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关门72家,实体店还有活路吗?

记者:央视财经、创富邦、鸣金网   整理:奔跑吧,琪哥  ID:yao493741294


几年前,在昆明,要想娱乐消遣、了解昆明最潮流走势,人们都会想到文林街和钱局街。但对这两条街上经营的店主们来说,当年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景象,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衰退了!


昔日热闹店铺,如今无人问津



现在的文林街和钱局街,每走十几米,就会见到有商铺张贴着店铺转让的告示。还在营业的商铺,也门可罗雀。十年前,左女士在钱局街高价租下了一间铺,开始了自己的经营生涯。




店主左女士:但是从去年年底生意就开始直线下滑,房租在涨,员工工资在涨,所有都在涨,但就是生意不好,以前我们这么大间店铺,三个人上班都会很忙,现在两个人都在闲着,发呆。经营状况不好,并不只是左女士的困惑,同样在这条街开了十年服装店的赖女士,目前选择了闭店清货。



  

店主 赖女士:像往年从来没有过不开张的情况,但今年不开张的时候都会有。

  

记者:你在这里开店十年了?你们家生意最好最辉煌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是多少?

  

店主 赖女士:生意好的时候差不多七八千块。左女士和赖女士的说法,在同一条街上的地产中介公司得到了印证。王先生说,从去年开始,这条街铺面转租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房地产中介公司 王宝斌:有的铺面一年要转两三次,以前还有转让费,现在房东直接租都租不出去。



 小型超市:房租连年上涨  

生意难维持而对于经营中小型超市的商家来说,这几年的生意也不好做,房租上涨也成为了困扰他们的难题。 在红菱路上,程女士经营的这家超市已经开了十多年,由于周边的住宅区早已拆迁,客源少了,店铺的面积也随之缩小。


  

程女士: 一年房租十多万,现在房租谈下来多少,谈下来一年七万多,本来也是承受不了的,很多做超市生意的老乡都说房租太贵了,生意不好做啊,没有以前好做了。

  

六七年前,七十平方米的商铺一年租金在一万多元,现如今同样路段,同样大小的商铺,租金翻了六七倍。为了能在生意不景气的时期里生存下去,超市经营者们只有提供增值服务,比如代缴水电费、支付宝付款、送货上门等服务,来稳定或者增加自己的客源。

一季度昆明每天72家商铺关停

我记得有句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家有小店”。可是在昆明,刚刚我们看到,个体店铺的生意还真是难做。究竟有多难,原因又在哪?



  

云纺商业中心一楼曾经是昆明市内高档服装的批发集散地,但今年80%的商铺都搬走了。商家告诉记者,云纺商业区每平方米80元的租金在全昆明市都是最低的,可是因为没有人气,很多商铺都处于艰难维持的局面。铺面转了再装修,装修了维持不下去又再转让,这是最近两年昆明实体店生意难做的最真实写照。



  

实体店商家:空铺多,市场现在好多房地产一开就是商业街,基本上赚到的钱都交了房租。不少中小商户告诉记者,实体店生意难做,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受到网络销售的冲击。在昆明正义坊购物中心地下商场,电梯入口多家商铺都打出'转租''转让'的信息。



  

实体店商家: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年纪的都能图方便,不管是几元钱的东西,随便一按鼠标,就能买到送到家,实体店像现在这种状况不奇怪。



  

实体店商家:网购他又不出房租费,又不用交税,他随便赚一点就卖了,对市场有一定的冲击。


  

记者从昆明市工商局了解到,仅今年一季度,昆明市注销的市场主体有6599个,其中个体工商户注销了4757户,也就是说昆明每天都有72个商铺注销停业。



警惕:商铺成了最危险资产!


  

细心的你会发现,走在大街小巷里,很多门面房是空的。以前空的店什么时候都有,不过没有现在多。而且是很多。有些繁华区域甚至整道街全关掉了。再细心地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店上面写的是出租,而不是转让。新铺出租是正常的,问题是很多店都是老铺。老铺由房东出面直接出租而不是转让,这个不符合常理。


现实就是这么骨感!

