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一品丨泗水捞鼎画像砖

 泗水捞鼎画像砖,陶质,西汉晚期,高34厘米,宽112厘米,1985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樊集24号汉墓出土。

深度品鉴

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樊集24号汉墓出土的这块泗水捞鼎画像砖(图一)上面的图案是模印而成的,正面上下各有一条菱格纹。在整幅画面的中央刻有泗水桥,桥呈拱形,桥面上有护栏。在桥正中偏右处有一面建鼓,鼓上羽葆飞扬,鼓两边各有一鼓员执桴击鼓,人物呈现出节奏快捷的舞蹈状。左侧桥面处有一辆马车,车上坐二人,拉车的辕马在引颈嘶鸣,显然是受到惊吓而咆哮动怒。在泗水桥两端各有二人正拉绳提鼎,四人身体均向后倾斜,呈现出奋力拉绳的样子。绳子的下部已有缺口,表示断裂。桥下的水面有一龙跃出,龙头左侧有一倾斜着的大鼎,鼎的下部连着断裂绳子的另一端,象征着龙齿咬断了绳子。跃出水面的龙两侧各有一船,船上各有两人敲击乐器助威,似为惊吓出水之龙。此外,在泗水桥两边有轺车、行人、阙等,似街市。阙门上有朱雀、羽人[1]。从画像砖的内容来看,整块砖表现的是秦始皇泗水捞鼎的历史故事。

图一 河南新野出土泗水捞鼎画像砖

从艺术角度来看,该泗水捞鼎画像砖整幅画像充满砖面,不留空白。制作者采用模印工艺营造出浅浮雕的效果,具有立体感。画面笔画洗练,十分注重动态的刻画,以人物击鼓、奋力拉绳、奔马嘶鸣、龙头跃出、大鼎倾斜等态势,很好地烘托了气氛,把“泗水捞鼎”紧张而又宏大的场面刻画得生动传神,使人如临其境。


从这块画像砖所体现的社会思想来看,内容主要表现的是秦始皇得不到九鼎的故事,寓意强盛的秦王朝气数已尽,很快将改朝换代了。表现出汉代人对于秦亡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以及对汉得天命的肯定。


河南省新野樊集出土的泗水捞鼎画像砖保存完整、画面清楚、内容清晰、信息详实可考,对于研究汉代的墓葬制度、社会思想乃至汉代的艺术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文化解读

所谓画像砖,是指用模印、雕刻和彩绘等方式在表面绘制出花纹的砖,主要用于构筑墓室,分布于今天的河南、四川、江苏、陕西、山东等省。画像砖墓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一直延续到南朝时期,汉代是画像砖墓发展的一个最重要时期。本文的泗水捞鼎画像砖属于西汉晚期,这一时期画像砖墓迅速发展,内容亦极其丰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画像砖墓的分布范围扩展到河南的南阳、新野一带[2],在河南新野樊集集中发现了这么一大批画像砖墓即为明证。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丰富、构图华丽,多表现社会上层的生活场景,然而它本身却并不是一种很贵重的材料,且制作相对简单,可以用固定的模子来模印,从而实现大规模生产。从画像砖墓的规模来看,多是小型墓,因此我们判断在汉代使用画像砖来修砌墓室的多是社会中下层官吏。


泗水捞鼎的故事是汉画像砖、画像石中出现较多的一个题材,该事件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巡游各地时,“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文献记载,秦始皇在位期间曾多次外出巡游。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外出巡游,这次是为了到泰山行封禅礼。封禅完毕后,秦始皇向渤海进发,来到琅琊,派齐人徐巿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长生仙药,等了数月不见徐巿一行返回,秦始皇便从琅琊折向西南,来到彭城(今江苏徐州)。秦始皇曾听人说象征天子权力的周鼎沉于此处的泗水之中,便派许多人下水打捞,结果一无所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中更详细地叙述了秦始皇在泗水捞鼎的原因和经过:“周显王二十九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


鼎在古代主要用作炊礼器,更是权力的象征。《史记·武帝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像九州”。夏朝时将天下分为九州,九鼎则代表九州,并将各州名山大川绘画仿刻于九鼎之上。《左传》载:在夏朝末期,“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而商代末期,“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此时鼎已经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而且人们认为只有有德行的君王才能获得鼎。西周确立的礼乐制规定天子在祭祀、宴享等重大礼仪活动中使用九鼎,更确立了九鼎的地位,后来出现的“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词语均是权力斗争的代名词。据传说,大禹铸的九鼎传了夏、商、周三代。据《水经注》所载,周显王二十九年,正值春秋晚期,诸侯争霸,连年战争,大约由于战乱的原因致使传了三代的九鼎落入泗水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巡游路过彭城,见九鼎从泗水中浮出,非常高兴,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德行合乎三代标准所致,派数千人下水打捞,结果并未得到。有人说是九鼎潜伏了,也有人说是系上绳子往外拉时,被水中的蛟龙咬断了绳子。

比较研究

泗水捞鼎的题材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墓以及其他的石质建材中普遍出现,据统计,可考的汉画“泗水捞鼎”图在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出土,共有三十余件[3]。


在河南省南阳出土的另一块画像砖上同样有“泗水捞鼎”的图案(图二),该画像砖的图案布局和新野樊集出土的比较类似,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如泗水桥位于整幅图案的右边;建鼓和击鼓人不在桥面上而在桥的下方左侧;马车则走到了桥的正中央;拉鼎的人变成了六个;水中同样有两条船,但是每船上仅有一人;另外,水中并未出现蛟龙。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这幅图表现的就是泗水捞鼎的故事,而且人物的动作和新野画像砖十分相似。

图二 南阳画像砖泗水捞鼎图案[4]

