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诸葛亮集录

                              凤洲鸣

兵要篇

一、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怕,故两良将之动也,犹璧而不污。

二、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故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妄誉者不能进也。

三、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

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故思其利,必虑其害。欲虑其成,必虑其败。

治军篇

  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地。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惩罚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

将无思虑,士无气势,不齐其心,而专其谋,虽有百万之众,而敌不怕。

夫计欲密,攻敌欲速,获若鹰击,战如河决。则兵未劳而敌自散。词用兵之势也。

军以粮为本,兵以奇为始,器械为用,委职为备。故围困在于贵实,贫于运输。攻不可再,战不可三,则国可安也。罢去无能,则国可立也。

敌欲固守,攻其无备。敌欲兴陈,出其不意。我往敌来,谨设所居。我起敌止,攻其左右。量其合敌,先击其实。不知守地,不知战暮,可备者众,则专备者寡。以利相备,勇怯相助,前后相赴,左右相盼,如常山之蛇,首尾俱到,此救兵之道也。故胜者全成,谋之以身,知地形势不可预言,让之知其得失。诈之知其多寡,形之知其生死,虑者之其苦乐,谋之知其善备,故兵从生出死。避实击虚,山陵之战,不仰其高。水上之战,不遂其流。草上之战,不涉其深。平地之战,不逆其孤。此五者兵之利,地之所动也。

夫军成于用势,败于谋漏,饥于远输,渴于远井,劳于烦扰,佚于安静,疑于不战。惑于见利,退于刑罚。进于赏赐,弱于见逼。强于用势,固于见围。怕于先至,惊于也呼。銮舆闇昧,迷于失道,穷于绝地,失于暴卒。的鱼豫计。故主旌旗,以视其目,击金鼓以齐其心。陈教命以同其道,设斧钺以齐齐心。兴赏赐以劝其攻,行诛伐以防其伪。

将情篇

夫为将之道,军井未及,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摇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兵权篇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可命,少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之所遇而施者。若将失权,不挥其势,也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知人性篇

夫知之性,莫难察也,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而人之道有七: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福而观其变;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将才篇

夫将有九,道之以礼,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穷苦,此谓之仁将。

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此谓之义将。

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谓之礼将。

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谓之信将。

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于剑戟,此谓之部将。

登高覆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谓之骑将。

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穷于大敌,此谓之猛将。

有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谓之智将。

见贤若不及徒,谏如顺流,赏而能刚,勇而多计,此谓之大将。

将器篇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

昼兴夜宿,严词密察,此百夫之将。

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

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此为万夫之将。

日慎一日,诚信宽大,此十万夫之将。

仁爱洽天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知地理,四海之内亲如室家,此天下之将。

将志篇

夫为将之道有八敝焉:

一曰、食而无厌;二曰、研贤疾能;三曰、信馋好待;四曰、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将善篇

将有五善,四欲;

五善者:善知故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使人事;善知山川险阻。

四欲者: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将刚篇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

将骄怯篇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将不可怯,怯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而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灾矣。

将强篇

将有五强,八恶:高节可以励俗,孝悌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沉滤可以答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

谋不能料是非,礼不能任贤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富立,智不能备未形,虑不能防微密,远不能举所知,贬败不能无怨谤,此谓之八恶矣。

出师篇

古者国有危难,君简贤能而任之。齐三日八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钺于君,君持钺柄以授将,曰:“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使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逸劳,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将授词凿凶门,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曰进退性时军中事,不由君命“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是以智者为之虑,易者为之计,故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扬名于后世,福流于字孙矣。”

择材篇

帅之行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名曰报国之士。

有气盖三军,材力易捷者,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之士。

有善发强弩,远而必中者,名曰推锋之士。

此三军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

智用篇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主胜也。故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

将诫篇

狎诲君子阙以尽人心,狎诲小人阙以尽力,故行兵之要。多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熟诗书,先仁义而后礼乐:“静如潜鱼,动如奔獭,丧其所连。耀以旌旗,威以金鼓。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推,合战如虎。迫而荣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怕者悦之,有叛者怀之,有谗者复之,获财者与之。不倍兵以功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待其财帛不自宝,待其子女不自使。将能如此,严号申令,而人愿战,则兵合力接而人乐死战矣。”

戒备篇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若夫失毫厘。则差万里。覆军杀将,势不踰息,不可怕哉,故有患难。君臣肝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君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怕,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之不得失矣。诗曰“不备不虑,不可以师。”又曰“预备无危,古之善政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有备无患,故三军不可无先备也。”

习练篇

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不教而战是谓弃之。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型,威之以赏罚。古人知功,然后习之,或阵而分之,坐而立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军蟗篇

一军之行,探后不审。烽火失度,临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诈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不恤饥寒。非言妖众。妄陈祸福。无宣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二凌之,擅结其财。此九者三军蟗,有之必败。

腹心篇

夫为将之,必有心腹,无爪牙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为心腹,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谨候篇

夫败军丧帅,未有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出师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焉;

一、虑,谋明也;

二、而诰,详候谨也;

三、勇,敌众不挠也;

四、廉,见利思义也;

五、平,赏罚严均也;

六、忍,善贫耻也。

七、宽,善容众也。

八、信,重然诺也。

九、敬,贤能用也。

十、明,不纳谗也。

十一、谨,不违礼也

十二、仁,善养士卒也。

十三、忠,以身殉国也。

十四、分,知止足也。

十五、谋,自料知他也。

机形篇

夫以愚克智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弱,机也,其遂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而作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审因篇

