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研究: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此师最“吾师”
X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此师最“吾师”

何国跻
每年高考,总有部分同学感到“没有考出自己的水平”,这在语文学科考试中尤其“常见”。而同时也有模拟考试语文常不及格的同学在高考中“超水平发挥”,语文成绩“一飞冲天”,有的甚至夺得120多分的“优秀成绩”,这种情况也不是绝无仅有。语文考试成绩与平时的语文素养“倒挂”的现象常常令人尴尬而不知所以。


究其实,这是语文测试的“专业性”问题。如何避免让平时语文学习不好的考生仅因“好运气”而获得 “跨越式发展”的高考成绩,如何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良好的考生“考出水平”,这应该是落实新课程思想、引导新教材新课改需要突破的问题,也是追求“考试公平”的人们“寻寻觅觅”的“希望”所在。


令人高兴的是, 2021年语文“新高考卷”(适用于山东、河北、湖北、湖南、福建、江苏、广东省考生,本文简称“新高考卷”)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我们初步展示了公平“风雅”之所在,“吾师”风采之亮色。


一、利用具体文字“情境”,考查语言建构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对学科核心素养有这样的表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情境”,是体现新课标精神的一个重要概念。高考试题的“情境”,指的是真实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的活动场域”。“新高考卷”语文试题的命制就较好体现了语文阅读体验的 “真实情境”问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两则材料分别摘编自朱光潜的《诗论》和钱钟书的《读<拉奥孔>》。这两则材料都涉及到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关于诗画艺术功能的理论。这样的阅读就是考生“在继续学习和今后生活中能够遇到的”真实情境。而“试题”则是考生在“真实情境”中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也就是说,试题必须是“属于”文本的,是基于考生阅读“这个”文本的真实的阅读问题。


例如,第1小题要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其中A选项为“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样的“试题”是考生在阅读材料的“真实情境”中“遇到的”问题。该问题的关键是A选项中的两个判断,即“第一人”和“广泛影响”。后者是容易理解的,前者的关于质疑诗画同质“第一人”的相应的文本表述是:“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在这一“阅读情境”中,正确理解“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是此“情境”阅读的 “真实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容易被考生“忽略”的中心词“提出……例证”所包含的意义。结合材料二中提出的中国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的文字的理解,我们就可以确认并解决这一关于“质疑的第一人”这个短语理解的“阅读问题”了。

第3小题所体现的“情境”则更加典型:“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其中选项为D “图画可以画爱神将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这道题,是高中学生日常阅读中的常态化“情境”,其核心为是否理解材料中莱辛关于诗画艺术的主要观点。考生若没有对莱辛关于“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等内容的把握及其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无法正确回答试题的问题。这与过去此类“客观性试题”常常通过对概念表述的“范围”加以“调整”或者通过对概念主体“偷梁换柱”等“人为编写”的“情境”比较,已经完全是另一个需要拥有真实阅读“素养”才能进入的“新的世界”。


新高考卷的客观性试题的这种紧扣“真实阅读情境”的命题,让新课程思想在考卷中得到了落实,让考生的文字建构能力得到真实“呈现”。语文学科素养发展不佳的考生,可能很难凭“好运气”获得“好成绩”了。


现代文阅读的主观性试题第4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这样的问题“情境”,既是“真实的”,也是基础的。它不是命题人为了考试而“编织”的问题,而是阅读本身需要完成的“真实任务”,它是立足于新课标 “能在各部分信息之间建立联系”,能够“分析、说明复杂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多种关系”的质量评价要求而提出的。


二、面向“教考和谐”目标,考查审视阐释能力

高考与教学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关系。所谓“教考和谐”,就是要破解“应试教育”的顽症,消减日常教学中“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的收益,尽量降低考生靠“好运”获得“分数”的可能性。因此,高考試题会注重综合性与应用性,注重关键能力学科化,注重对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的考查,注重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高考卷的第5题就是这一理念的“落点”之一。


第5题: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这道试题是命题人于高考试卷中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的具体体现。它考查了考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不同信息的辨析审视能力,也是考查考生在对“诗画异质”理论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能否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的一种“真实情境”“检测”活动。它与2021年1月“八省联考”第3题的考查思想类似,都是考查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呈现考生的“学习成果”。


根据莱辛论证的观点,绘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都有动作,但莱辛认为,“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做'物体,物体和他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也就是说,“手挥五弦”的动作是“瞬间”的,“目送归鸿”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画“目送归鸿难”。


这道题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它除了考查考生“真实情境”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还考查了考生“真实情境”中的思维的严谨性和阐释的逻辑性。组织语言解释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考生呈现自己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这样的考查还体现在现代文阅读的第8、9题中。


