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你可知道他到底有多牛?

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

他是明朝最杰出的哲学家,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圣人”。


1

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王云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父名华,字德辉,成化辛丑(1481)进士,仕至南京吏部尚书。

王云很聪明,但有一毛病,5岁了竟然还不会说话,把家里人给愁死。

忽一日,王云正在路边玩耍,碰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和尚。摸了摸他的脑袋,叹息道:“多好的孩子,可惜被点破了。”

孩童们将此事告诉了王云的家人。王云的爷爷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马上就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所以,大家也叫他“王阳明”。

说来真是神奇,名字一改,王阳明不久就会开口说话了。不但会说,开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之类的句子。爷爷听了,极为诧异:“你是从哪儿学到这些句子的?”王守仁说:“爷爷平时读的书,我都默默记下了。”

王华遂开始教他读书认字。

王阳明之龙潭夜坐图

1481年,王华参加殿试,高中状元,留京为官,担任翰林院修撰,那年王守仁10岁!

在第二年,便让他的家人赴京同住。王阳明和祖父王伦一起去了。

当祖孙二人途径镇江金山寺时,一群文人听说状元之父到来。

就设宴款待,想见识一下王伦的才华。

王伦冥思苦想,就是琢磨不出一首好诗来。

在尴尬之际,11岁的王阳明站了起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众人震惊之余,便想:

“定是王伦早已作好,然后故意作不上来,让孙子出来震慑我们。”

文人们见窗外月色皎洁,便让王阳明以“蔽月山房”为题再赋一首,

王阳明略微沉思后,昂首吟诵: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慑于其诗之气魄,众人齐声叹服。

到了京城,王阳明开始接受系统教育。

2

12岁那年,一次课堂上,他跑去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告诉他说:“当然是读书当官。”

王守仁一个劲儿地摇头。老师便问:“那你觉得呢?”

王守仁脱口而出:“做圣贤!”

老师转身把这段对话告诉王华,为父的一听,一个耳光扇过去:“你小子也太狂了!”这一耳光并没有打击到王守仁。

13岁起,他热衷于弓马之术,熟读兵书。

15岁那年,王华带他去关外转了一圈,边塞的风物,防御的设备,给予他深深的印象,因而引起经略四方的志愿。

回来后,就写了奏折,让王华转交皇帝,要出关,带兵讨平鞑靼!王华把奏疏一扔,转手又是一巴掌:“无知之极,狂妄之极。”

17岁,王华给他挑了一个故交之女为妻。王阳明赴南昌结婚!

没想到,娶亲当天,又出了幺蛾子。结婚那天,拜堂之际,大家却发现新郎不见了。

岳父一家赶紧派人四处搜寻,次日凌晨才在道观里找到王阳明。原来他遇到了一位得道高人,深谙养生之道,于是两人谈经论道,结果结婚的的时间都忘记了。

此事迅速传遍洪都(南昌),民众惊叹:“真乃一异人也。”

1489年,王阳明带着妻子回老家余姚。在上饶拜访大儒娄谅。娄谅是一位笃实的儒者,给他讲宋儒“格物之学”,以为圣人可学而至。回到老家,王阳明便开始研读朱熹之学。

在那个年代,朱熹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

朱熹说:格物致知。格,就是琢磨的意思——只有不停地格物,与事物亲密接触,才能明白其中包含的“理”。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守仁下决心通过竹子探究真理,21岁那年,读完朱圣人之著作后,王阳明邀请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

两人坐在院子一棵翠竹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竹子,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

隔了三天三夜,朋友砰一声晕倒了。过了七天七夜,王阳明也砰一声晕倒了。

<守仁格竹>

结果是一点理也没有悟得,反而患了病。(其实还是悟出了一个道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么玩,老子的身体扛不住吖!

