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健康】白露养生 且看四张良方

9月7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白露。

“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顾名思义,白露是气温渐凉,夜来草木上可见到白色露水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是说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故而得名。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气象专家介绍,白露为我国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做好日常保健非常重要。一、 “秋冻”要适度

进入白露节气之后,昼热夜凉,气温多变,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等疾病。专家建议,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防燥和适当保暖,日常多喝水、睡眠要充足,必要时可早晚用盐水漱口或喝点淡盐水。

进入秋季天气变凉,人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张开,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所以,坊间流传“春捂秋冻”之说,讲究“秋冻”。  对“春捂秋冻”之说,专家认为,健康人群可以这样,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但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起床后应适当添件薄衣,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睡觉盖好被子也很重要,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老慢支患者和关节病患者更莫盲目“秋冻”,以免旧病复发。二、早睡早起 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据《黄帝内经》:“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  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建议: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中青年可跑步、打球、爬山等。在进行以上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另外,注意心理养生。秋天花草树木开始凋谢,人们易于悲伤。因此,白露过后,要保持愉快心情,以免抑郁。“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三、睡觉不露脐

每年这个时节患感冒的人尤其多,主要是忽视了温差变化,平时也没有注意提高自身抵抗能力。在秋天开始有凉风、气温逐渐下降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头部,尤其是婴幼儿最好戴帽子,避免受风而引发头痛、发热等身体不适。

“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由于肚脐部位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因此晚上睡觉要把肚脐盖好。

脚的保暖工作也不能忽视。传统养生非常重视“脚暖腿不凉,腿暖身不寒”的理念。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从白露起,应注意补养肾气,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四、喝粥祛凉又防燥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由于“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喜润不喜燥。”所以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在饮食调节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

饮食上,建议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兰、菠菜、绿菜花等。

白露时节,很多人认为秋冬季节已经到来,就开始“贴秋膘”,大量进补,却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如过敏性鼻炎、气管炎等。所以进补的同时要因人而异,特别是对于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对于体虚者,这时候,最好通过食补代替药补,而食补首推粥。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白露,西风凉,白露降,你必须知道的养生知识!
【引用】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秋季养生
霜降进补有讲究,听听医生怎么说
今日白露,最容易生病的日子来了!做好这一件事情,秋冬才健康!
处暑:阴阳寒热始交替,应时收敛祛燥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