除了画像砖以外,很多画像石上也有“泗水捞鼎”的主题图案。例如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武梁祠中所发现的画像石(图三)上刻有泗水捞鼎的图案[5]。该画像石位于左石室东墙上,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和本文画像砖上的极为相似,均为泗水捞鼎时,绳子断裂瞬间的场面,可以看到拽鼎的力士们人仰马翻,通过画面感受到他们惊慌失措的神情。此外,这幅画面中特意用鱼和水禽来象征河面。

图三 山东省嘉祥县武梁祠泗水捞鼎图案[6]

武梁祠修建于东汉晚期,在其中发现的“泗水捞鼎”画面表明在东汉晚期时这一历史传说仍在广泛的传播。


山东省嘉祥县洪福寺出土的画像石(图四)上刻的泗水捞鼎图案[7],整幅画面为凹面线刻。画面分三层:上层为蛇戏,中层为人物,下层为泗水捞鼎。构图比河南省南阳新野以及山东省武梁祠的泗水捞鼎图案简单了许多,桥也十分矮小,周围缺少楼阁、人物、车马的点缀,但仍然可以看到众人曳绳拉鼎的紧张情绪。

图四 山东省嘉祥县洪福寺出土画像石泗水捞鼎图案[8]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孙家村出土的东汉早期画像石(图五)同样有泗水捞鼎图案[9],画面构图也比前两幅简单了很多,拱桥上正中央可以看到有两根支柱,应是为了安放滑轮,两旁各有四人拉绳取鼎,鼎出河面,鼎内出一蛟龙,仰颈咬断左面的栓鼎绳索,鼎欲坠落,水面二人凫水托住鼎,水里刻有往来穿梭的游鱼。

图五 山东省汶上县画像石泗水捞鼎图[10]

通过对这些不同地点发现的“泗水捞鼎”图案之间的比较,不难发现,画像砖的画面总体比画像石具有表现力,人物、场景的刻画更为自然、生动,这与两者的制作方法和难度不同是直接相关的。然而尽管画面的简易程度、具体的捞鼎方式有所区别,但是都是以泗水桥和捞鼎的人群为构图核心,所表达的思想也是完全相同的,即反映了汉代人的天人感应思想、汉代民间的宗教信仰以及汉人的生死观[11]。


另外,通过比较本文的画像砖和南阳地区出土的另外一件(图二),可以看出尽管它们在布局上有差异,但是在一些具体的人物形象的描绘上均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击鼓人的动作、辕马嘶鸣的形态,这很可能意味着在当时制作画像砖时已经有了类似于后世绘画所用的摹本,也就暗示着这一类画像砖的生产制作在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程序和规模。

趣味猜想

九鼎是否曾经真的存在?从泗水捞鼎的传说中,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历史启示?

相关链接

汉代画像砖的种类及制作工艺[12]

汉代画像砖从结构上可分为两大类:实心砖和空心砖。


实心砖主要有长方形、方形、梯形、楔形及长条形等。其中,长方绳纹砖和方形花纹砖一般较规整,大小尺寸分别相同或相近;方形砖一般稍薄,主要用于墙体或铺地;长条形砖,这种画像砖形制一般狭长,具有随意性,因为它主要用于墓室之中,大小尺寸是由墓室结构决定的;小楔形砖主要为加固墓顶等用;梯形砖两端一般为榫卯结构,主要用于墓顶。另外,在以上各形制的画像砖中,均有一部分因建筑结构需要,带有子母榫。


空心砖多为大型中空长方形条状。最早发现的空心砖是战国的,砖的上下面及两侧面皆为平面,两端挖空成两个圆孔或长方形孔。空心砖主要用于建筑墓内的室。到了汉代空心砖又有很大发展。


汉代画像砖多采用翻模法、压印法、刻画法等制作工艺。


翻模法。在制作木模时,先雕制出各种图案和花纹,雕制的木模与其印出的画像是相反的。一般先在木模上贴泥,拍打牢实,翻倒脱模,在制作泥坯的过程中,画像同步产生。这种砖的画像多成弧形凸起在砖面上,有的细部用阳线表示。这时河南南阳地区空心砖画像制作有独特的方法,受南阳地区汉画像石的影响,汉画砖的画像大部分是制坯时利用木模内先雕出画像,然后翻倒脱模,一次成像。


压印法。模制泥坯半干时,先以木质或陶质小印模在上面印出画像。模子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柏树、人物、豆点型、动物、飞禽等各种图案。一般来说,小条砖和楔形砖侧面的纹饰基本是用一模一次印成。在大的泥坯上模印,往往用两种或多种模子交替,反复使用,图案呈连续性的。在印制前大多有一定构思,这样出来的画面繁而不乱,整齐如一。


刻画法。在泥坯未干前,用尖利的器物在上面划出阴线段,勾成人物或动物等各种图案,有个别画像是工匠用铁扦或木棍随手画出来的。

注释:

[1]河南省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新野樊集汉画像砖墓[J].考古学报,199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11]杨孝军,郝利荣.汉画中“捞鼎”的社会意义及其生死象征.东南文化,2011(2).


[4]周到,吕品,汤文兴.河南汉代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5][6]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10.


[7][8]山东省博物馆网站:http://www.sdmuseum.com/gcbd_show.aspx?id=2387&cid=41.


[9][10]傅惜华.汉代画像石全集·二编.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图谱丛刊之一:图八七、八八.


[12]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汉代画像砖制作工艺.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年7 月号下.

作者: 李云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地区画像砖研究
南阳,汉文化
汉画像石、画像砖浅析
力透纸背的汉代图像史
砖雕艺术
气魄深沉雄大的汉代石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