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疫期间语文微信作业(4月23日)

必做题:给括号里的字加上拼音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3、小开的皮鞋擦得(锃)【】亮。

4、证据确(凿)【】。

5、圆(凿)【】方(枘)【】意即格格不入。

6、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惊(蛰)【】。

7、戏剧曲艺中押韵的十三个大类称为十三(辙)【】。

8、装(帧)【】是一部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

9、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0、能直言规劝的朋友叫(诤)【】友。

11、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叫鳞次(栉)【】比。

12、皮开肉(绽)【】。

参考答案

1、(沼)【zhao,三声】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文章(憎)【zeng,一声】命达,(魑)【chi,一声】(魅)【mei,四声】喜人过。

3、小开的皮鞋擦得(锃)【zeng,四声】亮。

4、证据确(凿)【zao,二声】。

5、圆(凿)【zao,二声】方(枘)【rui,四声】意即格格不入。

6、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惊(蛰)【zhe,二声】。

7、戏剧曲艺中押韵的十三个大类称为十三(辙)【zhe,二声】。

8、装(帧)【zhen,一声】是一部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

9、饮(鸩)【zhen,四声】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0、能直言规劝的朋友叫(诤)【zheng,四声】友。

11、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叫鳞次(栉)【zhi,四声】比。

12、皮开肉(绽)【zhan,四声】。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原文】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槛(音见):栏杆。

罗幕:丝罗帷幕。

双飞去:一作“双来去”。 

离恨:一作“离别”。

朱户:犹言朱门,指豪富人家。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

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兼:一作“无”。

【译文】

栏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好似默默饮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练习】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B.“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C.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抵触。

D.“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展现出一片惨淡狭小的境界。

答:

2、“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答:

3、“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

4、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B.“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C.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抵触。

D.“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展现出一片惨淡狭小的境界。

答: D 。解析:这句词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

2、“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答:①拟人。②清冷(哀愁)。

3、“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

4、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答: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度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求索、奋发、放弃】人生的三大境界
语文轩—— 晏殊的《蝶恋花》赏析及教案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
晏殊的词
晏殊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