    

    

有些店,写的是出售,而不是出租。而且是老铺。为什么不带租出售?有些SHOPPINGMALL里,不但门可罗雀,而且是好多铺是空的。

  

直到有一天看了一篇关于万达老板王健林的报道,才算解开了心中的迷团。王健林说:中国现在的年消费市场总额是25万亿,在这个25万亿里面,提袋消费占了三分之一,另外的消费占了三分之二。

  

在这里先普及两个概念。消费市场总额,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是除房地产和石油外的所有买卖。另外说提袋消费,就是提着袋子能拿走的,非提袋消费就是不能提着袋子拿走的,比如餐饮,旅游。

  

照这个来算,提袋消费大概是8-9万亿的市场;好,咱再回顾一下去年淘宝天猫的销售额?仅双11就干掉了912亿,全年突破了3万亿。淘宝做的生意基本上是提袋消费,这就占了30%。


然后京东呢?苏宁易购呢?另外淘宝的游戏规则破坏了整个提袋消费的生态体系,利润空间没了,都透明了;所以这种趋势只会加速的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随着智能手机的越来越普及,三年内60%也指日可待。到那时,只怕关掉的店更多。


  

中国式生存和发展真不易。人多,资源少,发展低。王健林说:以后的非提袋消费要占整个万达广场的80%。也就是提袋只占20%(就是那些不透明的逼格BIGGER的,你懂的)。咱再回到这两年苦命的商业地产吧。11年开始兴起的住宅限购,直接造成了两个后果:

  

1.大家都拼命地开发商业地产和加大商业地产的配比。造成现在SHOPPINGMALL和临街商铺大量过剩。

  

2.商铺租金在12年开始大幅度上扬。(说的是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非正常上扬)。这就说来话长了。

  

互联网其实是全球新命题。全球都扁平化了,其实大家基本一个起跑线上;我们的电商可能比国外还要走的远。因为市场大,大鱼好活。

  

大部分的存量地产,当时立项的时候都在五年前,在那五年前的美好时光里,用全中国最聪明的大脑画的大饼是不包括电商的,在给商铺投资人描绘的都是一铺养三代的美丽传说。商铺投资人砸锅卖钱深信不疑。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地产商和商铺投资者都陷入了群体迷失。推高了商铺价格,推高了商铺租金,推多了SHOPPINGMALL,成就了万达神话,推多了社区商铺。再高大的人造神话,也有被揭穿的时候。再美的花朵,也有凋谢时分。

  

电商的真正发力,是12年下半年开始,充其量也就是13年。走到14年,演变成了一个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大变革。中国老话叫卤水点豆腐。马云就是卤水,点了中国人这个豆腐。他吃了我们的豆腐,爽了,可我们却成了豆腐脑。

  

  

提袋消费的游戏规则变了,还剩份个生意,就是那些马云等人干不了的。相当多的人出路就是开家店。开啥店呢?生意做遍,不如卖饭。那就开饭店吧。开什么饭店呢?火锅用人少容易标准化利润高,那就开火锅吧。


据餐饮老板内参观点,以郑州为例,13年底,共有火锅店1700家,截止目前,已经有4000家了。人不可能不吃火锅,火锅行业也不会死。问题是,哥啊,火锅太多了啊,郑州人民就是一天三顿吃火锅,也养不起这4000家啊。


以前去商场,大部分是卖东西的。现在去商场,大部分是吃东西的。以前的临街店面,没空铺,大部分是卖东西的。现的临街店面,好多空铺,不空的,大部分是卖饭的。十个卖饭的老板,只有一个半是赚钱的。另外八个半,要么等着赚钱,要么想着赚钱。全在思考人生。



  

写到现在,其实有人已经觉醒了。


那些有预见的商铺投资人,已经开始在顶峰套现,出逃了;那些有智慧的房东,遇到一个好房客只要不空租哪怕房租低一点也行,大家共渡难关;那些有点闲钱不懂生意却想蠢蠢欲动的人,淡定了;那些陷进去的,开始到处学习取经转型了。那些指手画脚的,更有故事了!


来源:鸣金网(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让你咬牙切齿的房东,最终却自己挖坑给自己
越来越多商铺倒闭,亏本转让却都没人接?揭开真实原因,很心酸!
背后的心酸: 越来越多商铺倒闭, 亏本转让无人接? 揭开真实原因
实体店生意难做 房东为啥不肯降房租?
大量商铺空置,房东不想降价商家不愿租,房东:我们更难
地摊干得热火朝天,商铺齐刷刷关门转让中,这个夏天到底怎么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