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把握时不珍惜,想珍惜时已经不能把握

早上被一封写给家长的信感动了。

生在世,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耗了半生苦苦追求的,却未必是真正想要的,真正重要的,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做父母的能陪孩子长大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而在这仅有的时间里,我们把大部分精力又都花在了工作上,忘了陪伴孩子成长。时光一去不复返,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永远失去了。

在成人的世界里,有些东西,比如职位,说是你的就是你的,说不是你的一夜之间就可以不是你的。而你却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你的职位上,于是,当你从这个职位上退下来的时候就留下一个极大的能量黑洞,部分高官在重要的位置退下来没几年就去世了朱熹说:天下之害,无不由末之胜也。本末颠倒是造成诸多不幸的本源。如何才能把握轻重、权衡本末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一个人来讲,比利益、职位、荣誉、权力等更重要的还有哪些?我以为,真正重要的,永远属于你的,无外乎以下几样东西。


1

心中的梦

斯坦福大学企管研究所个人商业创意课程教授迈克尔雷,从其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发展出“最高目标”的概念。在他的著作《此生为何而来》中指出:所谓最高目标是个人的核心本质,是协助我们的力量,通常可以用一个字词来表示,如爱、沟通、智慧、连结、能量、安宁、创意……等等。每个人的最高目标都不同,唯有找到自己的最高目标,为它而活,生命才能充实、圆满,也更有创意。

一个人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清晰的愿景和使命,自身的内在能量运用就会聚焦,生命是短暂的,只有把内在能量长期持续聚焦在某一个领域才可能有所作为,所以,一个人只能有一种人生。反过来,一旦找到清晰的愿景和使命,生活就会变得从容而坚定,不再为感性的烦恼所困扰,只会想办法为冲破束缚而突围。尼采说:知道“为什么“的人几乎能够克服一切“怎么样”问题。稻盛和夫说:只要你知道想要去哪里,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找到最高目标的人,其行迹会和常人很不一样。

2

剩下的命

手机电池有一个剩余电量的比例,提醒用户真正可以消耗的电量都是剩余的部分。类比到人生上,真正属于你的就是剩下的命了。今天以前的时间犹如哗哗流出的水,已经被我们消费掉了。唯一可把握的是当下和未来,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年轻、最有活力的时候,因为一天会比一天老,这是不争的事实。当你缅怀当年的时候,最年轻、最具活力的当下又被你用缅怀的方式挥霍掉了!

每个人都应该最大限度地用好剩下的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每天消耗的时间应该有一个比例,为实现梦想消耗的时间和其他消耗的时间。稻盛和夫提出的六项精进中的最后一条是:忘却感性的烦恼。感性的烦恼是一种源自外在的干扰,一个人内心越坚定,抵抗外在干扰的能力越强。当人们在按自己设定的轨迹前进的时候,难免有人会说三道四,这些外在的评说有时候会影响我们的心情。甚至也可能有来自外部的各种诱惑让人陷入选择的纠结中,这些都是感性的烦恼。志向不够远大,毅力不够坚强的人很容易陷入感性的烦恼中。感性的烦恼就像流水中的漩涡,一旦陷入漩涡要想再出来就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在漩涡中消耗的多了,用于实现梦想的精力就少了。

3

学来的知识

真正属于自己的还有学来的知识!睿智的人都知道对智力投资是回报最高的投资!所以,犹太人和华人都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知识的积累需要漫长的过程,积累越多,价值越大!《道德经》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饱学之士,一定是长期积累出来的,知识不能像电脑拷文件那样,拿个优盘拷过去就完事,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

更重要的是,人们用旧知消化新知,掌握的旧知越多,消化和吸收新知的能力就越强。因为大脑进行联想、精加工的素材越丰富,可以把新知和旧知进行类比的维度就越多,所以知识的学习有一个加速效应。最近看了一个微博很有启发,有两个算式:1.01365 = 37.7834,而0.99365 = 0.0255,如果每天进步1%,则一年积累下来是原基数的37倍之多;如果每天退步1%,则一年下来只有原基数的2.5%。两组结果比较一下,还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4

养成的习惯

卖油翁让油穿过钱孔而不湿的功夫,是长时间训练的结果,这些动作都是潜意识完成的。通过大量刻意练习养成一个好习惯是成功人士的共性!稻盛和夫倡导的六项精进就是他认为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努力、保持谦虚、反思、利他、感恩、忘却感性的烦恼。成功源自优势的持续积累,而持续积累离不开好习惯!

几乎所有的技能掌握都有三个基本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有兴趣,过程中有快感,最后有成就感。上次的美好体验和成就感,激励了下次的练习,形成“认知-行为-情感”相互促进的正循环,最后就达到沉溺的境界。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能让自己沉溺在其中的爱好,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让人上瘾的爱好。小孩子很容易沉溺于游戏,一开始有兴趣,过程中有打败怪兽的快感,最后满足于自己获得的积分,很有成就感,于是激励了自己进一步参与的兴趣。当一个人沉溺到自己的爱好中去,就忘了时间、忘了自己的存在,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称其为心流(flow),是最幸福的状态。


5

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一定是帮你成长,让你变得更优秀的朋友。《礼记·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修行路上,每个人都需要时不时地洗洗澡,照照镜子。如果能有一两个跟你讲真话的好朋友,就像拥有一面镜子一样,他能给你很多真实的反馈和有价值的建议。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真正好的朋友,敢说真话,彼此包容且博学多闻。越高阶的领导,越需要益友。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你位高权重的时候,身边说真话的人就少了。所以,在还没有登上权力巅峰的时候,交一两个无话不说的挚友很重要。

每个人都要学会向不同类型的人学习。古人讲:圣人无常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年轻时,心高气傲,看不惯这个,看不上那个,交的朋友全是跟自己志气相投的同质类朋友。由于自己欣赏自己,人们自然也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相容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规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人自然会形成一个群体,他们对支持自己的全体,称之为内群体偏好。反对自己,与自己的群体调性不同的群体,称之为外群体贬抑。随着事业的开展,我们越来越需要与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的人一起工作,整合差异变得越来越重要!觉察能力强的人就会发现:你最不欣赏的人身上,往往具备你最缺乏的特质,你修身的方向恰恰在你优势的阴影里。我们更应该向与自己风格、气质不同的人学习,正如德韦克教授所言:人们常常因相似而走在一起,又因为不同而彼此受益!


6

总结

以上都是我们能把握的,数一数也没多少。这两年间报名导师班的人很多,有不少人年年都说忙,不来上课。两年后,等他看到自己的朋友上完导师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落下了很远的距离。凡事都是能把握时不珍惜,想珍惜时已经不能把握。有资源、有时间时不武装自己,当意识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时已经快退休了,不好把握。世间至理就那么几条,早认清早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稻盛和夫: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UC头条
你可以烦,但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朋友圈合集四:人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人际关系
王阳明智慧:计较太多是对精力的浪费
提高你的精力水平的8点提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