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传太极练拳数则(上)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乐传太极书友群,获得更多书外附加值,更有机会与作者交流答疑。


挺腰

谦敷地,敬连天;挺腰沟天地、育正气、生智慧,以成其为人;经云“命意源头在腰际”,故挺腰实为练拳之第一关要。要点为背椎之底与底椎之上同时后涵,即腰之上、下均随之后涵,才能助成挺腰之势。挺腰非中腰在空间位置前挺,而是中腰保持前后之中位,同时上下后涵自成。切记保持空间中点定位,是以体内的相对运动而成,即以相对之动,达到空间之定。

下桩

为接地,亦即与地“推手”之要。桩者脊柱也。师言“胯要开,脊椎要下去”,就是脊柱悬挂在盆胯圈上,时时脊柱悬垂低于胯,而不能在胯之上形成倾斜压胯。第二义是脊椎以命门、会阴之直线,垂直朝脚心(脚弓内侧之空处)松下去。其时趾让踝,踝让膝,膝让胯,胯让身,形成下盘让空合抱之势。前后两个中定皆是如此下桩。下桩之脚虚涵合抱为虚,另脚横向支张(两膝近90°)为实。

手高

为连天,亦即与天“推手”之要。第一义是手高才能得四周之平衡,即与后胛之平衡,与两旁肩肘之平衡。第二义是手高了手肩胛圈才能脱开身体,不依身体,不搅轧身体,才能荫护腿胯圈。第三义是手高了才能脊柱曲叠舒伸,敛到中脉。

中定

宋氏言:“脚之所在为中央之土,八门五步皆以中央为准”,内外之分,也以中央为准,是为中。定者,内外层次分明,互为谦容,不相挤扰,无知无邪,若是赤子,可静可动,是为定。

趾踵抱踝,踝膝抱胯,腿胯抱身,臀护踵,肩背护臀,手肩胛圈包腿胯圈,头之感知圈荫护全身,上下腾空,四周圆满,不出锐角支(窒)点,此为静定。

动定者,前进退后,时时保持静定之准则,然而中线之义有所不同。静时为重力线,动时为综合力线。师言“每一势须将发动之点同后脚成一直线”者,此力线显非重力垂线也。进之后,前脚抱(身“拢”过去成抱),后脚横支(支脚为实)两膝腿面近90°;退之后,后脚抱(身“松”下去成抱),前脚横支(支脚为实),两膝腿面近90°;进之前,后脚转横支为实,前脚渐转抱为虚,两膝腿面仍近90°。如是方能时时保持脊柱中正且会阴之中线不离脚心或两脚心之连线。

1993年12月3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退太极步的两种练法
【干货】太极步习练五要:屈、碾、弧、伸、抓
1、梢节领劲
太极门内秘传的弓步守桩练法
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黄仁良回忆先师张玉当年教拳的体悟
如何才能练出太极整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