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谓“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大法?
userphoto

2024.03.02 河南

关注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说:“(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叶天士对温病初起挟风挟湿的治疗,制定了原则性的大法,对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透风于热外”是针对温挟风而言,是指宣透风和热;“渗湿于热下”是针对温挟湿而言,指应用渗湿法导湿邪、热邪从小便而走。临证应用时要辨温热之邪的不同,邪气在卫、气、营、血以及上、中、下三焦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治疗策略。
一、透风于热外即辛凉透表:
因风为百病之长,四时皆有,并常与其他邪气相兼入侵人体,所以温邪亦常与风邪相兼而入侵,除风温外,春温、温毒,甚则秋燥亦常兼风邪。
为何温病初起挟风者要透风于热外呢?温病初起挟风者,实为卫分证,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鼻塞、咽痛、口干、咳嗽吐黄痰、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特征,此为温挟风邪在肺卫,致卫表闭塞,肺气失宣。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如与温热之邪相搏结,势必风热燎原,化火最速,或进一步侵入气分,甚或逆传心包,入侵营血。所以在温挟风初起之时,要解表散邪以防内传,这即是叶天士所说的“透风于热外”。所谓“透风”即透达、清透、宣透风邪之意。“透风于热外”即是经宣清透达而使风邪和热邪同时被驱于体外。叶天士所说的“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指经“透风于热外”以后,风和热已被透发驱散,即不可能导致风与热相搏结而成孤立温热之邪。
对此文之解,后世医家众说纷纭,多数认为“透风于热外”是治疗温病初起外有风邪、内有里热的一种方法。应用透达风邪法,待风邪去,里热势孤后再行清解里热法。笔者认为,这样解释既不符合临床实践,更不符合叶天士原意。“透风于热外”即是应用辛凉透表法,宣透风与热,使风与热同时解除,凡辛凉之品,既能祛风又能清宣热邪,哪有只祛风透邪而留有温热之理?再看叶天士原文所应用药物,薄荷、牛蒡之属皆为辛凉,既有透散风邪之能,又有辛凉透热之功,...展开全文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全国经方论坛发言稿(续二)
赵绍琴:谈谈我对“在卫汗之”的认识
赵绍琴论湿热病的治疗
《时病论歌括新编》1二、分述
主题:温热 | 医源世界
68《温病学》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第十:湿热里结阳明的治疗及与伤寒阳明病的区别;第八:温热病治疗大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