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论语·公冶长》(28)孔子所说的“好学”没有了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十,《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2)室,《说文》:“室,实也。”古代的房屋,前面的一间大厅叫堂,后面中间一间叫室,室的东西两间叫房。

(3)邑,《说文》:“邑,国也。”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敝邑。

(4)如,《说文》:“如,从随也。”这里是似、像的意思。

(5)焉,《说文》:“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这里是于此,在那里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必定有和孔丘一样讲忠信的人在那里,但是没有人像我一样好学。”

【解读】

如果是仅有本章这一句,后人理解本章可以根据里面的内容尽情去发挥。我说过,如果把其中的一章与前后章分开来理解,是无法领会《论语》的本义的。本章是《公冶长篇》最后一章,我们先看一下孔子为什么在最后一章自言自语把自己表白一番。上一章孔子感叹当时社会“见过”和“自讼”是修学者面临两大问题。虽然没有明指出来,应该有人说,夫子评论了别人,你老人家怎么样呢?所以才有了孔子的回答。


十室之邑。用现代汉语去翻译古代汉语,这是后世学者的通病。先秦时期的语言环境,到了汉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不用说唐宋以后的变化了。如果汉唐甚至以后的解读《论语》出现了错误,只要我们沿袭前者的成就,必定是一错再错。对于“十室之邑”的理解,后人基本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钱穆翻译为“十家的小邑”。南怀瑾翻译为“十户人家的三家村”。总之来说,就是人口很少的小地方。综合本章,我们不仅反问,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忠信已经是当时社会越来越少见的事情,又怎么会在这些小地方一定会有和孔子一样讲忠信的人呢?也就是说,忠信之人在当时太普遍了,随便都能找出来。就拿当今社会来说,真正讲忠信的人已经是天上难寻地上难找的稀世珍宝。所以说这样翻译还是有问题的。十,在这里不能直接翻译成十几个或者具体的数量。《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十,本意是东西南北都包括的意思。室,是指人家。十室,是指四海之内所有的人家。对于“邑”的含义,我们经常与“都”、“国”混淆。在现代汉语中,其概念上又相混之处,而在古代汉语中,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邑、都、国,三个字都能指都市、城市。邑,用得最早。“邑”本指人群居住的地方,可是在甲骨文中就可以找到称为王都。到了周代指称都市时,诸侯国君的都城称“国”,国君的子弟或卿、大夫的封邑叫“邑”,他们经常居留并设有祖庙的城市叫“都”。《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国”和“都”除了等级上的区别外,筑城的大小原来也是有规定的。战国以后,“国”的意义扩大,一般不再用作国都义;“邑”也多用于郡邑义,“都”逐渐成为城市的统称,构成“都市”“国都”、“京都”等复音词。所以,“十室之邑”应为:四海之内凡是有人群居住的地方。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因为《公冶长篇》是孔子评论他人的,有他的学生,有当时的人物,也有历史人物。到了最后,孔子你怎么评论你自己呢?所以孔子说,四海之内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一定有和我孔丘一样讲忠信的人。孔子的言外之意,是当时的社会讲忠信的人太少了,孔子是讲忠信的人,但是肯定有和孔子一样讲忠信的人。忠信,是儒家学问思想的基本品质,但就是这基本品质,能做到的已经很少了。孔子用自己来告诉弟子及其时人,说明一个人走向社会必须要做到忠信,这也是在家做到“孝悌”的向外延伸。


关于“好学”,在《雍也篇》中,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说颜回是好学的弟子,做到了“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的是短命死了。现在没有了,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对于“学”的概念,在《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中我们学过。学,在孔子的概念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读书,这是一个士子走向君子之道、圣贤之道的开始。学,其真正的含义是后觉者向先知先觉者请教,其目的是能达到圣贤的境界。所以说,严格意义上的“好学”,你能在心中升起对圣者的敬仰吗?即使圣者不在了,对其著述能心恭身敬吗?佛教对待佛像的叩拜,和对待经书的不能乱放,甚至要放到高处,这种对三宝的恭敬,应是一个好学者的具体表现吧!好学之人,孔子时代找不到,当今社会更是找不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二十七)
公冶长5.28 | 不好学的大多数人浪费了天生的美好潜质
《论语 ·公冶长第五》讲要选录-05
【每日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七则
《公冶长篇》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篇 2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