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城战役,志愿军15天歼灭韩军5.4万,李承晚:我就是不服
1950年6月25日清晨,北朝鲜不宣而战,朝鲜人民军突然发难,事先毫无准备,未做任何战斗部署的韩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而韩国当时的首都汉城距离“三八线”仅有几十公里,从一大早开始,汉城的居民就能隐隐听到前线传来的炮声,且逐渐越来越清晰,城内的民众非常恐慌。
与之形成反比的是,朝鲜的媒体和广播则异常乐观,不断宣读朝鲜军队发起全面进攻,韩国军队在前线士气如虹,接连打退人民军的多次进攻。部分汉城居民听到这样的广播,心情稍微变得平静,但一些聪明的老百姓听到这越来越清晰的炮声,开始怀疑广播的真实性。不过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一次比较大的军事冲突。
6月27日晚,距离朝鲜人民军的全面进攻不到50个小时,汉城的广播依然在播放着前线的“捷报”,只是越来越多汉城居民意识到了问题:前线的炮声已经非常明显,甚至就在汉城附近,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场“冲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剧烈。
事实上,此时韩国军队的防线已经被人民军扯开,人民军开到汉城只是时间问题,就连被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韩国总统李承晚都在收拾细软带着家眷准备逃跑。得知这个消息的美国驻韩大使穆乔急忙找到李承晚,苦口婆心地劝他留下来,要稳住韩国的军队。
穆乔之所以如此焦急,并非是为了韩国的人民,而是不愿放弃美国在远东的利益。但李承晚也不傻,自己虽然是美国在南韩的代言人,但与美国的利益比起来,显然自己的性命更重要。因此李承晚颇为郑重地告诉穆乔:国会刚刚通过了我的撤离方案,如果我被抓,对整个韩国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见李承晚如此无耻,穆乔好心劝说无果后,对他做了最后的警告:从你走的那一刻开始,将不会有一个韩国士兵抵挡北朝鲜的军队。
见美国大使真的生气了,李承晚也不敢真的得罪对方,当即做出承诺:请你放心,我今晚绝对不会走。
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李承晚确实信守承诺,在6月26日这一整天,李承晚都留在汉城,直到深夜12点已过,韩国的日历翻过26日这一页,变成了6月27日,李承晚凌晨2点连夜带着家眷和几名亲信坐飞机逃跑了。
得知李承晚坐飞机跑了,汉城的居民都惊呆了,此时广播里还在回荡着:朝鲜军队已溃不成军,胜利依然属于韩国……但现实却如此讽刺,总统丢下自己的人民第一个跑了。
1950年6月27日,朝鲜军队打到韩国首都汉城,此时距离战争发起仅过了2天时间,而有了李承晚的开头,韩国的军政高层大多都已连夜逃跑,剩下没有逃跑的政府要员也惊慌失措,为了不被朝鲜人民军追上,他们下令炸毁汉江大桥。仍在作战的韩军士兵眼看连退路都没了,纷纷放下武器成建制投降。
2天后,朝鲜政府已经名存实亡,首都汉城被完全占领,军队毫无战斗力,民众失去信心,且不再相信政府。但战斗依然没有结束,人民军仍在南进,韩国军队已溃不成军。到9月15日美国在仁川登陆的时候,朝鲜半岛90%的领土,92%的人口已被人民军占领。但对于李承晚来说,这不重要,因为美国来了。
美军从仁川登陆,切断了人民军的后路,而被人民军围困到釜山一带的韩国军队也开始了反击。在两面夹击尤其是美军的攻击下,人民军伤亡惨重,被迫放弃已经占领的汉城,退回到“三八线”以北。当李承晚跟在美军后面重返汉城时,心中充满着王者归来的自豪,还生出了“一统朝鲜半岛”的野心。
与此同时,“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也向美国政府提出乘胜追击,占领朝鲜全境,扩大美国在远东的利益。美国政府虽然同意了麦克阿瑟的想法,但非常顾虑中国是否会参战,至于苏联,美国有很大把握确信苏联不会参战,除非斯大林想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事实确实如此,苏联不能直接参战,更不能在正面战场与美军对抗,这样无疑会扩大朝鲜半岛得到局势,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可以说,美军介入朝鲜局势,让斯大林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困境。那么唯一让美国政府忌惮的,就是中国军队是否会入朝作战。
不过对于美国政府的顾虑,麦克阿瑟十分笃定地表示:中国不会参战。这并非盲目乐观,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底子很差,急需振兴经济,恢复民生,更何况当时的美国是世界唯二的超级大国,无可争议的第一梯队,而我国则处于第三梯队中游,与美国有着数十倍乃至百倍的差距,与美国掰腕子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因此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不会参战。
眼看着朝鲜人民军被美军打得节节败退,朝鲜全境都快被美军占领,朝鲜政府正式向我国求助,并准备组建流亡政府。面对朝鲜政府的求助,我国国内也有一些反对出兵援朝的声音,毕竟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最需要做的是经济建设,恢复民生。为了朝鲜,打坏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值吗?
