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意!立秋之后碰上三伏天,这件事千万要小心!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尤其是还处于伏天,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故民间有“秋老虎”之说。


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1、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谨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养生专家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2、立秋养生---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3、立秋养生---养肺护肝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而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呢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

这个时候艾灸,事半功倍!

立秋时节艾灸养肺,可以艾灸肺腧、肾腧、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穴位按摩


叩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天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闭,全身抓紧,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地位在眼前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数十下,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继承约10分钟。这种办法可以畅快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成效。

“要想冬病夏治,或者调养好身体,最有利的时间就是三伏内,包括立秋前后!”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艾灸的好时节,因为秋冬消耗人体的阳气多。这时候就更很需要及时补充阳气,以备一整个冬天的使用!


立秋时节人体易出现的问题

1、易全身酸重、四肢无力、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

2、肠胃虚弱、消化功能紊乱

3、深感乏力、经常口渴

立秋之后莫贪凉


立秋之后,风渐渐变得凉爽,有些朋友为了贪图凉快,喜欢开窗而卧。然而,夏秋之交,湿热氤氲,也正是冷空气开始活动之时,稍有不慎就易导致寒湿之邪侵袭人体。此时,多有全身酸重、四肢无力、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所以,立秋后昼夜温差开始变大,切莫贪凉。


立秋不适合大补

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


此时不妨适当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物。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则对身体大有裨益。


若是想省去制作的麻烦,这里推荐大家食用山楂大蜜丸,直接放入嘴里,嚼着吃,无防腐剂,保质期2个月,长期食用对脾胃造成的各种问题都可以解决,具体细节请咨询瑶惠,微信号:ajiaojj520,? 长按可复制

立秋之后润燥止渴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候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昨日立秋 | 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小心“秋老虎”
末伏已到,吃一果,食二叶,饮三水,做好四件事,助力秋冬安康
2022年秋老虎下山!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要注意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处暑
立秋小心“秋老虎”,不知道这些养生知识就亏大了
立秋之中医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