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西川 |《麦肯锡方法》:在校大学生不容错过的一本好书

前几天,我欣然答应学院陈国顺书记写几个书评。我从学从教数十载,最大的感悟就是,读书是一个好习惯,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写书评,既能深入学习、丰富思想,又能向年轻朋友推荐好的读物并向其传递自己的所思所想。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想法,就是认为麦肯锡系列书籍应该添加到大学生必读书单中。对于管理界而言,麦肯锡就像珠宝名表中的CEPHEE卡地亚一样。例如管理界宗师、《追求卓越》一书的作者之一汤姆·彼得斯,美国运通公司的总裁哈维·格鲁布,正是在麦肯锡培养了他们严密的逻辑和对商业敏锐犀利的洞察力。

对于麦肯锡,想必大家绝不会陌生,作为全球顶尖管理咨询公司,业界一直流传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牧羊人正在草原上养羊,一个年轻人对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你的羊总共有几只。”随后年轻人开始了工作,利用NASA网络调动卫星和新的网络技术得出了结果。他告诉牧羊人一共有764只羊。牧羊人对数字的精确性不可思议。随后,年轻人要求牧羊人付给他一只羊的酬劳。牧羊人答应了,并提出了一个挑战:“如果我能说出你是哪家公司的,你能否把羊还给我?”年轻人欣然同意。

牧羊人所:“你是麦肯锡公司的。”年轻人更加不可思议,并问牧羊人是怎么知道的。

牧羊人说:“有三个理由足以让我知道。第一,你是自己找上门来;第二,对于一个早已知道的东西,你还要向我收费;第三,你抱的根本不是一只羊,而是一只牧羊犬。”尽管经常有人喜欢拿麦肯锡和牧羊人的故事来调侃,但丝毫不影响世人对这个行业老大的仰视,更抵挡不住众多名校毕业生争先恐后的加入其中。

尽管有年轻朋友会感到疑惑,认为麦肯锡系列书籍大都针对的是公司内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与大家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不是一回事。但我想说的是,无论公司内部的问题还是日常学习工作中的问题,都可以采用麦肯锡总结出来的这样一套方法,让问题变得清晰而有逻辑。通过这套方法,能使我们迅速、准确地找到答案,并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畅通高效。在麦肯锡系列书籍有三本书,分别为《麦肯锡意识》、《麦肯锡方法》及《麦肯锡工具》,其中最值得一读便是埃森·M·拉塞尔著的《麦肯锡方法》(该书由华夏出版社2011年出版)。

《麦肯锡方法》这本书已经流行多年,作者埃森·M·拉塞尔,是一位麦肯锡的顾问,其客户遍布金融、电信、计算机和消费品领域的众多知名公司。此外,他还做过投资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人,人生阅历十分丰富。这本书的写作素材来源于作者1989-1992年在麦肯锡做顾问的亲身经历,以及对作者数十位麦肯锡的校友、项目经理和公司董事的采访。由于咨询行业的特点,能遇到各行各业的人,和各种形色的人打交道,所以本书的内容自然很丰富精彩。

这本书的定位是年轻人走向职场的必读之物。全书总共21章,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可以称为方法篇,共有13章,重点介绍麦肯锡人是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解决商业问题的,具体包括第一部分(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二部分(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第三部分(麦肯锡推介解决方案的方法),这三个部分可以说是这本书的精华;第二个模块可以称为相处篇,共有6章,讲述“麦肯锡生存之道”,介绍麦肯锡人应对生活工作压力的具体策略;第三个模块可以称为忠告篇,共有2章,作者在这两章中叙述了其在麦肯锡公司学到的经验和教训,并与读者分享了一些他在麦肯锡的难忘回忆。

