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才是真正的“义”

文丨刘旭刚

对“义”的理解发生了畸变

近闻,有几个孩子因为打群架,造成人身伤害,被绳之以法。其家长无不痛哭流涕,纷纷责怪:都是“哥们义气”害了他们。原来,祸起一个孩子被别人欺负,其他孩子“为朋友两肋插刀”,帮助出气解恨,结果发生了打群架违法案件。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与“义”相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义气”有着直接的联系。“义”本是正义之身,由此引申的“义气”,是指刚正之气、忠孝之气。但不知从何时起,在不少人心目中,对“义”的理解发生了畸变,将“义气”狭隘地看成“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姐们义气”。结果,因误“义”而深受其害者数不胜数。

受不正确的“义气”观影响,

有的人不管朋友道德品行好坏,只要感情投合,就像《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及张飞“桃园三结义”那样,结拜为好兄弟好姐妹,这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义结金兰的做法,如果自我把控不好,很容易发生违法违纪的问题,正如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就是极其深刻的教训。

有的人怕伤了和气、断了交情,对朋友的缺点问题,诸如不守诚信、不会做人、不良嗜好、不当消费等,视而不见,见而不言,甚至还予以纵容和包庇,使小毛病酿成大错误,最后双方均受连累。

有的人思想有困惑、家庭有矛盾时,不愿意找单位领导谈心,不如实向组织反映情况,争取得到帮助解决,而是找“哥们”“姐们”帮着想办法,当遇到不正确的点子、馊主意时,特别是不加以劝解,火上浇油时,往往会激化矛盾,难免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来。

有的人参加朋友聚会,信奉“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喝酒陋习,不管自己的酒量有限,挡不住朋友的劝说,往往一喝就多,酩酊大醉,损坏自身形象,喝垮了身体,等等。

由此可见,讲“义气”如果无知和盲从,就有可能陷入一个不辨是非、不分东西、不顾后果的迷魂阵里,从而害人又害己。

还“义”本来面目

正本清源,有必要还“义”的本来面目。古人在造“義(义)”字时,其本义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身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包含人性、人格、适宜、敬长等丰富的内容。

正如孔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思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其中义是根本,表现为有高度的文化修养,非常谦逊,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之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他人。君子不会见利忘义。

儒家所倡导的“义气”,是指节烈、正义的气概,是没有私心的友谊,是最纯洁最美好的东西。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准确认识“义”,正确理解“义气”的真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觉做到:

加强修养,秉持“仁义”

朱熹指出:“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在当今社会,每一名成员都应重视搞好自身修养,以“义”的本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仁义道德观念,具体表现在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文明礼貌、乐于助人;有好的职业道德操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发扬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自觉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争做一个秉持“仁义”的好公民。

遵纪守法,匡正“义气”

古书论“义气”的名句较多,像《春秋》:“嘉义气焉,故皆见之,复正之谓也。”《宋书˙沉庆之传》:“泣血千里,志复深逆。鞠旅伐罪,义气云踊。”《秋声赋》:“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等,描写讲“义气”的文学作品更是不计其数,所反映的正义气概,无不浸透着自我牺牲、勇于助人的勇气和态度,读起来令人无比钦佩。

然而,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义气”,绝不是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自我牺牲的“哥们义气”“姐们义气”,而是指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见义勇为、扬善惩恶;伸张正义、救助弱势;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等等。讲这样的“义气”才是正确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大力提倡的。

乐于奉献,恪尽“义务”

虽然每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但都承担着各种各样的义务。兴正确之“义”,除不妥之“气”,就需要克服只强调应有的权利,而忽视应尽义务的观念,对应尽的义务,要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匹夫有责、理所当然精神。

要倡导仁义礼智信,自觉履行道德义务,这是一个人品格和素质的体现,也是人类的自然义务,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要强化法律意识,必须承担法律义务,如《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赋予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要发扬奉献精神,主动承担劳动义务。

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为国家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鼓励靠合法劳动获取报酬,扩大收入来源,通过不断的奋斗获得越来越美好的幸福生活。

儒家之“义”,内敛为人的行为品格,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播种下道德文明的基因,同时贯穿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无形中拓展了伦理道德的空间。我们今天学习儒家思想,就应该弘扬好的伦理道德,让“义”的基因正确传承,使“义气”堂堂正正发力,人人争做有德行并信守节义、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仁人义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养之悟(22)
孔子与儒家学说的开创(第十四讲—由“仁”而“德”的追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点及主要传统美德的传承
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传统
伦理道德
【连载】灿烂星空——修养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