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腰肌劳损,很多人还是不会解决它!

腰肌劳损一个几乎成年人几乎存在的现象,却一直停留在好转不维持的阶段。

大大小小的技术交流无数,各专家导师的理论分析专业,口才出众,但最终在问题的解决上就是没有什么突破。

多多少少的技术文章看过无数,各专家大师的理论分析专业,文笔出众,但最终在问题解决上依然没有什么突破。


为什么总是处于好转不维持?很多理由让“专家”“导师”掩饰自己的技术,理由最多的一句就是姿势问题。

这不是理由,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无意识下保持所谓的理想“中立位”。而“中立位”也不是解决腰背痛最直接、高效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接下来我们的技术小组为你揭开“腰肌劳损”问题的解决之道。


腰肌劳损(官方解释)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 病因

1. 急性腰损伤后及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

2. 治疗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

3. 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4. 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 临床表现

1. 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 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3. 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4. 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5. 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以上信息,几乎所有专家、导师、大师都会借用的。



理论,不能代表解决问题。方法,也不一定垂直、高效。也许你看过很多文章,也许你听过很多课程,也许你却发现大同小异,也许你发现那些都是最常见的,也许你真的感觉到那些真的不够高效!


都在强调要改变平时姿势,我们就先看看姿势:


这张图很多人并不陌生,这是一个“正确坐姿”图示。但这张图并非正确,在这种坐姿下腰椎依然收到不正确的骨骼生物力学影响。(腰椎生理曲度变直)

来自影像学技术的验证



【英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通过MRI研究发现坐直不会减少背部的张力 (2006)】

在联合运动医学机构的客户(临床)循证中也得到这一结论:坐直不会减少背部的张力。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后面我们发布的技术文章中会阐述为什么“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是所有人习惯的姿势,几乎不可避免的日常姿势,只要屁股有支撑,“中立位”是很难在无意识下保持的。维持时间较长的不是身体向前的屈曲位就是身体向后的屈曲位。

这就造成了,我们之前文章所提到的,背部的肌肉、筋膜处于长时间的离心、紧张、被拉长状态。不仅肌肉生物力学改变,骨骼生物力学也将改变。(备注:肌肉生物力学与骨骼生物力学是不同的)


(借某平台关于腰肌劳损问题文章一图)

图上所示“正确姿势”是有极大问题的,不仅不能预防腰肌劳损,反而会加重加速问题的产生。一句话解释就是:离心紧张被拉长体位下负重(抗阻)在腰肌劳损问题是错误的。而在需要姿势耐力保持的某些竞技运动中是必要的。


对于已经存在腰肌劳损的人来讲,纠正姿势并不是首要做的,即便纠正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见过许多姿势良好的健身教练、瑜伽普拉提教练,他们依然不能摆脱腰背痛的影响。良好的姿势习惯只能减少问题的加重,但即便姿势良好,也是摆脱不了“腰肌劳损”的困扰,因为问题的关键点在一些肌肉的肌耐力。


在解决问题,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之前,极为简单确定腰肌劳损的评估方法,是你必须要记住的。

如何确定你的客户存在“腰肌劳损”:

询问】:

  • 在询问中,出现腰中出现酸胀痛的(脊椎棘突两边至6-8厘米;臀中肌、臀小肌)

运动测试】:

  • 仰卧骨盆提髋

  • 体位:仰卧位,一条腿屈髋屈膝放于垫上,一条腿伸直。

  • 动作:吸气,将屈髋屈膝侧骨盆向肩关节方向提拉,收紧腰方肌。

  • 加强测试:骨盆前倾位

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腰部酸胀痛,提示为存在“腰肌老损”。以15秒为评价劳损等级。(15秒以内为极差;16-30秒以内为差;……)
仅仅一个运动测试还不够,这仅仅是一个最基础最初步的运动测试。


相信这一个测试已经让很多人产生酸胀痛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解析一下一些看上去正确,其实是错误的方法。



第一个误区就是:拉伸

拉伸,是重要的,腰部肌肉的拉伸也是需要的。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见过许多健身教练经常拉伸,但他们依然存在“腰肌劳损”带来的腰部酸痛。

在整个运动康复技术流程中,这里的拉伸仅占技术操作不到20%。最重要的是不能上来就拉伸。

在日常生活中,背部、腰部的肌肉、筋膜是长时间在矢状面下处于离心、紧张、被拉长的状态,既然紧张就要放松,拉伸仅仅是放松的一种,但并适合这种“离心、紧张、被拉长”的软组织(或者说一开始并不适合)。

拉伸后,的确可以减轻疼痛,但这是好转不维持的。如果牵伸过于用力或过长,反而会加重问题。

正确处理】:

拉伸之前应通过按摩棒或手进行由浅到深并轻柔逐渐发力(不可到软组织自主收缩)的软组织放松。


对于测试在30秒以内出现酸胀痛的人来讲,应进行消炎止痛的外用药膏配合,使其渗入到组织。(不要想无菌性炎症光靠手法就能解决,炎症的解除与手法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手真有消炎功能,消炎止痛药膏就没市场了。)

如果软组织黏连更为严重,那就需要先找医生通过针系列手段进行操作。(同样是一个坏,用针操作后的技术跟进不可少,针的效果才能发挥。)

当然,不管是拉伸还是手法,都不是最先做的。在完整的“腰肌劳损”技术流程中纯理疗技术中的一些方法应是第一步。同时,在运动康复训练中,理疗的技术介入可以让功能训练更加高效。(这一步可用可不用,如果有条件的话。)


第二个误区就是:运动康复训练

首先,所有的目标肌肉是竖脊肌训练方法均不是解决“腰肌劳损”的直接垂直精准训练法。

以下训练并不精准和高效

以下训练并不精准和高效

以下训练并不精准和高效

几乎很多从业者学到的运动康复训练部分都是这些很常规常见的动作,那不是真正的运动康复,不够精准&高效。

“腰肌劳损”是腰背问题首先出现的,而腰椎间盘类及小关节类的问题属于叠加并存问题,软组织的疲劳、紧张、劳损的运动康复不同于其它类问题,运动康复训练也不同。

【总之,以上训练方法都不如之前那一个测试动作垂直和高效,别小看那一个动作,效率是很高的。既是评估又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个关键训练。】




为什么很多存在腰肌劳损的人只能得到当时的缓解?那是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环。”

这个环究竟是什么,解决“腰肌劳损”问题的第一步应该是什么?接下来又是什么?


  • 2015.10.20-21日 南京

  • 2015.10.23-24日 保定

  • 2015.10.27-28日 贵阳

  • 2015.10.29-30日 成都

  • 2015.11.12-13日 青岛

  • 2015.11.21-22日 长沙

  • ……

  • 2015.12.26-27日 成都(导师考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近期经典单项问题精准运动康复认证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腰肌劳损的康复锻炼处方
腰肌劳损居家康复
【腰椎篇】预防腰肌劳损要这样做
“坐班族”成腰痛的“重症人群”,专家教你两招缓解
运动员腰肌劳损运动康复方案一
治疗腰肌劳损,做到不复发比治疗更重要!动图康复锻炼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