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第一部关于齐家文化的纪录片上线了!

1924年6月,一位身穿洋装、戴着无边眼镜的西方中年男人,沿着洮河一路南下,来到了洮河西岸的宁定县。这个西方中年男人名叫约翰·古纳·安特生。这一次来到宁定县,是他在中国陆续发现北京人化石和仰韶遗址之后,在陕、甘、青地区进行的又一次野外考古调查。


这位原本受北洋政府之邀来到中国负责寻找铁矿和煤矿的西方人,机缘巧合地脱离了地质行业,开始了他震惊世界的中国史前考古之旅。

这一次,洮河西岸这一片荒芜的塬地并没有让他失望。安特生发现了不同于仰韶期的文化遗存,他将其命名为“齐家期”。安特生在自己的考古报告中写道:“绝无彩色陶器之迹,但美丽之单色压花陶器极为特别,齐家期似较仰韶者为早”。这一发现,是安特生在中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果之一。

齐家文化的发现,很快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21年之后的1945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在齐家文化墓葬中发现了仰韶文化陶片,他根据地层证据,果断地改订了安特生齐家期似较仰韶者为早的结论,夏鼐认为“齐家文化,不会比元前两千年早过许多,但也许是晚过许多”。提出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早于辛店、寺洼文化的论断。新中国成立之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发现证实了夏鼐结论的准确性。

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东起泾、渭河流域,西至湟水流域,南达白龙江流域,北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齐家文化遗址横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三大高原,而齐家文化的影响和辐射范围更为广泛,耐人寻味。

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非常精美,有罐、盆、盉(he)、碗等,其中以罐的数量最多。纹饰有线纹、篮纹、划纹、正倒三角纹等。彩陶数量极少,这些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工艺制法有手制和轮制。彩陶的衰落与青铜的出现标志着齐家文化进入了青铜时代。

1975年,在齐家坪遗址中出土了中国迄今年代最早的一面铜镜,被誉为“中华第一镜”。这枚铜镜,通体有着斑驳的铜锈,散发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在齐家文化分布区的各遗址中,都不同程度地出土了大量铜器,这些铜器有刀、镰、匕首、镜、指环、锥等。经过科学化验,质地分为红铜和青铜两样,而且含铜量都在80%以上,这非常接近我国青铜时代商代青铜器的含铜量。

冶铜业的发展是齐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这说明齐家文化时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并向青铜时代过渡。

4000多年前,齐家人就运用精湛的技术制作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玉器。在广河齐家坪等遗址中出土的玉斧、玉铲、玉琮、石璧等。这些玉器中,一部分是用来自黄河、马衔山、马鬃山和临夏的地方玉料加工而成,一部分是用千里之外的新疆和田玉雕琢而成。看到这些玉器,齐家先民们对玉的玉的加工制作水平和执著追求可见一斑。

农业是齐家文化的主要经济形态,生产工具主要以磨制的石器为主。类型有斧、铲、锛、刀、镰、刮削器等,制作非常精致,刃部锋利,通体磨光,体型规整。在遗址中,还存在着少量的骨器。骨器是用动物的肩胛骨和下颌骨制成的,有的还带弯曲的柄,刃宽而锋利。在齐家坪遗址中,还发现了农作物粟,说明这时期的人类已经过上了定居的农业生活。


作为定居生活标志之一的房屋,在齐家坪遗址中也有大量出现。这时期的房屋大多数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房内大多有白灰面铺设的居住面,这主要是用来防潮和隔潮。齐家先民将白灰用于房屋建造中,这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

齐家文化遗址中还发掘出大量的墓葬,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等。成年男女合葬墓一般是男士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屈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多集中在男性身边。种种迹象表明,男尊女卑的父系社会正在形成,氏族社会趋于瓦解,文明时代即将到。

齐家文化的发现,是考古界、史学界的重大事件。它又一次把黄土高原的人类史推到了4000年前,证明了这一带从那时起就有人类活动,并且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黄土高原和中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时至今日,洮河西岸这片宽阔的台地已经成为一片良田。唯有这“齐家坪遗址”的石碑静静地守立,继续见证者斗转星移、岁月变迁。现在,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间的迷雾,用想象回到4000年前,从齐家遗址回到齐家先民生活的大夏王朝中去。

在广河县保留了大量的马家窑、齐家、半山等文化。 西羌即是这些文化的主人。在耕地中、山坡上、崖坎沟边到处是陶罐的碎片,到处是史前古文化的遗迹。抓一把泥土,都能攥出古老文明的元素,齐家文化是大夏人的文化。

著名的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黄文弼教授在《中国古代大夏位置考》、《重论古代大夏位置与移徙》中提出,历史上曾经出过五个大夏国。其中之一就是大禹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

《水经注》引《晋书·地道记》对大夏县的记载:“县有禹庙,禹所出也”。这就是说,大禹出生在大夏县,就是今天的广河川。

大禹生于叫石纽的地方,石纽就是大夏县西十公里,今天和政县蒿(hao)支沟以东、大夏古城以西的地方,因石山为红色,历史上因此曾设过金纽县。《金楼子》亦云:禹长于陇西大夏县。

《史记·六国年表》更加明确的记载:“禹兴于西羌。”就是说,大禹兴起于西羌。而最早的西羌,是生活在今天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广通河、大夏河一带的古代民族。而《水经注》记载:大夏水即为今天的广通河。

以上史料说明,大夏古城当为华夏第一城。大夏县的县治就在今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称之为“夏古城”。如今站在这里,遥想古城岁月、从数千年的史前文明,一直到汉代,周边环境异常优美,大夏水浩浩荡荡,两岸草茂林密、牧歌悠扬、商贾往来,一派热闹景象。城堡的出现,说明已经进入阶级社会,社会物质有了较大的丰富,是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许多古代文献中追述记载了大禹治水这一彪炳千秋的大事。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始于积石,至于龙门、而入沧海”。

大禹治水的积石山,就是今天的积石山县。

大禹治水,成功解除了水患,曾经被水淹没的地面裸露出来,形成了大量的冲积平原、不仅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大禹乃至整个夏文化的东迁创造了先决条件。

我们有理由相信,广河是大禹的故乡,大夏人、齐家人,都是羌人;大夏文化、齐家文化,都是华夏文化;远古文明、上古文明,都是中华文明。临夏、广河是大禹的故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近几年,广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齐家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将齐家文化作为广河的一张靓丽名片,着力弘扬和开发利用。

如今,在广河县,齐家文化的元素和影响无处不在,齐家文化广场,齐家彩陶雕塑、学校文艺演出,中外学者考察研究等等。从政府决策到民间活动,都在演奏着一场“挖掘保护文化资源,打造齐家文化品牌”的盛大乐章。

4000年,齐家先民早已远离我们,但透过一个个镜头,他们的脸庞似乎更加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仰望星空,一道流星划过天际,那仿佛是齐家先民的长者在向我们讲述历史长河中属于他们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虽短暂,却耀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家文化 | 被历史湮没的高原明珠
大禹治水 导河积石的源头原来在这里
走进了解齐家文化 !!!(清晰大图)
大夏川:大禹治水之地!他儿子以此地为名,建立夏王朝
探秘夏代文明起源
羌———羌族形成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