下面,重点论述这本书的三大亮点,也是最能打动我的地方,然后是我对这本书的几点评价,最后谈谈为什么我要将此书推荐给年轻朋友。

一、三大亮点

《麦肯锡方法》这本书给我带来冲击最大的地方是它所提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书中第2章谈到:不要寻找事实去支撑你的提案,要保持一种开放而具有弹性的思维。这一观点打破了我们常规的思维方式,算是特例,但是现实生活中又确实会有此种情况。但往往出现特例,才会打破常规。麦肯锡处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与众不同,主要体现在麦肯锡的三大工作理念上,即:以事实为基础,系统化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本书向读者灌输的理念是要始终保持怀疑一切的态度。根据个人的理解,我将麦肯锡问题解决方法的亮点概括为以下三点:

1.以事实为基础。区分事实和观点非常重要,分不清事实和观点的结果是常常会无法展开有效的分析、讨论和沟通。事实很重要,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不能畏惧事实,解决问题要从事实开始。麦肯锡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是提出初始假设,然后对该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由此可以看出,提出和证伪假说都离不开收集必要的事实和充足的信息。麦肯锡坚定地认为,“收集和分析事实是你存在的首要理由”。理由有两个:一是事实弥补了直觉的缺陷。换言之,麦肯锡更相信事实和基于事实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二是事实提高可信度。在这个方面,公司CEO更愿意看到新进员工基于大量事实的分析,否则他们对新员工提出的新想法缺乏信任感。

2.问题分解。面对工作,如何行动起来、走出第一步?麦肯锡的具体做法和建议是 “MECE”原则(全称为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它被认为是最能代表麦肯锡风格的标签。其要点如下:第一、什么是MEC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它是麦肯锡解决问题流程的一个必要原则,即:不仅要将问题分为了若干个小问题,而且还要保证子问题之间相互独立、指向总目标、没有遗漏,并借此有效把握研究问题的核心,并成为有效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第二、MECE原则的目的是在解决商业问题时,要形成自己的观点,解决思路必须保持其完整性并避免混淆和重叠。第三,如何具体实施?MECE原则的具体运用可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分解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即先将较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小的、容易解决的子问题,然后把这些子问题汇总成一个问题清单。第二步是考察问题的相互独立性,即考察清单里的问题是否独立、是否重叠?第三步是思考是否解决了所有子问题之后就可以解决母问题?第四步是检查是否已经囊括所有的子问题。除了检查所有条目是否相互独立,还要检查是否囊括与问题相关的所有条目,即是否做到了完全穷尽。

3.提出并验证假设。麦肯锡解决问题与众不同的方式是,通过提出初始假设,一开始就直奔问题而去。解决问题被转化为与假设有关的三个阶段:定义初始假设、生成初始假设、检验初始假设。所谓定义初始假设,就是一开始即使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也要先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用麦肯锡的语言来讲,初始假设的精髓在于“在工作正式启动之前就形成了问题解决方案”。生成初始假设,则是从研究事实开始,然后构建解决问题的逻辑架构。这个构建需要先将问题拆分,揭示关键驱动因素,并针对每个关键驱动因素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生成初始假设的最终产品就是麦肯锡所谓的议题树,完成了议题树,就产生了问题解决路线图。第三个阶段是检验初始假设,在这个阶段,要检验一下问题解决路线图是否可靠。一般为项目组畅所欲言,相互检验。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所生成的初始假设是否是最好的假设?是否考虑到所有的议题?是否考虑到与议题有关的所有关键驱动因素?所提出的建议是否都可行且可验证?  

二、几点评价

第一、该书抓住了问题症结。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想的都是如何解决问题。水平高低、能力强弱最终都能在解决问题上体现出来。《麦肯锡方法》这本书则是从实战的角度讲述了解决商业问题的思路和技巧。该书虽然以麦肯锡命名,但绝对谈不上是名著,作者更不是什么大牛,但一再出版却极受欢迎,原因就在于其紧扣“解决问题”这个学习和工作的焦点。发现或提出不了问题,是问题意识缺乏或对问题不敏感,而解决不了问题则是无用甚至无能。有鉴于此,该书的长项并不在于试图帮助读者增进或弥补什么知识,而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之后,掌握麦肯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在思维上占据主动。

