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绍基 行草「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立轴(八屏)

释文: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偏溪茶与山茗。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为君洗说我未暇,试

评其略差可听。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

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体轻虽复

强浮沉,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葵花玉銙不易致,道路幽险隔云岭。谁知使者来

自西,开缄磊落收百饼。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粃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铸臣双井。收藏爱

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东坡此时在钱塘,未往密州

也,有何愤不可耐而诗语郁郁如此乎,茶法古惟制饼,于今即辰州砖茶及普洱珠儿茶之类耳。

岂能如今时烹茗之香韵耶,其源流更变不能自何时代也。

款识:请竹铭八兄见示何如,何绍基。钤印:何绍基印(朱)、子贞(白)

来源:天石东村旧藏、后为日本和歌山県书道资料馆馆藏。2017年拍卖247万港元。

作者简介:何绍基 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博涉群书,尤精小学,工书法,以颜真卿为基础,又杂以上古篆籀、隶等风格,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亦善篆刻,有《东洲草堂诗集》、《东洲草堂文集》等。何绍基父乃清代名臣何凌汉,何凌汉共育四子,分别是何绍基、何绍业、何绍祺、何绍京。俱是杰出之士,可谓一门五杰,个个人才。作为帖学大家的何绍基,其幼年临写帖学多受父亲何凌汉影响。何绍基视帖学为基础,又从周秦两汉之金石碑版而取其金石气,将真草篆隶融为一炉,故其书“遂开光宣以来书派”。他根植古人,取法颜体,无帖不摹,先后师法欧阳询父子、李邕、苏轼诸家。晚年“东京诸碑,次第临写。”为何绍基夯实帖学功底,使其神明众化,自成一体,被称为“晚清书法第一人”。清代干嘉以来汉学考据学风盛行,与之相应在诗歌领域也产生了新的流派,即宋诗派。该诗派以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为宗,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为一,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趣味。何绍基自十三岁即有诗稿存世,遍读杜、韩、苏、黄等名家诗作,并学习苏轼等人质朴淡然的风格进行创作,以学问、金石考证等入诗,是宋诗派的重要人物。作品集有《东洲草堂诗钞》等。此行书八屏临摹的即是苏轼咏茶名作《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苏东坡深研佛理,亦精通茶道,写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最著名的那一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将古往今来的咏茶名句都比成了庸脂俗粉,千八百年过去了,仍无能出其右者。苏东坡还是个烹茶、品茶的行家里手,正如本诗,对全国各地的名茶进行了一一点评,最终得出了结论是福建建溪茶为北宋全国之冠,双井茶为草茶第一;在这首诗中,他还以茶比人,用历史人物的性格和作为,比拟不同的茶味,发出无限感慨,借茶味来褒君子、贬小人,嬉笑怒骂,妙句层出。此八屏用笔浑厚,圆中见方,可谓精绝,而字之姿态灵动,不若馆阁之刻板,而更加灵动生猛。何绍基以篆隶用笔入书,于当时是一股清流,大胆去掉了陈习,敢于自出面貌,实在了得。值得一提的是,何绍基的执笔方法很特别,称为“回腕法”。他在跋《张黑女墓志》时曾说:“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也。”可见这个回腕法写起字来是十分吃力,但这种执笔法能保持中锋入纸,避免了直率流滑。故而我们在此幅书法中看到这些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线条,其迷人之处在古代众多篆、隶、行书家中可谓独树一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何绍基行书落花诗册
何绍基 1861年行书苏轼诗|何绍基书法|何绍基|东洲
“晚清书法第一人”何绍基及其书法(补)
清代何绍基跋《墨皇本圣教序》、《李思训碑》
何绍基书法楹联百对品鉴,快来吐槽!
清代隶书成就最高的居然是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