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授人以药不如授人以医,授人以医不如成人以德,为什么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userphoto

2022.11.26 四川

关注
  杏林子是一位德高望重,仁厚才实的老中医,其博极医源,辨证施治,至精至微,尤其擅长配药,用药精准,基本上都是药到病除,但他带弟子时,一开始从不是给他们讲药,说医术,而是先让他们学习易理以及孔孟老庄,到最后正式开始学医书,讲医药之前,还要让他们先把孙思邈先生的《大医精诚》熟读入心,并以细微之事考之。
 弟子们疑惑,就问他:“先生,我们是来学医的,何以先让我们学这些跟医术无关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浪费时间吗?”
  杏林子道:“《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另外在《灵枢·逆顺》中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古语又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我们无论做什么,首先都要看到最高处,至善处,然后心向往之,进而一步一个脚印,心迹如一的向心之所向处精进,这样才能有圆满的人生。行医也一样,最高的医道是人道,先成为一个德厚,修养高的人,然后再去行医,才能把医道修到极致,医道修到极致即是在人还未得病时就已经帮他把未发的病给治好了,正如老子所言的'为之于其未兆’。
  到了去治已病时,再好的医术,再会配药,都是落下一层了,不得已的挽救手段而已。《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团阴阳合气而生人,阴阳平衡,万病自消,但真正的,也就是最高质量的阴阳平衡绝不是医术药物调理出来的,而是道德修养润出来的,助人进德立德成德远胜于助人治病。
  举个例子,一个人肾虚,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给出了一个温补的经方,有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附子、肉桂这八味药。这个时候,如果把肾比作一盏灯,肾阳好比灯火,肾阴就是灯油。经方中,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肾阴,丹皮、泽泻、茯苓泄浊,以通为补,都是相当于给油灯加油。光油足了还没用,得用制附子和肉桂来温肾阳,点把火,肾这盏灯就会在调理后阴阳重新归于平衡,重新如初的亮起来。但这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深知的一点是,药要发生效用,靠的是动用身体的真元,没有这个真元,再好的搭配都无济于事,好比真元耗尽,气若游丝的人,——无论是病入膏肓者,还是极老者,这时候给他们开再好再准确的药都难发生效用,原因就在于他们身体内能让药发生药效的真元没了。是药不只是三分毒,是药必定要动真元,是药一定意味着损耗,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治已病,用药治病都是属于下策的缘故。
  治未病,往本质上讲,就是修身为本,不断进德,直至德全,至于什么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作息,动静结合,少私寡欲等,那都是德厚德全后的余事,德厚德全了,自然有那些。以德润身,命自有福,德高寿自高,德厚病不来,德全祸自远,授人以药不如授人以医,授人以医不如成人以德,我只讲到此,如果你们以为学医之前不学孔老孟庄,不需先立德,你们现在就可以走,我绝不挽留。”先生一席话,让弟子们犹如当头棒喝,也让他们振聋发聩。最后,所有来的人亦无一人离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释大医精诚:大医应是融汇儒释道易医的有德之人
学中医,最重要的是什么?
修“仙道”必须通“医道”
关于中医的电影集锦
徳乃大医之本,孙思邈医德观
新编《药王大医精诚论》3-1  山林子 自然道德智慧教育 慧智益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