如果将学习及工作的目标和重点集中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上,那么在校大学生就非常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下用人单位在选人时的想法。以麦肯锡公司为例,他们在面试新人时,并不特别着眼于你已有的知识积累,而是更看中你所表现出的意识、方法和工具,本质上是想看到新人是否具备以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为基础,逻辑自洽、行之有效的思维系统。在这个方面,麦肯锡面对新人的做法是:洗心—塑造麦肯锡的强势文化;洗脑—如何从思维上成为一个面向特定对象的,团队合作的,强调改善的解决问题者;洗手—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有着很高的解决问题技能的工作者;洗脚——把上述方法融会贯通。此外,《麦肯锡方法》提供的是更为有效解决问题且实战性强的工作方法。

第二、该书提供了一种务实的学习和工作态度。与市面上流行的同类书相比,《麦肯锡方法》既不枯燥地讲原理和规律,也不打感情牌式地灌鸡汤。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务实的。具体而言:第一、先有预设,即先针对问题提出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以避免没想法。如果一开始没有想法,就会陷入原地转陀螺式的尴尬境地。在我看来,先有假设再想办法来完善和验证假设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务实的,当然,初步的解决方案要以事实为基础。第二、对待预设的态度是,假设本身并不是答案,它只是有待验证的理论预设,对假设要始终保持理性而严谨的开放态度。第三、强调团体作战,即认为集体创作的初始假设是远胜于个人的。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擅于对自己的思想展开批判,或者说有盲点;另一方面,大家汇集在一起,畅所欲言,相互促进,可以推进对问题及解决方式的认识。

第三,整体来看,通俗易相比一些长篇巨著,《麦肯锡方法》篇幅比较小,阅读起来应该是不费劲的。其中,书中很多地方都提供了必要的例子,如在“问题清单”中提供了美国著名制造业Acme装饰品公司常常面对的“我们要增加装饰品的销量”问题。当然,书中有些地方过于理论的部分会让那些抱着拿来主义的初学者感觉不是那么实用。另外,从思维上讲,该书的逻辑性有些强,有点“干”。有些读者第一遍看,如果不打起十分的精神,难免会有点儿云里雾里,迷失在概念丛林中。

个人认为该书有几个地方并没有讲得完全清楚。例如,什么是问题?什么是预设?这两个关键概念非常重要,但并没有讲清楚。在我看来,需要给出问题和假设明确的定义。在这个方面,我会将问题界定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或者是认识上的分歧,同时将预设界定为对问题的初步答复。再如,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讲清楚预设到底是如何提出来的,或许提出预设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我认为,一个新的预设是基于新的理论或理论视角,它是针对问题的新的理论逻辑。在这个方面,除了搜集、整理相关事实和信息外,还需要积极做好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准备。

三、为什么要推荐?

一直以来,我都想写点向年轻朋友推荐麦肯锡读物方面的文字,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我陆续买过一些有关麦肯锡的书籍,对它们也有了大概的认识。与多数人对麦肯锡的认识和印象——咨询标签——不同,我更愿意将其视为“人生秘籍”,用它来指导我的工作和学习。麦肯锡的特点是注重思维、表达和沟通,让工作更加高效和流畅,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中受益良多。

个人认为,麦肯锡所提倡的很多工作、思维、表达和沟通方面的建议特别适合中国人。专业精神、逻辑思维和清晰表达都是我们所欠缺的。在教学和生活中,我发现很多人都不太注意这些方面,不重视专业、思维等,导致正常的表达和沟通也成了问题。即使有时候发现了这些问题,也无从下手去解决。

我推荐此书的理由如下:

