们大致分为以下三类:吸取其他生物养分的“寄生型”、吃腐败垃圾为生的“腐生型”和其他生物互助式共存的“共生型”。


寄生型真菌:易容术高手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听到这句广告词,人们就会对寄生型真菌产生厌恶。确实这一类真菌会寄生在动物、植物甚至其他真菌上,并引起病害。但有时候,其中一些种类也对人类大有益处。在这些寄生的真菌之中,很多种类不会长成蘑菇形,但会像使用了易容术一般,令寄主的外形发生变化。


很多寄生型真菌都以植物为寄主,它们会使植物发生病变。例如黑粉菌、麦角菌等,能感染黑麦、大麦、青稞之类的禾本科粮食作物,被感染的作物不能形成正常的种子,反而会产生黑色的菌核,看上去恶心恐怖。


其实,以植物为寄主的真菌之中,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是菰黑粉菌,它会寄生在水生植物茭白的体内,其分泌物能刺激茭白的茎膨大,形成可食的肉质茎——菜市场上的茭白就是如此而来的,若没有真菌寄生,普通的茭白就像芦苇,上不了餐桌。成熟后的茭白切开后,可以见到内部有一些灰黑色的斑点,这就是菰黑粉菌的孢子。不过安心啦,这些真菌和孢子只要经过烹制,对人体没有影响,是可以食用的。




寄生在蚂蚁身上的真菌。


寄生在动物体内的真菌,很多种类都是人类的得力帮手。它们有的偏爱寄生在椿象等昆虫成虫的体内,有的则容易感染松毛虫、金龟子的幼虫,这些真菌都被当作“农药”来防治森林虫害。而以动物为寄主的真菌里,名头最响亮的,非冬虫夏草菌莫属——它们则专门寄生于蝠蛾属的幼虫体内,其形成的冬虫夏草是我国特产的名贵中药材。除了动物、植物之外,其他真菌有时也会被当作寄主。有时在松林下常可见到的可爱小蘑菇——星孢寄生菇,它便是生长在近于腐烂的红菇或乳菇上的。




长得像小馒头的星孢寄生菇,能够寄生在其他蘑菇上,自己也是人类的食材。


腐生型真菌:爱吃垃圾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这句俗话说的是“不配”,但若把鲜花换为蘑菇,或许很多人就能接受了。腐生型真菌一般生长在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基物”上,这些“基物”既包括朽木、枯枝败叶,也包括动物的排泄物,甚至还有动物的尸体。这类真菌数量多、分布广,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归还给大自然,使物质的循环顺利进行。若没有这些真菌从事着“不体面”的工作,我们的世界最终会被各种腐败的垃圾所淹没。


虽说都是“吃垃圾”,但不同的真菌也有各自的口味。我们平时吃的木耳是人工养殖,而在野外,木耳生于地面的腐木上,一段烂木头,一座烂树桩,就是木耳的最爱。当然也有一些真菌能够生于活着的树木上,另一些则喜欢枯叶。


还有一些腐生型真菌的口味有些特殊。很多灵芝科真菌,如喜热灵芝,偏爱埋在地下的朽木,菌丝在朽木之中汲取营养,之后变成蘑菇状钻出地面。如果在雨后的针叶林里用心寻找,腐烂的松果上也能找到特别的真菌,它们专以松果为食。有些蘑菇长在牛粪上,也不是那些真菌心血来潮所做出的“行为艺术”,它们只在牛、马、羊等家畜的粪便上生长。




粪生裸盖伞,以草食哺乳动物的粪便为养料。


共生型真菌:互助式奶妈


其实,绝大多数真菌可以和动植物形成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取长补短,获得双赢。玉米和大豆间种,产量会提高——这个是有关于根瘤菌的经典案例。大豆的根部可与真菌共生形成根瘤,有助于固定空气中的氮而形成对植物有益的蛋白质。然而这并非是大豆的专利,95%以上的高等植物都能与真菌形成共生关系。


植物根部与真菌的菌丝形成的共生联合体称之为“菌根”,它可以促进植物吸收钙、磷、钾、锌、铜、氮等营养成分,提高植物对干旱、高温、高盐、高酸碱性土壤等极端环境的耐受性。作为回报,真菌则可以通过菌根,从植物体获得糖等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真菌与植物的互惠互利关系,通常并没有专属的搭配,例如菌伞华丽的鹅膏属真菌,能与多种植物(约30个科)形成菌根。只有少数种类会形成高度专一的共生关系,如乳牛肝菌只会与松科植物形成菌根。名贵药用植物天麻对真菌更加依赖,因为天麻不具有叶绿素,不能合成养分,所以它的生长完全要靠真菌“奶妈”蜜环菌。蜜环菌以菌丝的方式向天麻输送养分,直到其中一方死亡才终止。而当天麻的种子萌发时,则需要另外一位真菌“奶妈”小菇的帮助。还有一些种类的兰花难以移栽并人工繁育,也和种子萌发时土壤中缺少特定种类的真菌“奶妈”有关。




药用植物天麻的“奶妈”蜜环菌。


真菌与动物共生的最著名例子,来自于知名食品鸡枞菌。鸡枞菌更加标准的名称叫做“蚁巢伞”,顾名思义,这类真菌通常生长在白蚁巢内或蚁巢周围,并与大白蚁之间形成了复杂而默契的共生关系。大白蚁巢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植物腐殖质以及大白蚁的排泄物组成,这些都是鸡枞菌的主要营养来源。反之,大白蚁则以鸡枞菌产生的菌丝瘤或孢子为食。此外,鸡枞菌的分泌物还能够将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为糖类,供大白蚁享用。




俗称“鸡枞菌”的蚁巢伞,在野外与白蚁共生,靠白蚁巢中的腐殖质、木质碎屑和排泄物养活。人工种植时就得由人类来提供养料了。


蘑菇崩坏进行时




蘑菇来得快,去得也快,它们是怎样突然之间消失的呢?有些种类的蘑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自溶”,如城市中常见、俗称“狗尿苔”的鬼伞类,成熟后菌盖打开,菌褶会化为黏稠恶心的黑色汁液。因此就像蘑菇从土地里出其不意地冒出来那样,它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消失不见。



撰文·摄影/唐丽萍 曾念开 杨祝良

责编/王辰

本文来自《博物》杂志




点击下方 “阅读杂志” 参与投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博闻广识丨华东野外观菇初阶指南(上)来啦
寄生在真菌上的植物
养护必备: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地球生物全系列——从单细胞到人类】盘菌亚门—锤舌菌纲
腐草为花·其一
超凡脱俗水晶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