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於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於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於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於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而已。”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孔子做鲁国的大司寇,有父子二人来打官司,孔子把他们羁押在同一间牢房里,过了三个月也不判决。父亲请求撤回诉讼,孔子就把父子二人都放了。

  季孙氏听到这件事,很不高兴,说:“司寇欺骗我,从前他曾对我说过:'治理国家一定要以提倡孝道为先。’现在我要杀掉一个不孝的人来教导百姓遵守孝道,不也可以吗?司寇却又赦免了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冉有把季孙氏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叹息说:“唉!身居上位不按道行事而滥杀百姓,这违背常理。不用孝道来教化民众而随意判决官司,这是滥杀无辜。三军打了败仗,是不能用杀士卒来解决问题的;刑事案件不断发生,是不能用严酷的刑罚来制止的。为什么呢?统治者的教化没有起到作用,罪责不在百姓一方。法律松弛而刑杀严酷,是杀害百姓的行径;随意横征暴敛,是凶恶残酷的暴政;不加以教化而苛求百姓遵守礼法,是残暴的行为。施政中没有这三种弊害,然后才可以使用刑罚。

   《尚书》说:'刑杀要符合正义,不能要求都符合自己的心意,断案不是那么顺当的事。’说的是先施教化后用刑罚,先陈说道理使百姓明白敬服。如果还不行,就应该以贤良的人为表率引导鼓励他们;还不行,才放弃种种说教;还不行,才可以用威势震慑他们。这样做三年,而后百姓就会走上正道。其中有些不从教化的顽劣之徒,对他们就可以用刑罚。这样一来百姓都知道什么是犯罪了。《诗经》说:'辅佐天子,使百姓不迷惑。’能做到这些,就不必用严刑峻法,刑法也可搁置不用了。

   当今之世却不是这样,教化紊乱,刑法繁多,使民众迷惑而随时会落入陷阱。官吏又用繁多的刑律来控制约束,所以刑罚越繁盗贼越多。三尺高的门槛,即使空车也不能越过,为什么呢?是因为门槛高的缘故。一座百仞高的山,负载极重的车子也能登上去,为什么呢?因为山是由低到高缓缓升上去的,车就会慢慢登上去。当前的社会风气已经败坏很久了,即使有严刑苛法,百姓能不违犯吗?”(选自《孔子家语·始诛第二 》
  
   还有一个故事——

  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广西提督韩良辅奏称“广西瑶、壮出入必带刀枪, 故行凶颇易,仇杀迭开”,但是这些人都在深山旷野行走,塘汛兵丁难以稽查,所以檄行各协营官兵与各处村老、壮目和练总等协力擒捕,并拟于霜降后拨兵征讨。

 雍正帝不同意韩良辅的做法,批复说:瑶民、壮民随身携带刀枪,或用来防身,或用来打猎,并非专为杀人,如果简单地禁止刀枪,不但没有好处,恐怕会滋扰百姓,而且也无法完全禁绝。至于民风刁悍的问题,只应慢慢循序渐进地教化,使他们醒悟悔改,不能不教而杀。

  “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孔子主张先教后诛,如果不教而诛,是暴虐行为。国家首先要进行道德教育,然后要树立正面形象加以引导,如果实在不从,才能加以刑威。《论语·尧曰》中,他更是直接道:“不教而杀谓之虐。”

  《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 孔子 也。”这个世上,征服人最佳的东西不是武器,不是威力,用武器,威力征服人,迟早也会被武器,威力反向所害,唯有以德服人,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还有,当一个国家有了犯罪的情况,统治者最先该想到的绝不是去如何刑罚罪犯,而应是去反思犯人为什么会犯罪,是不是国家在德育,教化上没有做好?是不是自身,或是统治者的队伍中有人没有依仁行道,以身作则?......这即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鲁国打算叫慎子,即慎滑釐,做将军。孟子说:“不先教导百姓就用他们打仗,这叫让百姓遭殃。让百姓遭殃的人,如果在尧舜时代,是不被容忍的。即使一战而胜齐国,就夺得了南阳,这样也是不可以的。”

  慎子有些勃然,不高兴地说:“这是我所不了解的了。”
孟子说:“我明白地告诉你吧。天子的土地纵横各一千里;如果不到一千里,就不够接待诸侯。诸侯的地纵横各一百里;如果不到一百里,就不够用以奉守历代相传的礼法制度。周公被封于鲁,是应该纵横一百里的;土地并不是不够,但实际少于一百里。太公被封于齐,也应该是纵横一百里的;土地并不是不够,但实际上少于一百里。如今鲁国地盘扩大了五倍,你以为假如有圣主兴起,鲁国的土地是在被削减之列还是在被增加之列呢?不用兵力,白拿土地,仁人尚且不干,何况杀人来取得土地呢?君子服侍君王,只是专心一意地引导他趋向正路,有志于仁罢了。”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於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於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於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於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论语·子路篇(30)孔子说不要把百姓抛弃在战场上
《晏子春秋》卷3内篇问(上)诗解16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17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18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
【第339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29章》孔子因何把“善人教民七年”作为百姓上战场的条件?
素说《论语》:子路篇(二十九)
古代民本思想的起源形成与总结 南阳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南阳日报,南阳网,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第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