第一、职业和专业思维。麦肯锡读物将职业和专业放在首位。在现代生活中,一个人首先是一个职业人,他应有自己的专业,他要为自己的职业和专业负责。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因为有些年轻人要么不重视职业和专业,要么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职业和专业,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每天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对准和聚焦于目标。虽然我们心里都很清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但脱离了具体的职业和专业,自己的劳动和价值就失去了“媒介”,既落不了地,也缺乏成效。因此,我想有针对性地说一下:第一、想吃香喝辣,想过好日子,其前提就是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具体的职业和专业上。普通人老想着,要么忍一时之苦拿下一个标签(如文凭)终身受益,要么凭经验混日子、搭便车。第二、很多时候,一些家长和老师对年轻朋友的教导,包括“传经送宝”,都是在讲如何出人头地、如何过关斩将,而对如何实实在在的干好本职工作,尤其是从专业角度来提升工作能力着力不多。显然,这些想法和建议都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其失败的根源是,它们完全漠视了人生的主旋律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能为社会解决问题的人。为此,一开始,就有必要建立起职业精神和专业思维。在这方面,我相信,麦肯锡方法一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第二、问题导向。可以将日常工作与学习视为或理解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年轻朋友进入职场后,被批评的原因大同小异,如“发现不了问题”、“对问题不敏感”以及“只是能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但缺乏思考和创造性”等等。这类问题反映的是对目标、环境及自身条件的统一认识,当然问题本身也是一种矛盾性的体现。抓不住问题,实则是对这种统一性和矛盾性的认识不足。而提出问题就是要将这种矛盾性放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来严格审视。提出问题,既要了解已有的认识及其分歧,还要了解事物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在这方面,年轻朋友要并重。根据我的认识,麦肯锡将问题导向在思维训练、表达与沟通等方面已贯彻的淋漓尽致。

第三、先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后用排除法。麦肯锡将日常工作都抽象化为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麦肯锡强调先基于事实提出尝试性的解决方案,然后用排除法逐一进行“排除”。这一点的高明之处(尽管看似简单)在于:第一、先尝试性地迈出去了第一步,给出了一个初步的尝试性方案。这与一些人在问题面前袖手旁观、茫然无措、无从下手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麦肯锡这种做法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在问题面前不能懦弱与缺乏勇气,更不能懒散。第二、不仅要有一个尝试性的方案,还欢迎更多的替代方案,这些方案处于一种竞争性的状态。提出多种尝试性的解决方案是专业思维及能力的体现,也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很多时候,受困于问题,故步不前,就是因为在某个领域视野不开阔,尝试性方案太少,思维比较僵化。第三,排除法其实就是基于目标与环境条件对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筛选,它是基于事实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分析,也是思维活动的具体落实。可以看出,麦肯锡上述思路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一种人人都能掌握的思维模式,即:说起来也比较简单,先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然后积攒多个方案,最后逐一排查。

第四、重视表达与沟通。日常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和外界(包括领导、同级和下属)发生信息交流,如何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正面回答别人的问题呢?一直以来,我们大学里的学习和训练过于注重理论和知识点的学习,而对表达和沟通重视不够。很多年轻人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后,既讲不清自己的问题,又理解不了别人所讲的内容,原因何在呢?麦肯锡在这方面的有独到的认识,它认为表达与沟通不通畅主要是因为:一是在思维上没有能做到上面所讲的“问题导向”和“先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后用排除法”。二是在表达上没有能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麦肯锡读物提供了这种通过学习、训练进而提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通道,它将能帮助到你如何确定语言框架、组织语句等,提高表达和沟通的有效性和效率。显然,这些都需要日常有意识的训练。

  我特别愿意向大家推荐《麦肯锡方法》以及麦肯锡系列的其他读物(如《麦肯锡意识》和《麦肯锡工具》),不仅在校大学生有必要提前读一下这方面的读物,早做准备,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也要整几本放在自己的案头,时不时拿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个人认为,麦肯锡不仅能讲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去做的原因,而且还能讲清楚如何去做、去训练提高。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有职业精神和专业思维?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聚焦于某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是否能提出尝试性的解决方案?

  第四个问题是:我们的表达和沟通有效吗?

———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希望通过

课程内容学习、刻意训练以及对前人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切实提高年轻朋友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主推三个栏目:

文献阅读与习作课程、个人原创和站在前人肩膀上。

该号由华中农业刘西川教授负责的研究团队维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建构和运用思维框架,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麦肯锡方法》分析阅读(含文字大纲+思维导图)(麦肯锡方法)书评
职业女性要不要回归家庭
关于麦肯锡我听说过一个笑话麦肯锡的故事
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之
麦肯锡思维养成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