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祖宗英明,二月二龙抬头有科学依据,民俗丰富多彩-头条网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一个和节令密切相关的民间传统节日,因为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雨水,据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

二月二气温各地差异较大,南方有些地方已经春花烂漫,新菜上市了,所以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菜节等不同名称,唐代时这一天始有踏青“迎富贵”的风尚。白居易有《二月二日》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暗,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唐朝人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也就是点心类食品。宋代时“二月二”过“挑菜”节,南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每到这一天,宫中举行“挑菜”御宴活动,在一些小斛中种植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让大臣们猜,猜对的有赏,猜错的受罚。唐宋时这些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龙崇拜在中华大地上由来已久,考古工作者在距今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查海文化遗址中发现石堆龙,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龙形玉器,距今也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有“中华第一龙”之誉。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祥瑞,后来与宗教龙王信仰结合,成为主管雨水和水利的神灵。元代《析津志》上说元大都(即现在北京)风俗“二月二,谓之龙抬头”,在北方广大地区祈雨的心愿更为强烈,于是这一节日习俗渐渐多与龙相关了。

明代以后,二月二的民俗活动,有引龙回、熏百虫、避蝎子、剃龙头、祭龙王、忌针刺龙眼等,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记:“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在二月二的清晨,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村民到河边或井边挑水把缸盛满,烧香上供,然后从门外开始在院子里撒一条蜿蜒的灰线一直到水缸周围,人们把这种仪式称为“引田龙”。同书又说“熏百虫”习俗是“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北京清代《都门竹枝词》中有“二月二日以油煎糕曰熏虫”。惊蛰过后天气转暖,人们祈求“百虫不生”,而避蝎尤为重要。山东一些地方要炒焦大豆(有咸甜之分),名为“蝎子爪”,给众人分而食之,意为避免蝎子蜇人。孩子们边吃边唱:“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有的地方又加上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子爪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关于“剃龙头”这一习俗主要流行在北方地区,此风俗不见前面诸书记载,怀疑形成的年代可能比较晚,或始于清代甚至近代。这一习俗与“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俗信相呼应,人们整整一个正月都不理发,刚出正月,就赶上二月二这个节日,又与“龙头”有关,遂产生自然的联想,为人们急于理发的行为找到了合适的理由,不仅留了一个正月的头发终于可以剪掉了,而且还能得到好彩头。传说这一天理发,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所以这一天大大小小的理发店人头攒动,生意红火。

各地二月二的食俗五花八门,差异较大,但都有一个有趣的共性,这些吃食以龙体的部位命名。贵州吃煮红鸡蛋,叫“龙胆”,山西吃面叫“龙须面”,北京吃饼叫“龙鳞”,吃米饭的叫吃“龙子”,吃饺子的称“龙牙”,吃猪头肉呢,当然就是“龙头肉”了。吃什么之所以附会于龙,从民俗学理论上讲,是因为人们出于希望从图腾物寻求庇护和汲取图腾物超能力的心理。有人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或有道理。

近来现代天文学家肯定了“二月二,龙抬头”是有科学依据的。中国古代天文学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一和角宿二恰似龙的两只犄角。在冬季时,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以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到了二月初,黄昏来临时,处在龙头位置的角宿从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候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几小时后,龙的“咽喉”亢宿也升至地平线以上,子夜时分,“龙爪”氐宿出现。二月二以后,龙头浮出地平线的时间会逐日提前,一个月以后整个龙头就抬起来。

二月二的食俗非常独特,有“南糕北饼”的说法。同样是年糕,有吉林的炸油糕,浙江的“撑腰糕”,同样是饼,有河北、河南的“摊咸食”,北京、天津的“春饼”。“撑腰糕”用糯米粉制作成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以隔年糕油煎食之,以求腰板硬朗,耐得劳作,故称“撑腰糕”。在民初《海虞风俗竹枝词》中记述:“糕条忙向笼中蒸,朵朵梅共热气腾,那晓卫生亡命嚼,撑腰勿痛究何曾。”说的就是二月二吃撑腰糕。

北方还有“二月二,啃猪头”的传统。东北人这一天把猪头和猪蹄放在一口大锅里烀得烂烂的吃。同样是吃猪头,北京人就考究多了。老北京人有吃春饼的食俗,他们把酱头肉切成薄片,酱口条、熏鸡、松仁小肚切成细丝,和菠菜炒鸡蛋、炒韭菜豆芽等熟菜一起夹在春饼里吃,绝对是一道营养丰富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天津人吃“煎焖子”堪称一绝,方方正正的绿豆粉团晶莹剔透,形似一个大果冻,改刀成小块。焖子本身寡淡无味,放在平铛里用少量的油煎成四面金黄,配上绿豆芽、韭菜段加豆皮丝制成的炒合菜,放上调料,麻酱、蒜泥、独流醋调成酱汁,酸中带辣,适口开胃,烫面烙春饼,再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算是在正月吃腻了大鱼大肉后的清淡美食吧。

清代时有人认为“二月二”可能来源于中国南方为庆贺土地神诞辰的社日,因为南方缺少耕地,土地神在南方显得更为重要。

其实人们关心“龙抬头”,用各种形式进行纪念,归根究底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系。正如民谣所唱: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在老百姓的口碑中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一年之计在于春”,朝廷皇帝亲率满朝大臣带头参加春耕虽属作秀,但表明国家重视春耕不误农时之态度。以上情景,二月二祭土地神也好,祭龙王神也好,都是对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美好祝愿。

①回文章顶部,点“中华诗文学习”进行订阅

②欢迎关注我的微信:shiwen_xuexi,大家一起交流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月二龙抬头,明天这6种“龙食”别忘记吃,一年健康又顺利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及民俗[图]
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讲究“吃6食、忌6事”,顺心如意一整年
龙抬头的来历及十四个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