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无情,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读庄子的文章,我们发现他是一个“无情”的人,正如他在“逍遥游”中所写——“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但是,庄子的“无情”是充满智慧的,是合乎道理的。成年人的“无情”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指:学会了“情和理的平衡”,能够更加理性思考问题。

心智成熟的人,眼中包容的人和事越来越多,他们往往是多看利弊,而不会把是否对错分得那么清楚,因此显得有点“无情”。比如说,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经历多了,也就可以理解,不喜不悲;但是小孩子经历得少,往往会生气,怨天尤人,喜怒形于色,表露出“真性情”。

人终归会在生活中慢慢学会独立、成熟、自由,变得越来越“无情”。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庄子也告诉我们:无情,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为什么!

1、无情的人,不为情所困扰;‍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由此可见,在道家看来,人应该与自然外物融为一体,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但是,无情并不是说没有感情,只是说“不为情所困扰”,能够豁达乐观地对待人生中的所有好与坏、福与祸。

《庄子·至乐》中记载:庄子的妻子死了,相依为命的伴侣去世了,庄子应该悲伤。但是好朋友惠子前往表示吊唁时,发现庄子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表现得很“无情”。

于是惠子狠狠批评说:“你的妻子与你生活了一辈子,帮你生儿育女,你不伤心哭泣也就罢了,你还敲锣打鼓地唱起歌来,这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慢慢地解释说:“不是这样的。我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很感慨与伤心。只是我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遇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妻子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由此可见,庄子不是没有感情,更不是冷血动物,只是他能够很快调整好情绪,不让负面情绪主导内心,不为情所困扰,始终都用“道”和“理”来主宰自己的心智。但是,在外人看来,庄子是个无情的人。

《易经》云:吉凶随情迁,即吉兆或者凶兆都是随着人的感情好坏而变化。人生气愤怒,只会降低自己的智商,把事情搞得更糟糕;人悲伤哭泣,也改变不了现状,于事还无补。反倒是,那些头脑冷静,冷酷无情,遇事冷静思考的人,更容易快速战胜负面情绪,尽快走出人生低谷。

现实生活中,我们更要牢记老祖宗的教诲——“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与人相处时,尽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因为你和谁走得太近,将来都会变成一场灾难。所以说,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我们也会发现:庄子“无情”的处世态度,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2、无情的人,能够“不动心”;‍

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过一个概率“灵魂的和平”,他在《伦理学》中写道: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

“不动心”是一个哲学术语,指冷漠地对待一切外物的一种心灵宁静的状态,属于道德境界和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其实,不仅是西方哲学提出“不动心”,早在2000多年前,圣贤孟子早就说过“不动心”这三个字,而庄子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不动心”。

庄子一辈子生活清贫,住在陋巷,靠编织草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但他依旧安贫乐道。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楚王派请庄子去当国相,但是庄子丝毫不动心,他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被杀死的时候已经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楚王热情邀请庄子去当国相,但庄子丝毫不给楚王面子,还表现得很“清高”与“无情”,甚至有点不识好歹,为什么?只因为他心中渴望的是“逍遥之道”,而并非是“束缚身心的名利”。

庄子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因为无情,因为不动心,所以更加能够“悟道”;反之,一个物欲深重的人,是背离大道很远的,正如庄子所说“耆欲深者,其天机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解读庄子的“无情”,我们会发现:做人应该“无情”,才能真正“悟道”与“逍遥”。

著名学者鲍鹏山在《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写道:庄子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所以,纵使是庄子已经去世了2000多年,但是他的思想与智慧依旧滋润着中华儿女,让那些迷茫中世俗之人们找到了归途、追寻到了“道”的足迹。正如应了那句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朋友们,您读到这里,还能不喜欢庄子的“无情”吗?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精彩故事
【甲骨文】木刻系列之國學——《道德經》第六章
徐山:《庄子》的分析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中国武当道教协会 --> 道家养生心得---[二、道家养生典论]
春分 | 日月盈虚,天机自张。宜读庄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