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

(2012-09-22 21:16:48)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文论文

5.4、伦理道德   

19935月在北京召开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代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与会者认为,儒家是伦理道德的真正奠基者,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是伦理型的,它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学者们对儒家的伦理首道德做了概括五个方面:

A、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B、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

C、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E、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一、义利观

义利观——应得“儒者第一义”。古人奉行“先义后利”、“以义导利”,究其原因,根本在统一国家,民族利益要求。儒家肯定义与利是人的两大需要,人只有通过“义之养即履行道德义务才能使自己的德性本质对象化,并在他所创造的道德价值中直言自身,从而满足自己的本质需要,有利”乃人之本质需要,实现“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对人生的价值而言,“有义”比“有利”更可贵。

义利观就是如何看待伦理道德(义)与物质利益(利)的关系。孔子主张“义然后取”,荀子主张“先义而后利者荣”,曾参直言“正其义则利自在”,明宰相张居正提出“义利之间在心不在迹”。应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来规划自我。                                                         

二、理想人格

儒家的理想人格——主要原则是修德第一和学行并重,其途径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修礼,以义制利,寡欲、养气,以友辅德,迁善改过,事上磨炼,敬业等。

三、修养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确定以区别于禽兽和提升以区别于一般人,放在第一位。其范围包括了文化、艺术、性格、品德等多方面的修养。                                                        

四、理欲关系

理与欲——是属于对立范畴,是由《礼记·乐记》提出的,作为探讨“人化物”与“物化人”这个重要问题的。人一但丧失了天理,便由具有道德性转化为只有情感欲望的人,这就是“人化物”,即灭天理之穷人欲的物人,反之,则是“物化人”。王夫之提出天理寓于人欲,天理人欲同行,天理人欲互体的主张。中国古代哲学的理欲统一论,具有向现代转化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人类自我必须制欲,节欲,以理导欲。在当前重新审视理欲关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使理的精华,以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思想,使人与自然、社会、人际之间都符合理欲统一的原则,达到个人、集体、社会的三和谐。                                                         

五、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解决伦理道德的答案,孔子视中庸之道为德之至矣,是一个高尚的增价,“极高明而道中庸”,点出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基本精神,是值得重视学习和发扬的。

六、“诚”、 “信”、 “孝”、 “俭”

“诚”、 “信”、 “孝”、 “俭”——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俭以养德”——尚俭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养德,节俭就是要用人的理智,来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规范人对满足感官欲望的追求,使人更能像人。

七、礼仪廉耻

做“知耻、诚信、明节、感恩”的八字人,必须进行社会教化,借鉴中国古代讲求的“大化”与“自化”两个方面。“大化而化成”,是社会道德的内化,即“内得于已”而成德,是个体的内在自觉和自律的过程。管子把“礼仪廉耻”定为“国之四维”,所以要进行礼仪教育,而礼义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礼义是最重要的内容,是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具有使人文明化,使社会秩序化,使人际关系和谐的优点,中国传统的家庭把五伦的正面教育放在首位,孝又在论善中列为五伦之始----“百善孝为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书》中的义利观谢天 
中华民族的30种精神
解读孟子“义利观”:见利要思义 不义则不为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
高中历史:必修三 3.宋明理学
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以传承家风、家规、家训谨言族人修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