苏醒之后,王阳明长叹:“圣人之说可疑也!”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3

1499年,28岁的他考中进士,当上了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从此步入仕途。

1506年,戴铣、薄彦徽等人上书皇帝,要求严惩刘瑾一伙,结果反被打入死牢。

王阳明洋洋洒洒写一篇文章,痛斥刘瑾为“权奸”。刘瑾一看,怒从心起,直接廷杖四十,贬去贵州龙场驿当一名没品级的驿丞。

尽管这样,刘瑾还是不会放过王阳明,准备半路把王阳明给干掉!

王阳明洞察到杀机后,布置了一个完美的自杀现场。

把衣物留在钱塘江边,留下遗诗:“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

其实早已爬上商船,溜之大吉!

贵州龙场驿,那可真叫一个荒凉,荆棘丛生、人烟稀少,王阳明只好栖居山洞,亲手种粮种菜。

《阳明先生年谱》中,记录当时的情形为:“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从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

他凿了一副石椁,日夜端坐其中,自誓:“吾惟俟命而巳!”

1508年的一天深夜,他悟透了!

王阳明从山洞狂奔而出,

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就此开启“心即理”的心学命题,

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这门学问,后成为无数豪杰的指明灯,也使王阳明之名超越所有帝王,与孔孟朱并列,而永垂不朽。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

4

1510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知县。

一到庐陵,王阳明就抓获了一个大盗。

大盗摆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要杀要剐随便,道德廉耻之话少说。”

王阳明说:“好热,把外衣脱了,我们再聊。”

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说:“实在是热,把内衣也脱了吧!”

大盗说:“光膀子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

又过了一会,王阳明说:“把内裤也脱了吧,一丝不挂更自在。”

大盗赶紧摇头:“使不得!使不得!”

王阳明说:“你死都不怕,却怕一条内裤,说明有廉耻之心啊,我是可以跟你讲道德廉耻的!”

大盗折服,乖乖认罪伏法。

“心学教化”加“善政辅佐”,六年间,凭政绩和名声一路高升,1516年,他竟然当上了三品大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

为何让他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

因为这四省交界的山区,盛产一种特产——土匪。

上任后,王阳明并没仓促出兵,而是推出了三大举措。

第一:“立刻分析以往剿匪战例,摸清山贼详情。

王阳明由此断定:官民之中,必有内贼。

第二:日夜操练“强化剿匪的武装力量。”

第三:推行“十家牌法”。“每十户人家编为一牌,互相监督,知贼情而不报,将被治罪。”土匪因此连家都不敢回。

三策一推,王阳明就准备出手了。

先派放出剿匪风声,再派人盯梢,一个个落实后,全部抓捕。抓了也不定罪,而是攻心,问一些“你家老母身体可好?孩子长到几岁?”的问题,策反他们做双面间谍。

王阳明,顶着大哲学家的光环,用起兵来,诡诈之术,简直比流氓还流氓,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他手握民兵,跟土匪硬碰硬肯定不行,神出鬼没,怎么阴怎么来,即便形成包围之势也不轻易出击,非把对方饿个半死。三番两次下来,土匪欲哭无泪。

在内贼为土匪谎报军情之下,王阳明发起了“漳南战役”“横水桶冈战役”“浰头战役”等平乱战争。

猖獗数十年的山民暴乱,竟在两年内被王阳明彻底平息。

5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确保一方长治久安,必须注重教化,以正人心。那些年里,王阳明剿匪、兴学、授课,讲学足迹遍布北京、南京、滁州、绍兴地,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正是在不断的求索中,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这是心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

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去付诸实践。

明白一个道理后不行动不实践,那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

实践若符合这个道理,那“知”才算真知。

实践若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知行合一”理论,

后来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

▲ 王阳明书法

6

1519年,居住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

宁王其实大家很熟悉。他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个发飙的宁王,夺命书生的主子。谋反时,他找过穷困潦倒的唐伯虎,唐伯虎还以为要飞黄腾达了,去了才发现他要谋反,于是装疯卖傻躲过一劫。

剿匪之后,王阳明虽持有旗牌(兵符),但民兵已散,他手上无兵可用。

王阳明就开始推算他叛乱的三种路径:

一、出其不意直取京师,此上策。

二、攻下南京,再对决北京,此中策。

三、蹲在南昌不动,此下策。

王阳明决定发动“心战”,

逼迫朱宸濠实施下策。

随后,王阳明就干了4件事。

第一,伪造文书,四处散发,大概意思就是说,朝廷现在有十六万精兵要来打你,你给我等死吧。十几天后,等朱宸濠醒悟过来时,王阳明已经集结了七八万兵力。

第二,利用反间计。写了一封密信给宁王帐下的两个谋士,信上督促这两人赶紧劝宁王尽早动兵攻打南京。调虎离山计。宁王死守南昌!

