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官窑的一些经济问题

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推知,我国古代由中央政府直接设立,专门或主要为宫廷生产瓷器的“官窑”,大约出现在北宋末年。先关机再最早见于南宋叶寘《坦斋笔衡》和顾文荐《负喧杂录》。两书所记大同小异,可视为同源史料。在京师设置官窑之前,定窑和汝窑先后奉命烧造供瓷。此外史料中还记载北宋时期越州,耀州等地贡瓷的记载。北宋前期,宋廷设有”瓷器库”。


宋代的贡窑一般都是当时比较知名的民间窑厂,他们除了生产贡瓷之外,只要产品还是民用商品瓷。而且他们生产的贡瓷,一部分次品也会到市场流通。宋人周辉《清波杂志》说汝窑“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而这批汝窑,其属性显然不是官窑。官窑属于官营手工业的一部分,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即商品直接进入官方消费过程,而不投入市场。

 

官窑设置的时间。文献记载是在北宋末政和间,从出土及传世的汝窑和官窑来看,其包含品种繁多,食器,酒器,香器,花器,茶器等。瓷器属于耐用产品,官窑大规模的烧造,显然是因为贵族日益增长的需求。宋代等级森严,但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等级制度的某些规定不断被僭越。

 

宋廷对手工业依赖极大。北宋初期,宗室人数甚少,不过数百人而已,北宋末增长至数十倍。靖康之祸后,尽管大批宗室沦为金国的阶下囚,而逃到南方的宗室人数依然不少。随着官僚机构的膨胀,官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不难想象,就瓷器而言,祭祀陈设和礼送的需求,就更为惊人,这正是宋代官窑产生的原因。

 

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就是宋廷为何要舍弃汝窑的烧造?汝窑的烧造时间大约在哲宗元祐元年至徽宗崇宁五年约二十年间。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悬案,众说纷纭。但如果从经济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似乎可以得到解决。

 

北宋的东京是一个正在向“近世化”都城转变的“超级大都市”。城市功能的转变,意味着商品经济已经取代皇权政治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助力,北宋末年,东京人口已经得到了一百五十万。从仁宗朝开始,宵禁就开始废弛,店铺和手工作坊遍布各地,整座城市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在当时的社会中,皇亲贵胄和达官显贵,没有市场也一样能奢侈的生活,而那些地位卑微的民间工匠,却离不开市场。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宋代,统治者对于手工业已经不能完全的予求,独立手工业是国家重要的税源。

 

从明清以来各地的仿古瓷器来看,汝窑是最难以烧造的。,比定,耀,钧等窑口的难度要大得多。清凉寺的汝窑遗址中,各类绿釉,白釉,黑釉和三彩的瓷片随处可见,只有天青的汝窑标本极难觅得。汝窑的天青产品由于工艺复杂,产量可能不高,难以满足宫廷大量的需求;或者还由于它的生产成本太高,价值不菲,朝廷或者地方政府也不能大量采购。对于这种颇费工力的瓷器生产,半民半官的窑厂,其成本和效率应该要好于官造或者纯民间采购。北宋后期因为兵乱而废弛的经济,可能难以为继去烧造汝窑。今天我们讲到汝窑或者南宋官窑。,风雅天子徽宗的趣味,皇家的豪奢趣味,官窑也就被美化和神化了,说到底,应该还是一种经济现象。


 


宋瓷收藏者的学习交流平台!

右上角将喜欢文章 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号 宋瓷收藏

或添加官方微信号:XuChineseAr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瓷器的代表:宋瓷之美与收藏机会
长沙窑崛起的商业视角:民间经济蓬勃的创造力,在大唐气度下绽放
如何通过胎釉鉴定宋代官窑瓷器
南宋官窑瓷器从来没有便宜过:看看历次拍卖价格就清楚了
窑彝录「汝窑鉴识秘籍」第七章均汝不分篇
汝窑怎么鉴别真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