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小心“秋老虎”,不知道这些养生知识就亏大了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那么立秋后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立秋养生的三大原则

赶紧学习起来吧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秋老虎”,而今年立秋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人”,虽然已经入秋,但是“立秋”并非“入秋”,当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时才算进入秋季。目前还处在炎夏“中伏”(7月22日—8月10日),中伏期炎热处于巅峰状态,中伏之后高温稍缓,但部分地区会出现“秋老虎”天气。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润燥养肺是关键

    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容易产生疾病,因此,秋季要润燥、养阴、润肺。

    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要少吃。夏天大家最爱的烧烤,此时也要忍痛割爱啦!因为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如果再吃辛辣,对养肺十分不利。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百合、银耳,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在此时,也可以多用灵芝煮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养肝护肝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肝,相当于西医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管理自身、养生不能不靠肺。

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呢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霜桑叶与黑芝麻用蜜为丸,称为“桑麻丸”,能祛风平肝明目、益精血、固发、生发、黑发,而且还不易上火!

立秋疾病早预防

呼吸系统疾病

    秋季天气渐渐转凉,人们的新陈代谢与各器官活动大大降低了,需要依靠添加衣物来保温,如果稍有大意,人便可以受凉,轻者感冒咳嗽,重者会得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哮喘等,这些都是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疾病及咽喉疾病

    夏秋交际,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就开始了一个最难熬、最痛苦的时期:鼻痒、眼睛发痒;晨起或吹凉风就不停地打喷嚏、流清涕……秋季天气干燥,常会使人口角干裂,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患咽喉炎。

秋燥及关节炎

     中医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秋燥是指因空气干冷而引发的头痛、流泪、咽干、鼻塞等一系列症状。秋季是关节炎的始发期,很多人的关节在这时开始怕冷,怕风,还疼痛,甚至刺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季养生,要灸、要吃、要收,还要会养!
今日立秋 | 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延年益寿身体好
注意!立秋之后碰上三伏天,这件事千万要小心!
今日立秋!江西告别40℃高温 未来一周雨水很给力
2016年最全立秋养生知识,赶快收藏
秋分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