第8题: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了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第9题: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多处运用反复手法,是小说《石门阵》阅读的“真实情境”,也是文本 “艺术手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小说中多处出现的“门”也的确是小说主题和艺术特征的“承载体”。以此两处为命题点,鲜明地引导高考语文复习清晰地“看见”高考语文“考什么”,也告诉我们高三考生,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层”“四翼”在语文学科考试中的“落地点”在哪里,针对“这样的”落地方式,考生具体怎样 “应对”,即在平时的复习过程和在考场“作答”应注意什么。


要正确回答第8题,考生需要有关于“反复”手法的基础性知识的积累,其次,考生要能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当前阅读王木匠讲故事过程中“多处反复”的具体问题;回答第9题,需要有对小说“物象”知识的一般积累和理解,还要有深入理解和辨析“物象”基本意义和象征意义的能力,有关于“物象”与小说“三要素”之间关系的综合分析能力。


我们需要明确,正如“高考评价体系”所言,在“四层”内容的构建中,“'学科素养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我们可以按照学科认知“规律”“应对”语文高考。如此,考生就可以比较好地完成上述两题的答案,我们的语文新高考构成“教考和谐”的局面就指日可待了。


这里,我们对第8题作一点具体解说,希望以此对大家有“举一反三”的启示作用。


考生有了基础性积累,懂得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一般强调意义,明确其有加强语气或语势的作用。我们还知道,在具体的语境中,“反复”有不同的具体的作用。试题说“多处使用了反复手法”,我们可以试着找出几处来,看看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文中讲故事的部分第一处反复是三问“有人吗”和三答“没有”。这里,我们容易理解其“反复”的意义在于渲染强调村子里环境的“安静”,八路军和老百姓都已经“撤退”了,也突出了说话人(日本鬼子)的胆怯。第二处“反复”是鬼子进村后,“……心……在一家老百姓的……里”。这里的“反复”,突出日本鬼子对百姓的掠夺和侵害,揭露日本鬼子的罪恶。第三处“反复”是鬼子进村后“盯住了……屋门,不作声”,这里渲染了紧张氛围,烘托了“石门阵”对鬼子的震慑作用,同时,对听众也产生了悬念和吸引力。第四处是“向……看,石头门”的“反复”,突出“石门阵”对鬼子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和鬼子惊慌失措、走投无路的狼狈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同时进一步激发出听众(读者)的兴趣,引发听众的追问。第五处“反复”是“……还在想……不至于……吧”,这里的“反复”,揭露了鬼子恐慌和怯懦的内心世界,引发听众(读者)的期待与共鸣。


这道题的关键是指出“这种讲述方法”的“效果”,它提示我们除了要求有具体分析还需要一个“总结性”表达回应这个提问,这样的答案才是“答其所问”,层次清晰。也就是说,考生作答时,既要有从上文所示的关于几个“反复”中的具体分析里“选取一二”典型的“例子”作具体“依据”,还要有对“具体分析”的归纳概括性的文字表述。这也是这道题的“审视”和“阐释”能力的“综合性”考查点所在。


从上面的具体分析中,我们可以整合概括出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反复”的语境意义,主要是有烘托渲染气氛,突出人物形象特征,丰富情节内容等作用;二是“反复”手法对读者(听众)的作用,主要有产生悬念、引发好奇、期待、追问和共鸣的效果。


如上所述,新高考卷十分明确地“指挥”我们落实文本语言“情境”,高中语文复习需要充分理解这种“指挥”的内涵,从发展考生语文核心素养出发认真落实考生语言建构和语言思维阐释能力,以构建“教考和谐”的局面。这正是我们的高考语文复习的“吾师”所在。


三、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考查考生关键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关键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认知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考核的是包括语言解码、符号理解、信息搜索、信息整理等;思维认知能力包括演绎推理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它是一种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结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指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进行学科认知加工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個性心理特征。


新高考卷在关键能力考查方面也有对高考语文复习有明确的导向性。引导中学语文教学同高考语文这一对“矛盾”走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协调“统一”。


现代文阅读所选的文本阅读材料《石门阵》是现当代著名诗人卞之琳1938年初到延安开始小说创作的作品。他的《石门阵》讲述了王木匠给村民讲述“石门阵摆退鬼子兵”的故事。从《三国演义》当中的“石门阵”讲起,讲到发生在身边的抗日战斗中的“石门阵”。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苦难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时代。卞之琳的《石门阵》表现出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对抗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这一文本,让考生不忘那个抗战的岁月,同时也表现了我们民族面对苦难的韧性乐观的精神品质。第9题关于“门”的含义的分析理解,既考查了语言解码、符号理解等知识获取能力,也考查了思维认知等关键能力。同时,试题让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对“国门”与“家门”辩证关系的思考与理解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考查任务,渗透了关于“家国”情怀的理解,彰显了高考的育人功能。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文本则选择紧贴现实的一段关于传统节日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文字报道,直接凸显了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的高考核心价值。


