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跑者故事丨荆海峰:打两份工跑进232,他是怎么做到的

说起接地气儿的光明乐跑精英,你可能最先想起小代,今天小乐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生活同样艰苦,却还在坚持奔跑、坚持梦想的草根精英跑者荆海峰。他是为数不多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的业余马拉松选手,每天在辛勤的工作中坚持跑步,只为心中对马拉松的那份执着和喜欢。




忙完夜班所有工作,荆海峰狂奔到北京站,却目送了自己要坐的那趟火车缓缓离开。改签最早的一班车是凌晨2点到秦皇岛,怕坐过站,荆海峰一路也不敢睡着。进了酒店门已经3点,距离开赛仅剩3个多小时了。2016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连续工作15小时却只睡了3个多小时的荆海峰以2小时37分01秒的成绩获得赛事第22名,在40-44岁年龄组排名第一。自2012年跑马至今,他的每场马拉松赛都是这样“赶场”。生活上的纷杂一到比赛就被屏蔽了,心思简单,就是达到自己的目标成绩,跑马拉松对荆海峰来说是件珍贵的事。


△2016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荆海峰以2小时37分01秒的成绩获得40-44岁年龄组第一名


3年军旅生涯在他心中留下跑步的种子
 
荆海峰是光明乐跑签约精英运动员之一,作为一个“没啥时间训练”的业余跑者,他跑出2小时31分15秒的马拉松最好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别看他现在拥有“一年四季都不感冒”的好身体,可小时候的,荆海峰的身体状况完全相反。1973年,荆海峰出生在山西清徐,这里是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荆海峰的爷爷就做醋买卖,到荆海峰父亲这辈家产没落了。荆海峰是家里的老三,自小身体弱,闻见街头巷尾的醋味总会一阵阵胃酸。7岁那年,荆海峰的母亲去世了,同村孩子们有意无意的疏远让瘦小内向的他更加寡言。19岁,荆海峰离家到北京参加义务兵,在中国武警部队2总队17支队的战斗班度过了今生难忘的3年。


战斗班顾名思义,肩扛作战任务,虽是和平时期,但他们的日常训练也十分严格。荆海峰体质弱,为了能跟上部队的训练,他对自己特别狠。除去每天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晚上的自由活动时间荆海峰也绑着沙袋去操场跑圈,绑着跑5公里,摘了再跑5公里。穿着部队发的胶鞋,跑着跑着就看见胶鞋上面渗出血来。5000米中长跑、障碍赛、单双杠、格斗、倒功,每个训练项目荆海峰的成绩都是拔尖儿的,身体素质也慢慢提高。就在这时,荆海峰的心里悄悄种下了爱跑步的种子。

因为训练积极、思想上进,从军第3年荆海峰当上了班长,还光荣入党。他喜欢当兵,简单,有秩序,有成就感。要不是文化程度低,荆海峰都想一辈子在军营。1995年12月1日,荆海峰带着遗憾转业,回老家继续务农,闲的时候他就到学校练单双杠。喜爱的环境不在了,可在部队里训练出来的体能不能丢。2002年中,荆海峰的妻子怀孕,为给妻儿提供更好的生活,扛起这个家,荆海峰只能出来打工。那时候在北京当小厨师一个月才赚800块,仅有的4天假他干脆也不休了,干活赚钱。每月1000块的工资他只留下几十块用作吃喝,剩下的钱全打回去补贴家用。妻子在老家待产,荆海峰孤身在京,一张硬板床,一条薄褥子,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现在荆海峰的儿子刚刚过了13岁的生日。他懂事明理,生日蛋糕主动分给院里的邻居们

就在艰苦生活中,跑步重新回到了荆海峰的身边,原因竟是赶车。儿子出生后,一直为提高家庭经济状况而奋斗的荆海峰每天打两份工。打车太贵,骑自行车怕丢,省吃俭用的荆海峰将成本最低的“11路”作为自己的交通工具。早上5点多,他从长虹桥跑到燕莎桥赶头班车,1.6公里。下班后去大望路干兼职,在某快餐店的打烊班,工作是夜里11点结束,赶末班车回家还要猛跑3公里。没有跑鞋,荆海峰就穿着上班穿的系带皮鞋每日狂奔,这双陪他跑了350多个日夜的鞋,荆海峰特别感谢它。将近一年,荆海峰在每天赶车上班、回家的路上锻炼出来了跑步的速度感。


