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很多人活得不欢喜,本质是心体上常无所得,源于其不知这一生该止于何处。“大学之道”的核心真谛是什么?王阳明先生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userphoto

2023.02.10 四川

关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的这句话如果用王阳明先生心学语言来讲,便也可以这样说:“大学之道,在致良知,在格物,在复其人心体之本然。”明明德即致良知,即尽心知性知天,而要做到这样,一定不是悬空就能修到的,必须是入世在事上磨,时时处处在事上正其心之不正以归于正 。“在亲民”即是在事上磨,格物的一种。明明德的功夫做到极致就是“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即所谓止在“至善”处,“至善”犹如“至乐”“至誉”。《道德经》云“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类比到此,“至善”也即“无善”,也即王阳明先生讲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也即“心之本体,性之本体”,即“本来面目”,即“赤子之心”。王阳明先生即道——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知道了至善本就是人的本性,至善本就一直安居在人心上,就能明了“万物皆备于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法无有自性,万法不离自性”,一切都是我的自性在流畅,都是我的良知的发用流行,那往自家心体上,心之虚灵明觉处的本然良知上寻求,“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这样反身而诚,自有无尽宝藏,自能无入而不自得,知天地之化育,参与到天地造化中去,正如王阳明先生道——
  “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起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明了此理,先前谋虚逐妄,纷然外求的心没了,自能志定,“定则不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
   很多人活得累,本质是没有了彻生命的本末先后,没有本末先后,不知轻重,于心体上总无所得,那如何完成自己?“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自家心之本体是转动命运,改变一切的关键与根底所在,在自家心体上下功夫难吗?并不难,王阳明先生即道——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若无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如果进一步往原儒正义这个事上讲,则不得不讲到王阳明先生的伟大。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其实自孟夫子以后,原儒的正统就断掉了,直到一千七百多年后王阳明先生的出现,才将原儒真谛重新发明开来,这里面的一个关键就是王阳明先生将“格物”和“致知”两个词正义了,他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致”即“行”,“扩充”义,“知”即孟夫子讲的“良知”,并道——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又道——
 “'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归于正也。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好善去恶,无有不诚矣。'诚意’功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在此也。”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这样一切才圆融了起来,一切即回归了本源,圣学重新明朗了起来。完全可以说,王阳明先生此举功德无量,也可以说是功在当时,福泽千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解析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王阳明:致良知的三重功夫
《传习录》:龙场悟道后的叮咛
王阳明之心学
千古一人王阳明——一代心学大师的嫡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