第三,王阳明派一队人马佯攻南昌,然后遭遇朱宸濠大军,一阵猛攻后,假装败退,朱宸濠遂率大军追击。

等叛军倾巢而出后,王阳明立派另一队人马突袭南昌,不用吹灰之力,就拿下朱宸濠老巢。

第四:为收复南昌,朱宸濠决定与王阳明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王阳明下令制作了无数竹牌木牌,

上书:宸濠叛逆,罪不容诛。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然后将这免死牌投入鄱阳湖中。叛军几乎人手一块,军心哗变。

一场酝酿已久的谋反,四十多天就被搞定。宁王还被活捉了。

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结果还没等皇帝出兵,王阳明就用地方兵剿灭了叛乱。真正是谈笑之间灰飞烟灭。

其实靠的只有八个字::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7

正德十五年(1520)正月,许泰、张忠等佞臣又向武宗进谗言,说王阳明企图谋反。武宗听了之后,按照许泰、张忠等人的提议,命王阳明立刻前来谒见。

心灰意冷的王阳明,四次请求回家祭祖,回家祭祖,其实就是想辞官回家。

武宗皇帝当然明白,所以不许,让王阳明做江西巡抚,继续讨贼。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皇帝病逝,无嗣,立从弟为帝,是为世宗。

世宗即位后,追录平叛之功,遂升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王阳明于江西南昌首次向世人揭示“致良知”说。 王阳明说,自从经历了宸濠之乱和张忠、许泰之变后,他越发相信,良知足以使人忘却患难,超越生死。以为这是儒家的真法门,简易明白,只是沉埋了好久,现在却重又发现了。

1522年,王阳明父亲王华逝世,王阳明遂借机回老家服丧,开始在绍兴、余姚两地讲授心学。

六年里,王阳明专注于讲学授徒,其心学理论很快风行整个东亚,四方求学者云集响应,其势如旋风,震动朝野。

上千学子闻名而来,有士人,也有普普通通的百姓。甚至有聋哑人上门求教,王阳明下笔写道:“你口不能言是非,耳不能听是非,你的心呢?”聋哑人写道:“心知是非。”王阳明又写:“是也,口不能言,耳不能听,心却和大家有一样的功能,有了这颗心,你也可以成为圣人。”聋哑人看了,扣胸指天。

1527年,朝廷诏书数下,命王阳明为两广总督,前往广西平息思田“叛乱”。

1528年,王阳明身体急剧恶化,咳痢之疾(肺痨)日益加剧。

自知时日不多,他立即上书辞官返乡。

1529年1月9日8时,王阳明从一个美梦中醒来,

问弟子周积:“到哪里了?”

周积回答:“青龙铺。”

王阳明问:“到南康还有多远?”

周积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

王阳明说:“恐怕来不及了。”

周积赶紧替他更换了衣冠,

然后流着泪问:“先生有何遗言?”

王守仁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

留下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时年57岁! 丧过江西境内,军民都穿着麻衣哭送守仁。

后世,王阳明被列为“孔孟朱王”四圣之一,为儒学创造了新的生机,直接影响到了明代之后的大批学者,更在日、韩、东南亚之地,掀起一股飓风。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击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后,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

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了王阳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生伏首拜阳明,领略“心学”精妙,活出圣人境界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了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人不轻狂枉少年——心学宗师、全才圣人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明朝一哥王阳明: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
王阳明: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
世人极度推崇的王阳明 究竟是何方神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