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重超标不容忽视,糖尿病袭来要警惕!

即使你不是糖尿病患者,但你一定认识一位糖尿病患者,这就是中国'甜蜜的负担'。很多朋友都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患上了糖尿病,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自在控糖,大部分人都经历了一段比较艰难的时光。

姚女士今年39岁,两个月前出现皮肤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经期出血量大,于是去了妇科就诊,做完各项检查,医生诊断为子宫肌瘤,建议手术治疗。住院期间,术前常规检查时却发现血糖偏高,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糖尿病。

子宫肌瘤、糖尿病同时袭来,她睡不着了,伴随而来精神紧张、烦躁,手术后经过一周治疗,姚女士拿着恢复的药物及控糖药物回了家。

但她的心情再也没好起来,患了糖尿病除了吃药,医生还让她注意饮食,可自己还那么年轻……难道就这样了?心情稍微缓和一点,她也开始关注糖尿病更多知识,在此情况下领取了血糖管理服务包。

首访电话时,我与姚女士沟通得知,她的BMI38.6kg/m2(超重),血压正常,空腹血糖8mmol/L,餐后血糖12 mmol/L,目前正口服二甲双胍,达格列净。从确诊到现在饮食只进行了减少餐量,运动没有增加,确诊之前也没有任何症状。

对于自己忽然发生糖尿病她很意外,总以为疾病发生一定有前兆,而自己此前并没有哪里不舒服。于是,我向她解释了糖尿病的发生因素,显然超重是她非常高危的因素,因此目前首要的问题是减重。

根据姚女士的身高,她的标准体重应该是72kg(目前121kg),想要减重:

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主食要少吃(每餐自己一个拳头大小的量),搭配一些粗粮(例如糙米、燕麦、黑米、荞麦等),多吃蔬菜(每餐自己两个拳头大小的量),适当的肉类(优质蛋白如鸡胸肉、鱼肉、牛肉等)。这样的饮食习惯除了能帮助她减轻体重,对控制血糖也很有利。

其次就是运动,她平时工作忙,运动比较少,需要增加运动量,可逐步增加,并且以有氧运动为主,至少持续30分钟以上,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先进行10分钟左右的准备热身运动,活动身体肌肉。运动结束后,最好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训练,不要突然的停止运动。运动的时间最好在餐后1-2个小时左右开始,避免空腹长时间运动。当然,运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不管是控糖或减肥坚持运动都能获得很好的结果。

对于姚女士而言,减重是一项治疗措施,通过减重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的指标。

当我把这些建议给到姚女士,她很感激:'我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你真的给了我很多惊喜,我最近的焦虑都是来自于疾病的困扰,饮食知道要控制却不知道怎么做,运动更没有注意,非常感谢你给了我这么多建议,接下来我一定好好减肥,我还年轻,我还想好好生活'。'不用客气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做好减重和控糖,相信您一定可以的'我也赶紧鼓励她。

随后的几个月里,我对她进行定期随访,鼓励她坚持下去,监督她减重,更好地控制血糖,有了积极的自我改变的意识以及我的指导,相信她可以漂漂亮亮的打一场身体保卫战。

在这里我们也要反思,糖尿病越来越年轻化,那么目前的一个快节奏的生活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又带走了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如中年人?

答案也显而易见,长期的快节奏生活虽然让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渐变好,但伴随而来是让我们的精神紧绷、疲劳。导致很多人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忘却了自己的健康。但健康才是我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有了健康才能拥有一切。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让自己的生命更安全更有质量。

专家点评:糖尿病也是可防可控的,及早识别危险因素,对于糖尿病的防控非常重要。目前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

(1)成人糖尿病高危因素

a.可控因素:

有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或合并空腹血糖受损);

高血压、血脂异常(HDL-C<0.9mmol/L和/或TG>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不健康饮食生活方式(久坐、少动);

超重或肥胖或中心性肥胖(腰围男≥90cm,女≥85cm);

长期服用抗抑郁、抗精神病或他汀类药物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或有胰岛素抵抗相关临床状态;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

b.不可控因素:

年龄≥40岁;

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妇女。

(2)青少年糖尿病高危因素

超重(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数)或肥胖(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且合并下列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

a.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b.存在胰岛素抵抗相关临床状态(高血压、高血脂、黑棘皮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出生体重小于胎龄);

c.母亲怀孕时有妊娠糖尿病。

【慢病患者故事】专栏,聚焦平安智慧城市旗下的慢病健康管理服务产品,以健康管理师视角分享来自慢性疾病人群的生活方式医学管理案例故事。欢迎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出现这些症状时,您可能正处在糖尿病早期
40岁的糖尿病患者,正能量分享控糖经验和秘诀
空腹血糖16,尿糖 ,两年后通过这个方案治好了自己的糖尿病
饮食保健:饮料当水喝小心患糖尿病
腹型肥胖患糖尿病的概率更大
血糖出现2个异常信号,提示你处于糖尿病前期,做5件事可逆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