△上班中的荆海峰
 

历经错判,为证明自己走上跑马之路
 
2006年,荆海峰偶然在《北京晚报》中缝里看见一则“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跑”的活动广告。军人的爱国情怀被点燃,荆海峰拉着同事从单位跨越整整一个北京城去参赛,满怀激情的绕着宛平城跑了7公里。意料之外,荆海峰获得了全场第三,拿到代表荣耀的奖杯后荆海峰重新唤回了“我能跑!”的信心。这之后荆海峰开始关注北京其他跑步赛事,可一直没有能触动他的。直到2012TNF越野赛出来,它的宣传语是“北京最虐赛道”,而且前三名的奖品丰厚。一瞬间,荆海峰的“跑步之魂”就被勾起了,可90元的高额报名费让他犯难。那可是荆海峰一个多月的生活费。经过几轮心理斗争,荆海峰还是狠心掏了报名费,报名参加10公里比赛。

所以荆海峰真正开始为了跑步而跑步,是在2012年。

比赛按枪声成绩录取名次,完全没有大赛经验的荆海峰却老老实实的站在队伍末尾。1000多人同时起跑,前几公里荆海峰只得在人群中不断闪躲、超车。为增加难度,组委会特意在赛道7公里处设置了一段河滩路,此路段无法行车,一直跟在第一梯队旁边的引导车、计时摄影车提前撤离。河滩路是2公里,在这段路荆海峰拼命追赶,竟超过了原来的第一。见到陌生的荆海峰,引导车上的裁判也愣了。丝毫不敢泄气,荆海峰就这么咬着后槽牙一路拼到终点,以冠军成绩撞线。可谁知,组委会却因“查看赛事全程录影,河滩路前完全没拍到荆海峰,怀疑是作弊”的原因取消了荆海峰的成绩。冠军本应获得丰厚奖励,随着裁判的一声误判,全没了。

名次已取消,荆海峰只得悻悻而归。后来,有参加赛事的跑友拿出抓拍的照片作为证据去找组委会理论,组委会虽然承认误判却无法更改名次。算是安慰,组委会邮寄给他一双跑鞋当作事情的终了。


△荆海峰在2012TNF越野赛

好不容易跑了第一却被取消成绩,荆海峰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为了证明自己能跑,半带报复半带赌气,荆海峰报名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2012年天津武清开发区马拉松。42.195公里的距离让他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马拉松的艰辛,脚指甲跑掉一个,右脚大脚趾严重变形,15公里后双腿一直换着边抽筋……因为缺少比赛经验,发枪之后他按照跑10公里比赛的速度跑了前15公里,后面的27公里严重掉速,完全是凭借“我要证明我能行”的念头硬撑下来的。抵达终点,荆海峰的成绩是3小时12分,在他的跑团里排名第一,获得了奖励的田径服和运动鞋。跑得苦,可这次比赛也让荆海峰尝到了马拉松赛的甜头,他暗自下了决心,以后还要跑得更好,拿更多荣誉和奖励。首次跑马,妻子、儿子因为担心也跟他一起去了天津。比赛那天高温,很多跑者中暑,在烈日下他的妻子、儿子等了好几个钟头,一直数踏过终点的跑者,寻找荆海峰的身影。数到第29个的时候,他们终于等到表情痛苦、脸色苍白的荆海峰,儿子都没认出他来。
 

△荆海峰人生中第一场马拉松,是2012天津武清开发区马拉松

这次比赛后,荆海峰就放不下跑步了,他爱上了马拉松比赛时内心的宁静,爱上了坚持到底带来的成就感,也开始对马拉松比赛的奖金动心。他有意识的狠练跑步,想在2013年重回TNF赛场继续夺冠,证明给组委会看。但10公里比赛2013年起正式取消,他再也没这个机会了。“心里还是不服气”的荆海峰报名了北京国际长跑节,在专业运动员云集的赛场上,荆海峰夺得了年龄组第一名。与高手过招特别痛快,荆海峰喜欢上了这种较量的感觉。“高手很多,跑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随着荆海峰对跑步认知的拓宽,他也不钻牛角尖了,在TNF造成的不快随之烟消云散。


