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师,传的是道


图文作者:郑波(@细草穿沙)


1.
从小学到大学,遇到过两位改变我想法的老师,第一位是小学,之前的教了我五年的班主任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总会和我的母亲抱怨我脑子笨,反应迟钝,不如别的孩子看着灵活,到了六年级,换了这位老师,第一次见我母亲时就说,这个学生想法比同龄人早熟,能看出来,很多想法,但总藏着不说。


其实在她说这话之前,我还是挺自卑的,无论她说的是不是真实的看法,亦或者只是为了鼓励我。但这番话,让我在很小的年龄,开始懂得了人要自信,认可自己的不同,并非一定要和别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才是正常的。


第二位老师是大学毕业时,一个亦师亦友的经济学老师在喝酒时告诉我:大学学的那点东西,到了社会你都会推倒重来。你想发展的好,就不要背包袱,想法不要受制于权威和传统。被大众认可的东西,未必就是正确的,被人质疑的,也未必就不是光明之路。虽然是喝酒的醉话,但这番话,至今让我受用良多。



我所认为的良师,传的是应该是道,道就是思想,是可以受用一辈子的东西,无论今后你身处何方,这些思想会伴随着你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2.

昨天,一个朋友给我说:你心态要积极一些,佛学看多了,让人变得消极。我马上回避说:还有事,有空再聊。


平日里,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习惯了以自己为标准去衡量别人的得失对错,他们时常带着满满的善意,把自己观点,喜好,强加给别人,你不领情,他们还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好心。他们会把喜欢的照片,音乐,甚至认为好看的衣服,追求的生活方式,统统介绍给你,然后把他们不喜欢的东西,贬低的一无是处。


以往每每遇到这样的境况,总要争论一番,最后弄得朋友不欢而散。现在变得圆滑了,学会了沉默和回避。


毕竟,争论无助于改变,只是本能的情绪对抗,其实,我们谁也改变不了谁。



以前会觉得父亲是个思想固执的人,前几天,因为一点处理事情的观点,他反驳我说:这实际情况你又不懂,和你想的不一样。 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我前些年经常和他说的话吗? 其实,我也是个思想固执的人,所以总能看到别人的固执。



你本能的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有可能那个人特别像你自己。你很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对方身上有你没有的东西。




3.

中国的文字里,充满了智慧。我喜欢“不温不火”这个词,有人说这个是贬义词,有人说是褒义词。但为什么一定要给一个词下定义, 不温不火,就是不温不火,这更像一种状态,无关好坏。


我们总很难改变用自己的视角去评判事物的习惯,看到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就说这个人是个好人,恰巧看到那个人做了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说那个人是个坏蛋。事实上,这一辈子,很多人都做过恶,也为过善,都是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前几年,认识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名僧,以他的名望足以让他所在的寺院香火兴盛起来,但他很少做什么,就让寺院保持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不衰败下去,也不让它过于兴盛。太兴盛了,就处于风口浪尖,反而是衰败的起点。


就如现在网络造就了很多网一夜爆红,但网络也用一夜爆红,毁了很多人的生活。



4.

一个朋友留言说我像隐士,这太夸张,在这个时代,真正的隐士是活不下去的,吃喝玩乐,赚钱生活,我也不列外。即使在古代,真正的隐士,是没人知道他是隐士的。 被人知道的,不是徒有虚名,就是别有图谋,不外乎还是为了名。跑到山里,隐其来,不过为了学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经常分享一些感受,是分享给读者,也是分享给我自己听,就如僧人念经,那些经文,日日念,夜夜念,但还是会犯错,念经,分享都只是形式,不要太过于执着文字本身,用这样的形式,更多的也是在定心,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散了心。



像这样,闲来敲敲文字,打发一下时间,就和一些人闲来打打麻将,抽袋烟,没什么两样,都是为了消遣时光,不辜负了在这生命里好好的活了一场。


今天是教师节,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云之南,祝各位老师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王与隐士(外一则)
费孝通:一代良师
名利是动力
以无常为师
【家庭教育】孩子为什么会逆反?
【经典品读】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