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新高考卷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凭借。”(《发展核心素养与优效语文课堂》第62页,何国跻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和试题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这是南宋袁枢依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编撰的一部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文本记录的是唐太宗君臣关于国家治理问题的讨论。这段历史材料反映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封建政治文化和法制建设等内容。考生可以从中理解到仁民爱物、重义轻利、廉洁诚信、宽容和睦等传统优秀思想精粹。


第14题要求考生理解司马光“君者表也,臣者景也” 的评价所蕴含的道理及其目的,也是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所概括的“上行下效”理念的理解。这里,考生需要有对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一定积累。了解文本材料中所谓的“表”是指我国古代天文仪器“圭表”的一部分,“圭”是平卧的尺,表是可以直立用来测日影的标杆。“景”即“影”,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过秦论》有“赢粮而景从”的句子,其中的“景”与此同义。试卷文本中的“表动则景随矣”,意义如今天的成语“如影随形”。司马光告诫君王:臣下犹如君主的影子,跟随君主的好恶而行动。提醒后世君主要率先垂范,正道而行。


当然,考查思维认知能力,最典型的莫过于写作题。我们认为,今年新高考卷的作文题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思想的试题之一。


从2015年开始,高考作文试题出现了所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自此,“任务驱动型”作文热度持续高涨,一度出现高考作文训练以完成“任务量”的多寡评价作文“水平”的“量化评价”标准。高考作文复习的各种“模拟”任务和实用文体考查试题集中“井喷”,各种“情境”下的发言稿、演讲稿、栏目稿、书信稿不一而足,各种“任务模式”“材料套路”“应用文花样”所在多有。


我们知道,某种试题形成应试“套路”的时候,也就是它渐趋“尽头”的时候。人们所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多任务“要求”在增强写作的针对性,避免考场“套作”和“宿构”方面是有所“貢献”的,但是过多的“任务”指定,尤其是过于“限制”某种“情境下”发言或演讲的要求,对于中学生的“有限”社会生活而言,大多成了非“真实”的虚拟、想象或表演性“情境”,从某种角度看,这是有悖于新课标精神的。


今年的新高考卷作文题以毛泽东同志1917年4月发表于《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的《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一段论述为作文材料,然后舍弃已经盛行多年的“多任务”驱动,仅以“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为“任务”要求,以一种“回归”的方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从某种意义上,该题探索出了以单一“任务”要求避免考场“套作”的新路子。


命制这道作文题的“匠心”在于对毛泽东同志的那篇长篇论述做了精到的选择处理,以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既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与思维认知能力。


高考语文结束的几天内,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该作文题的“评析”以及“下水作文”,颇有“百家争鸣”之势,其中有不少是误解材料的“分析”和偏离题意的“下水”。笔者应媒体之邀为该作文题点评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考生熟悉的题型”(《南方都市报》2021年6月8日A1011版)。让考生熟悉却又能避免考场“宿构”的作文题,是新高考作文命题探索的新成果。它给人的启发意义在于,材料作文不再在作文“试题”的外“型”上兜兜转转,而是在引导考生阅读作文材料、理解材料意义、展示思维认知能力的“本原”上下足功夫。


笔者应邀在不同的媒体上多次谈到指导考生提高材料作文审题水平的有效方法,就是把作文材料当作“阅读文本”来分析理解。犹如这道材料作文题,我们的考生如果在平时的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中,接受了良好的“知识获取”与“思维认知”训练,考生就能驾轻就熟地“看”清这个作文材料的层次关系,把握到材料中“因此”结论的重点所在,进而理解到“强弱之变”重在“弱者以至于强”的意义。这样,考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成果”就能够在作文答卷中得到比较完整的“呈现”。


“新课改”的实施,“新高考”的到来,对高三考生来说的确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新课改”有一个令我们十分“亲切”的“抓手”,那就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把形成“教考和谐”的局面作为高考评价的目标之一。而高考试题则是具体承载这样的“功能”和“目标”的载体。


那么,我们虔诚地以“此卷”为师,认真研究“新高考”的每一道试题,深入理解高考试题所“内涵”的新课程思想,高三语文复习沿着高考试题“引导”的方向去探索改革,就不仅不会偏离“新课改”精神,考生也可以此为“根据地”源源不断地获取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智慧。它不仅能提高自己驰骋语文考场的“战力”,更能提高我们驾驭未来人生的“定力”。所谓“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此师最'吾师”是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高考新课标卷”来了:专家点评适应性测试语文作文题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语文试题思维考查探微——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2018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专家深度评析,2019备考必看
专家谈今年高考作文命题
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分析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综述:突出立德树人,考察核心素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