更何况当时我国虽然已经解放,但在西南仍有大量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匪患仍未彻底肃清,且一部分解放军还在援助经济建设,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又对大陆虎视眈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还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可以说,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一个大写的内忧外患,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出国作战。
但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非常清楚,美国的目的并非只是占领朝鲜全境,而是剑指我国东北,保朝鲜实际是在保东北。无论是西南匪患还是经济封锁,国家面临的内忧与外患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解除外患,内忧便不足为虑,消除内忧,则可降低外患。而这些内忧外患最大的原因,是美国对我国全方位的打压。
避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加大敌人的嚣张气焰,换来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压。敌人是否会打你,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听话,而是取决于你是否强大。“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毛主席将抗美援朝上升到“保家卫国”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
1950年10月19日,在彭老总的带领下,数十万志愿军战士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拿着简陋的“万国造”武器,凭借孱弱的后勤补给与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作战。在朝鲜,志愿军共发动了5次战役,重创美军王牌陆战一师,成建制消灭美军精锐“北极熊团”,一路打到“三七线”,逼得美国临阵换帅,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被撤职。
但由于战线拉长,无法保证后勤补给,志愿军又退回“三八线”,后双方僵持在“三八线”,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一直持续到1953年。美国意识到,有中国军队的存在,他们不可能打过“三八线”,而也受限于后勤补给,志愿军同样无法将美军赶回海里,停战是唯一的选择,继续打下去只是徒增伤亡。
1953年4月26日,朝鲜战争双方的谈判代表坐到了板门店的谈判桌前,在数百位来自世界各国记者的注视下,被志愿军彻底打怕了的美国人非常老实,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想要结束这场战争。但李承晚不服,他依然做着“一统朝鲜全境”的美梦,完全忘记了美军不在时他是如何抛弃自己的人民仓皇逃窜的。
为借助美国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李承晚上蹿下跳的想要阻止停战谈判,还鼓动民众进行反对停战的示威游行,高喊着:打到北方去。6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致信李承晚,称他:违抗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指挥,给美方造成了困境。但为将美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李承晚罕见地对自己的美国主子强硬表示:让韩国停战是不可能的。
1953年6月18日,为阻碍停战协议的签订,李承晚私自将战俘营里的2.7万战俘强行编入韩国军队。但早在6月8日,双方就战俘遣返问题已经达成协议,李承晚的这一行为,直接导致接下来的停战协议无法签字。
为此,彭老总向中央发电报,认为应该推迟签订停战协议,再给南韩军队一次打击。毛主席同意了,并表示:再歼灭万余人极为必要。在毛主席的决策之下,7月13日晚9点,金城战役爆发,这是一场单方面碾压的战斗,也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得少有的“富余仗”,在28分钟里向韩军阵地倾泻了1900多吨炮弹。
在志愿军面前,韩军的防御阵地如同纸糊的一般,前沿阵地仅支撑了1个小时就被志愿军全部占领。到7月14日晚6时,不到1天的时间,志愿军歼敌1.4万余人,韩军崩溃的速度之快,连美军都大吃一惊。
尤其是李承晚最引以为傲,号称“亚洲第一”的白虎团,被12名志愿军战士组成的奇袭小队成功“斩首”,成建制消灭,其由李承晚亲自授予的团旗如今仍存放在我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因此真的很难理解,李承晚要与志愿军“硬刚到底”的底气从何而来?
金城战役共历时15天,志愿军重创韩军4个精锐师,共击毙,俘虏韩军5.3万人,收复160多万平方公里的阵地,若不是美军的介入,李承晚恐怕要再一次连夜坐飞机逃跑。
金城战役的胜利,极大促进了停战协议的签订,经此一役,美军也真正认识到了韩军的“战斗力”。但即便如此,李承晚依然拒绝参与停战谈判,坚持要“打回北方”,再次让美军认识了李承晚的脸皮。
1953年7月27日,美国同意与中朝两国签署停战协议,而李承晚依然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以抗议美国的“软弱”,但此时已经没有人再搭理他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正如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所讲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铸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毛主席及无数志愿军英烈,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强大的中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志愿军入朝前,朝鲜军队几乎占领南韩全境,为何在釜山一败涂地?
志愿军第一个攻进汉城,拿下总统府头件事:跳进李承晚浴缸洗个澡
纪念:朝鲜战争中的情报战线
铁骨丹心袁子钦
抗美援朝美军要投降,李承晚为何不听话?关键时伟人做出两大决策
“不要签字!继续打!”朝鲜停战签字时,毛主席大怒!是谁惹了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