夫因人之势筏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争功矣。

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则万夫之雄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善将篇

古之善将者有四:以示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之知信。禁、礼、勤、信帅之大经也。未有刚直而曰不舒也,故能战必胜,共必取。庸将不然,则遇不能上。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无勤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而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兵势篇

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

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慧勃不殃,风气调和。

地势者:城峻叠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

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有礼,士卒用命,粮用坚备。

胜败篇

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服,相仪以勇战,相望以威武,相勤以赏罚,此必胜之微也。士卒惰慢,三军数惊,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相惑妖者,此必败之微。

假权篇

夫将者,人命之所具也,成败之所居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以假赏罚,是求猿猱之手。而责以胜捷,胶离类之目,而使之辩青黄,不可得也。若赏在移在权臣,罚不由主将,人苟自利,谁负战心,虽伊吕之谋,韩白之功,而不能自卫也。故孙武曰:“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亚夫曰:“军中将军之命,不闻有天子之诏”.

哀死篇

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相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则泣而抚之,

死者哀而葬之。饿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勤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三宾篇

夫三军之行,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有词者具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词万夫之望,可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呈一时之雄,可引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刻引为下宾。

后应篇

若及困难于易,为大于细,先动后用,刑于无刑,此用兵智也。师徒以到,戎马骄驰,弓弩才临,短兵又接,乘威布倍,敌人告急,此用兵之能也。身冲矢石,争胜一时,成败未分,我伤敌死,此用兵之下也。

威令篇

夫一人之身,万人之众,未有敛息,重足府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其然。若及刑罚,下无礼义,虽贵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勉者,桀纣之类也。夫以匹夫之形命,以赏罚而人不逆其命者,孙武攘笡之类也。故命不可轻,势不可通也。

将情篇

夫为将之道,军井未及,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

和人篇

夫用兵之道在于用人,人和则不勤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谗匿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之乎。

战道篇

夫林战之道:书广旌旗,夜多金鼓,利用短兵,巧在设伏,或攻于前,或发于后。

丛战之道:利用剑盾,将欲图之,先度其路,十里一场,五里一应,偃栽旌旗,持严金鼓,命贼奸无措手足。

谷战之道:巧于设伏,利以勇斗,轻足之士凌其高,必死之士殿其后,列强弩而冲之,持短兵而继之,彼不得前,我不得往。

水战之道:利在舟楫,练习士卒以乘之,多张旗帜,以惑之,严弓弩以中之,持短兵以掸之,设坚栅以亘之,顺其流而击之。

夜战之道:利在机密,或潜师以冲击,以出其不意,或多火鼓,以乱其耳,驰而攻之,可以胜矣。

自勉篇

圣人则天,贤者法地,智者则古,骄者招毁,妄者隐祸,多语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赏于无功者离,罚于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励士篇

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赠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励志以信,则士无不死矣。蓄恩不倦,法若画,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差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勤矣。

整师篇

夫出师行军,以整为胜。若赏罚不明,法命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所谓整师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迫,前后应接,左右应旄,而不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废。

士势篇

古之善战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凡老粮绝,百姓积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外救不至,将吏刻剥,赏罚清懈,营伍失次,可以攻之。若用贤受能,粮食茨余,用兵坚韧,四邻和睦,大国迎接,敌有此者,计而引之。

情势篇

夫将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贫而喜利者,有仁而不忍者,有智而心怯者,有谋而情缓者,是故勇而轻死(可暴之),智而心怯者(可窟之),谋而情缓者(可袭之)。

地势篇

夫地之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

山林土凌,丘阜广川,此补步兵之地也。

土高山狭,凌延相属,此车骑之地。

依山附涧,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

草浅土平,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

茅草相参,竹树交映,此抢茅之地。

轻战篇

蛰虫之触,负其毒也。战士能勇,持其备也。

所以锋锐用甲坚,则人轻战,故甲不坚密与内袒同,射不用中,与无矣。中不能人,与无镞同。探使不谨,与无目同。将帅不勇,与无将同。

揣能篇

夫之善用兵者,揣其能而料其胜负,这揣圣也,将揣贤也,吏揣能也,粮饷揣丰也,士卒熟练,军容揣整也,戎马揣多也,形势揣险也,邻国揣惊也,财货揣多也,百姓揣安也,由此观之强弱,可以巨额也。

应战篇

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之孰能见机而作乎。见机之道,莫先于不意,故猛兽失险,童子持戟追之,蜂蜇发毒,壮夫彷徨而失色,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也。

便利篇

草木丛集,利于避逸。重寒山林,利以不意。前林无隐,利以潜伏。以少击众,利以日莫。以众击寡,利以清晨。强弩长兵,利以捷次。踰渊隔水,风云暗昧,利以博前击后。

察情篇

夫兵起而静者,持其险也,迫而挑战之,烦人之进也,众树动者车来也,尘土广而卑者,徒来也。驰强而今驱者,退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行者,饥也。见利而进者,鸟余者,虚也。也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旌旗重也。乱也。吏怒者,倦也。数赏者,窟也。数罚者,困也。来委谢者,与休息也。敝重而言甘者,诱也。

诫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后,外淡泊以明志,非宁静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逐成松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覆何及。

手抄于1983年5月

重抄于2022年10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书
诸葛亮《将苑》全文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八十六卷
诸葛孔明兵法简明解读
诸葛亮兵法
Untitled Documen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