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溯源——民俗:正月初七是“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广州人俗称“众人生日”。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广州人俗称“众人生日”。中国民间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过去这天早饭时,人们要吃七种菜(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制成的“七宝羹”和“薰天饼”(在露天中煎成)等。人们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妇女将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鬓发上,既讲吉利,又是一种装饰。 
  传说
  据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民间称初七这天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  
  人日要吃“七宝羹”的习俗是从中原传过来的。目前这个习俗在客家和潮汕地区保存得比较完整。那里的商铺在初七那天会专门出售“七宝羹”的盆菜。 
  在广州,如果初一在家中摆放了贡桌,那么在初七就可以拆开了,预示今年行好运,事事顺景。古人认为正月初七以晴为好,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天晴则方便出游,广州传统中初七还有游花地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好、人事和悦,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人丁兴旺、吉祥平安。若恰巧在这一天有孕妇分娩则更为喜庆。 
  民俗专家进一步介绍说,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人日节”的习俗,魏晋时已十分流行。隋唐时期,人们相当重视“人日”,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如为思念故友,唐代高适写下了“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佳句。 
习俗 
  在江南一代,“人日”习俗是以七种菜做成羹作为节令食品。“羹”与“更”谐音,意味着更新之意。如果说元旦代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那么“人日”就是代表人类生活的更新。  
  除了食菜羹之外,“人日”还要戴华胜。《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用五彩的丝织品剪成人形,或把金属箔刻成人形,贴在屏风上。妇女还要把这种剪刻的人形戴在头髻上,作装饰避邪。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此外,在我国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客家正月初七民俗:七样菜
人的节日:人日
过年的习俗你还知道多少?(2)
正月习俗 | 大年初七“人日节”
[转载]年俗剪纸知识与技法介绍之12
图解:冬至如大年 民俗各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