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茅洞桥豆腐
(此文入选《衡南瑰宝》)
http://s5.sinaimg.cn/middle/5b7c9da9gbf2d511a2e04&690



    在衡祁古道上,曾经有一座单曲石拱桥,桥口周围芭茅丛生。“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唐代诗人司空曙由此便得佳句,这个地方也因此称谓茅洞桥。
  茅洞桥这个地方出特产。
  茅洞桥的鸡叫土鸡,茅洞桥的鱼叫山塘鱼,原汁原味,城里人特别爱吃。茅洞桥的烧饼香酥可口,茅洞桥的豆腐更是远近闻名的了。
  茅洞桥豆腐出奇的鲜,出奇的嫩,出奇的香,清淡而不失高雅。茅洞桥人办酒席或招待客人,主人总是忘不了弄一碗香喷喷的豆腐来。若是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作几筛像模像样的豆腐,节前吃到节后,年尾吃到年头。至于平常日子,就有那些挑着豆腐卖的人走村串户的吆喝“卖豆腐啰!”大家听到吆喝声,都围拢过来买些豆腐,你两斤,我三斤。有用现钱买的,也有拿山黄豆来换的。一担豆腐挑出去不到两里路就卖完了。
  在茅洞桥,懂得做豆腐的人很多,但要做好豆腐并非易事,所以说:“做豆腐熬糖,充不得老行。”茅洞桥人做豆腐,一直沿袭传统的制作工艺,很有讲究。首先是选豆,拿自家山上种的山黄豆,去除杂质,精选上好的豆子作原料。用石磨将豆子瞌开成一粒两瓣,称作撒豆。撒豆要有技巧,将石磨的中心轴用木片垫到恰当的高度,豆瓣就不会碎。把撒好的豆放在簸箕里,用手不停的颠动簸箕,豆瓣和豆壳自然就会分道扬镳了。豆瓣留在簸箕里,豆壳溜到了地上,这就是去壳。把去好壳的豆瓣盛在盆子里,用清泉水浸泡约四个小时,便是浸豆。再将浸好的豆瓣用饭瓢一小瓢一小瓢的喂到石磨里去磨,磨得越细越好,叫作磨豆浆。接着就要汆浆,即把磨好的豆浆倒入铁锅里,加水加温充分汆透。汆好了豆浆得马上榨浆,在王桶(直径1米左右的大木桶)上架上“H”形的木架,用经纬很密的棉纱布袋装着豆浆放在木架上,用手一边摇晃一边搓揉,直至把豆浆全部榨出来。豆浆榨完了,又重新回到铁锅里烧浆。这时得特别注意火候,太烧过了就会烧成黑糊糊。边烧浆的时候,得一边将事先煨熟的石膏捣成粉末,按一定的比例把石膏粉末放入王桶里与小部分预留下来的生豆浆和匀。把握石膏粉末的比例可是一个关键,少了,制不成豆腐;多了,豆腐就不鲜嫩。熟练的茅洞桥人用调羹作量具,却能准确无误的把握好石膏的用量。豆浆一烧开,就立即倒入和好石膏粉末的王桶里,再盖上盖子。捂八、十分钟的样子,用竹筷往王桶里一插,竹筷若是斜倒着,还得继续捂几分钟。竹筷若是直立且不粘豆浆,豆腐的雏形就形成了。这种雏形的豆腐叫做豆腐脑,洁白如雪,鲜嫩欲流。你若是遇上人家刚制成豆腐脑,算是你有口福了。热情好客的茅洞桥人会用大碗挖一碗豆腐脑请你品尝。你会觉得这豆腐脑鲜嫩无比,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将豆腐脑舀进豆腐箱子里,用包袱折叠包好,盖上豆腐箱盖板,压上石块,慢慢将豆腐脑的水分榨出来,这就是榨豆腐。榨豆腐还有诀窍呢,如果榨得太干或太湿,都会影响豆腐的质量。榨出来的豆腐叫水豆腐,软如棉,白如玉。茅洞桥水豆腐可是出了名的,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茅洞桥附近的白面村,吃上这水豆腐汆菠菜,爽口至极,便赐名 “清水白玉板,红嘴绿恩鸽”。
(我乡下老家的石磨)

    白玉板似的水豆腐是茅洞桥豆腐的母体豆腐,在水豆腐的基础上,心灵手巧的茅洞桥人再操弄一番,便可生产出一系列茅洞桥豆腐来。将水豆腐划成小方块,用茶油或是精菜油炸到一定程度,便是又鲜又嫩又香的油炸豆腐,空心的叫泡豆腐,实心的叫锭豆腐。茅洞桥锭豆腐金黄油亮,质嫩鲜香,既保持了水豆腐的柔爽,又兼顾了泡豆腐的酥脆,常吃不腻,常吃常鲜。如果再在泡豆腐里灌进肉馅,就成了茅洞桥酿豆腐。水豆腐、猪血和肥猪肉丁和匀做成丸子,用柴火熏烟烘干,就是茅洞桥豆腐猪血丸子。还有茅洞桥豆腐香干、豆腐捆鸡、豆腐丝子、豆腐皮和豆腐乳。
  茅洞桥豆腐之所以出色,和茅洞桥的水土不无关系。茅洞桥人说:“豆腐做好冇的样,一水二豆三菜刀。”一水,是说做豆腐首先要有好水。茅洞桥河岸有多处砂页岩层涌泉井,泉水清澈,矿化度和酸碱度适中,取河岸泉水做成的豆腐“水汪汪,嫩泱泱”,就是比别的地方的豆腐好吃。二豆,是说做豆腐还得有好豆。茅洞桥多紫色砂质土,土壤疏松,难得板结,最适宜山黄豆生长。这里出产的山黄豆豆粒饱满,蛋白质含量也很高。茅洞桥豆腐与众不同,豆好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三菜刀,是说做豆腐一定要遵循老祖先教导的方法,继承传统的制作工艺。这茅洞桥豆腐的制作工艺,相传是一位茅洞桥的先人用毕生的心血研制成功的。年老的时候,他要把这套工艺传给后人,因为他不识字,便把每道工序用符号记录,镂刻在菜刀上。这把菜刀虽已多年失传,但茅洞桥人在做豆腐时放一把菜刀在豆腐箱旁的习俗,至今还保持了下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茅洞桥,有不少人靠做豆腐养家糊口,他们三更灯火五更鸡,一道道工序专心地操作,有板有眼,绝不马虎,往往在天亮之前就把豆腐制作好了。天刚蒙蒙亮,他们就桃着豆腐担子,消失在熹微的晨光中。“要想富,蒸酒熬糖磨豆腐”。那确实,有些做豆腐做得好的人家,一年到头,真的挣了不少票子,几年下来,造了楼房,买了家具,置了家电,银行还有存款。还有一些人把豆腐卖到了衡阳城里,在城里安家乐业开了。
  茅洞桥人把豆腐做成了美食,做成了品牌。如今,在衡阳城里,茅洞桥豆腐已是家喻户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门浆水豆腐“生香”百年传奇
【乡土情缘】常志敏:飘香的水豆腐
《行摄生活》-134【桨水豆腐】
小荷尖尖丨“年味”豆腐
(三江纪事)南江美食传奇(下)
用水豆腐做的甜点,滑嫩如布丁,豆香十足,还有恰到好处的冬瓜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