△为备战马拉松比赛,荆海峰来到北京化工大学训练。


而立之年突破自我,跑出人生PB
 
2013年荆海峰认识了田玉桥教练,“耐力、配速、间歇跑”荆海峰把听到的专业跑步知识仔细记下、反复琢磨。他不再孤独奔跑,找到了小代、赫威、运艳桥等和他速度相当的跑者一起训练,这也让他掌握了对马拉松节奏的把控。
 
这一年,他有了自己的第一个马拉松目标成绩,2小时40分,并把它贴在某跑步活动的“马拉松PB梦想板”上。接下来就是一次次尝试,然而最接近的成绩仅为太原马拉松的2小时51分。屡屡受挫的荆海峰不禁觉得自己的PB梦太异想天开。然而没过多久,他抱着“再试试”的态度报名了2014郑开马拉松,居然跑进了2小时39分。梦寐以求的成绩终于达到,一向内敛的荆海峰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马上给收集PB梦想的活动主办方打了个十几秒的电话:“喂,去年我在你们朝阳公园活动上贴的PB梦想终于实现了!我跑进了240!”


△每一次跑马,荆海峰在赛场上都是尽力拼搏。

从此之后,荆海峰好像捅破了“240”这层窗户纸,他所有的马拉松成绩都在2小时40分以内。“不知足,还想跑得更快”,他又有了新的目标:跑进2小时30分。同年10月被雾霾笼罩的北京马拉松,他跑到了自己的最快记录2小时31分15秒,虽然已是赛事业余组第一,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但距离目标成绩还是差了1分多钟。直到现在,他都很后悔自己在那场比赛的最后2公里乱了节奏。“不过也怨不得别人,还是自己缺乏能力”,荆海峰这样总结。


△从北京的城西到城东,荆海峰奔波在单位、兼职地点和家之间的路上
 

在2份兼职的夹缝中训练,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事儿”


说来也怪,马拉松的突破之年却是荆海峰最忙的一年。除了酒店中餐档口厨师的本职,他每天还做一份晚班兼职。除了早、晚班之间的短暂打盹,他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没时间训练,荆海峰就在上下班期间跑步往返,练速度。采访的时候问他这样折腾累不累,荆海峰的回答脱口而出:“不累!赚钱、跑步两不误,日子过得多充实。”说完咧嘴一笑,然后拿起碗里的烧饼继续啃。4个烧饼2个鸡蛋1袋奶,这是荆海峰的早午饭。上班没时间正经吃饭,在家的时候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每当休息,荆海峰就找兼职去干活,绝不闲在家里

他们一家三口现在租住在朝阳公园附近的一间平房里,十几平米的屋子满满当当,却看不出是一个马拉松跑者的家。没一块马拉松奖牌,没一个奖杯,连跑鞋也就一两双。“太来之不易,奖牌什么的都放回老家了”,荆海峰说。大大小小的跑步奖牌荆海峰有几十块,他每逢回老家就拿上一些,庄严的布置在自家墙上。


说到愿望,荆海峰说自己“没啥目标”,也没定长远计划。他希望自己能在马拉松赛道上再拼10年,有更好的突破。其实到现在,荆海峰总共就跑过十几场马拉松,不是不想,是没时间。作为家里的支柱,荆海峰不能因为马拉松而放弃自己的工作。“我毕竟是业余马拉松选手,不像专业运动员一样能整天训练、比赛。但跑马是我喜欢的事儿,为它加多少班我都乐意,只要能有1天假让我去参赛。”所以只要有时间参加马拉松比赛,荆海峰就特别知足,他珍惜自己的每一场马拉松比赛。


 
对了,“无欲无求”的荆海峰还有一个愿望,他希望自己老了之后能回归田园,过清净的日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塞维利亚马拉松 | 40岁+最快马拉松跑者、年度最快成绩、5个国家纪录!
有一种跑法叫:佛系跑步!你肯定也这样!
耐力真的由遗传决定吗?跑者如何评估个人潜力……
奔跑了半个世纪的英国老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跑者
川内优辉的八大秘闻:2018波马冠军背后的故事!
17岁开始跑步,38年跑了185114万公里,成他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亚洲第一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