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空问答

1) 有的人是在“练”“外气”。两手之间有吸斥的感觉了,手臂和腿之间有“合一”的感觉了,周围出现“气团”了,等等。外气是一种神意效果,拳学的最终它也有作用,但不是站桩的追求。天天弄在这个里面,身体会有改善,但拳学的效果不会呈现。

2) 有人是在练内气。丹田发热了!有气感了!丹田的气通了两腿了!后背的气通到头顶了!周天通了!周身通了!这是典型的气学功夫,打坐练习时更容易通,层次更深,效果更强,站桩练习时不那么深入,但外在效果显著,周身轻便,丹田激活。但无法形成拳学效果。那种认为把内气运行到四肢、或者借助充沛的内气而形成力量的想法,实际上是西方思维。西方运动通过使用生理规律来增加效果,这个是通过激发深层的生理功能来形成效果,本质都是要增加力量和灵活度,其实效果上往往不如西方方法快速有效。所以往往自己觉得“有得”,又无法证明,从而认为自己的学问很高级。内家练气的人,占很大比例。

3) 有人练筋肉。通过姿态设定和内气滋养与抻拔,让筋(韧带、肌纤维本身、三焦筋膜、无形的功能支架等,不同的人有不同认识)激活,从而增加击打效果和弹性(灵活度)。筋其实是肝功能(非指西医概念)的体现,有人天生收缩肌肉就有力,它不是肌肉力量,根本上是筋的力量,即肝功能厉害。但如果为了增加它而练习,仍是西方思维,不是内家拳的核心东西。

4) 有人是在练骨。体会框架力,激活脊椎。这就有些接近本质了,因为他不是在增强什么,而是在通过体会而唤醒。但有形的目的,难以转换成变化的活力,不能总是端着一个结构等待机会去打击。如果认为有了这个框架资本就可以“运用”,本质上仍是西方思维,一遇对方,就想征服。

5) 有人在练关节的空隙。觉察到,无实体的地方反倒是力(功能)的发源处。这就更有灵性了。所以他会放弃气、肉、肌、筋、骨、框架、效能,放掉这所有的东西,而会那些相反的、虚的东西。这个就比更加靠近。真正有心得时,往往能显示出一些常规方法无法获得的对抗效果(被控制时超速反应、日常动作焕然不同,等等)。但到这一步,往往会认为自己得到了奥秘,而自持有得,难以进入真正的心学,碰到系统的外家力量覆盖,或者碰到真正合了神意的老人,就会不自觉恢复肢体的使用,或者速度明显迟滞。

6) 有人在练神。站桩如同打坐。这样的话,身学总是不能激发。

7) 最西方的人,站桩在练肉。增加肌肉力量等(借助高紧张度下的肢体支撑而换取放松的人不在此列)。

8) 心地平易时,站桩是一种体会。体会重力,体会结构,体会结构的功用,体会关节处的力学转换,体会不随意肌的存在,滋养它、周全它、通达它,而激活超常规的身体使用,体会随意肌的休息,让他们回到不随意肌,回到神意的完整体系,体会骨架支撑的活的机制,随时可以飞动,体会身体各处的毛病,让头颈、躯干、腰裆胯都激活并归入体系,体会脚踝的灵动,体会二十根指趾欲转动时对身体阴阳的带动,体会左右胯的低昂转换以及裆的通达使两腿不经思维就可连同,体会膝盖枢纽对全身的调节,体会颈脖的活化作用,体会全身肌肉激活在五官肌肉的精细效果,体会抬起两臂是多么难,肩膀没有机会连胳膊都不会用,肩膀有了、头连在胳膊上了,上肢才会用,体会肋骨根根肌肉可以激活,体会心口窝终于通掉,身体得到法大解放,体会环腰的带脉激活,螺旋一动,各个环节都走螺旋,但无需刻意引导,从此动作不求直线,体会脊椎折叠,没一节脊椎都是一圈如腰的肌肉,体会喉头带动,所有气机在这里汇集,体会会阴有力两腿轻易就能抬起,体会脚掌就是全身,脚掌前后左右的细微使用都是全身的全息。

体会超过意识的身体自然反应,睡梦中也有功用,不需引导。体会身体交互争力,获得随机杠杆,而不再是丹田。体会身体与外物的争力,从此心中不再有一个身体的影子模式。体会场势的夺位与用位,面对他人不再是他一拳我一拳,而如走路撞上,意在远方。

体会力的尺寸,体会吃位深浅,体会圈子越来越小不再追求人不能近身,反倒仅剩一根脊椎乃至一个胯点。体会碰撞交接的模式,体会多人如同一人的确信认识。

9) 所有的体会都融合时,独露神意,如同入定。这不同于一开始就追求的入定。里面什么都有,什么都超越刻意的意识了。这是从功夫人到平常人的转化,真正的“速度”都从这里得来。

10) 如果是体会,就不会有“积累”和“增加”的感觉,只会有深化的感觉。从最早的脊椎像根不动的柱子而用四肢,到后来脊椎本身成为一杆活枪,面对别人,首先的反应是拿脊椎应对和处位。不怕性生活(当然也不会沉迷),因为不借气感了,都是肌肉的状态。不用模式了,越用模式越吃亏。不会觉得“力从脚跟”起了。不求发力了,因为一切对抗的关键都在恰切尺寸,而不在覆盖,发力只是极小的角度。击打就是神意。不到神意的境界,内家拳无法真正成就骇人的击打效果。

慢慢的就会自动从站桩变成自己缓缓动作体会(不是指自发动,自发动是气机问题,没有用)。前后,上下,左右,螺旋,起伏,折叠。不是在“练”什么,而是站桩中得到了激活,身体自己就要体会。这样,有意的方法就走入无意。走路、开门、坐下、挤车、躺着,都是体会。不是求在哪里体会,而是在察觉哪里还不能体会,不能体会的动作中,就是拳学的漏洞。但拳学是为了开心,不求细密,也不求上进。实际上,偶尔动一动就可以了,身边的人都可以很难看到你“练功”。

11) 求学中遇到问题,回到王芗斋老人的文章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貌似很空虚的文章,有体会才能慢慢懂得。这一定是一位比较孤独的老人。他的东西太高太空(东方文化),而人类又往往追求具体和道理(西方文化),没有实在的路径,人就拒绝认同。所有靠机理而成就、用科学可以解释的东西,都不是东方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意拳大师薛颠论由武入道
[转] 太极老怪教太极内功摘录
天下武技均以练筋为第一要务
定裆难,合裆难,走骨盆难
秘传山西形意拳“八荒”之练
萝卜酒博客摘录(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