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什么阻碍了3亿农民工守着家门口打工?这个瓶颈也快突破了

光头强/文

我的老家在太行山脚下,是全国著名的建筑工劳务输出大县。春节期间在老家看电视,屏幕下面游动字幕里净是招工信息,既有南方沿海城市电子厂招聘操作工,也有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招聘木工、瓦工的信息,甚至还有中东、非洲的招工信息。

“现在老了,哪里还能干的动呀,今年不出去了。”喝酒中,初中同学提起这些招工信息,直摇头。他辛辛苦苦半辈子培养出的大学生眼看就要毕业了,家庭负担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等孩子毕业了,就让他回来到县城找个工作算了,北京房价多高呀,不是我们普通人家能去得起的。”

不是我同学偷懒不肯往外走,他已经40出头了,不论是去工地干建筑,还是去工厂当操作工,哪个老板还肯收留他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高达38.6岁,显然已经是人到中年了。

我同学的愿望很朴素,在老家随便找个活儿,哪怕挣钱少点也行。“在家宁肯挣3000,也不去郑州挣5000;宁在郑州挣5000,也不去北京挣10000。”最近几年,这种说法在老家很是流行,我侄女从湖南一所985重点大学毕业后就选择了回乡教书。而十年前大学毕业还回县城工作,那会被视为耻辱——这娃儿大学白上了。

其实,这几年家乡的工业基础设施发展的还不错:我们县陆续开通了铁路和高速公路,成了山西通向河南、山东的一个交通要塞。前不久,国家电网西电东输的一条线路也途经小县,代替了早间年建设使用的小火电厂。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县政府把靠近火车站的一些乡村征用建成了工业区。

我去看了看,这个工业区规划和建设标准很高,甚至比东部沿海的工业区都不差。可惜的是,梧桐树栽好了,却迟迟不见金凤凰飞来。除了县里原有的一些铸造和机械加工等老产业入驻之外,并没有吸引来多少东部转移而来的产业。

大学生想回乡就业,农民工也想在家门口赚钱,可是工作机会在哪儿呢?家乡人要想守着老婆孩子过生活,是说说梦话?还是真能实现?

如果是说梦话,那为什么江浙一带农民不出家门就把钱赚了?

建国后很长时间,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基本平衡。那时候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发展条件好的地方人口也稠密,条件不好的地方人口少,总体平均来看,全国差距不太大。改革开放以后,工业成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县域经济的差距迅速被拉大。工业发达的县,比如江苏昆山、广东顺德,财政实力甚至超过了青海等西部不发达的省。

而中部县域长期处于经济循环的末端,经济发展自然是很困难。这是普遍现象,国外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发达国家意大利,由于南方地理位置不好,始终融入不了欧洲经济大循环,而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却是欧洲内陆的门户,因此北部经济自然突飞猛进,而南方地区赤贫。

“整个豫北的情况都差不多。”在政府工作的一位同学告诉我说,这些县城都是打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旗号,透支了多年的财政收入,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的工业区。但是,仅仅郑州周边的一些县市情况好点儿。这些年郑州、洛阳、开封等大城市也建了很多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连它们都没有吃饱,就更轮不到县里的小开发区了。更不幸的是,又赶上这几年外贸滑坡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业领域的投资大幅下滑,再加上环保的严格控制,能招商引进的项目就凤毛麟角了。

外面的项目引不来,县里只能在本地想想办法,鼓励本地人创业。可是跟江浙商业氛围浓厚不同的是,本地人极为保守,小农思维浓厚,即使有鼓励政策,也没有多少人敢于投资创业。浙江有一个户籍人口30多万的县,注册的公司居然突破了100万,这令我们本地的县太爷羡慕不已。

不过,随着产业不可避免向内陆转移,经济循环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封闭循环正在突破地域限制。研发要在人才聚集的高地,自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有优势,生产销售和服务却未必。内陆城市人员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成本更低,生产向内陆转移已是大趋势,京津冀产业转移就是这样。对老家这样的内陆县城来说,也正是承接生产转移的最佳目的地。

基础设施方面,完善的工业区配套使企业极大降低了投资门槛;便利的交通以及与周边包括京津在内的大城市仅仅300-500公里的距离,有前店后厂的便利。从产业工人来说,既有40-60岁上一代能吃苦耐劳的农民工,也有受过大学教育但不愿意再背井离乡去外地讨生活的年轻人。85后、90后大学生家里本来孩子就少,再加上大城市就业定居不容易,家长反而鼓励孩子回乡工作,这将逐渐提高县域劳动者整体素质。

富士康已经从深圳转移到郑州了,愿意外出讨生活的农村人也正在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我国农民工总量2.77亿,连续5年回落。而东部沿海地区又存在员工流动大,招工难等问题。 既然中西部小县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还会遭遇招商困难不能在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呢?

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早,政府部门服务意识重,行为也比较规范,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银行一切关系都已经进入比较顺畅的运行状态。如果迁到内陆,则都要重新适应。内陆政府尤其是小地方的政府,服务意识单薄,类似东北出现的“关门打狗”的事儿也不少见,这些就成了外地投资者化解不了的风险,自然也就把到内陆投资看成是陷阱了。这人和的因素,是阻碍产业转移的最大因素了。

希望能够早日扫除这些障碍,别让乡亲们再背井离乡,别让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再留守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州头条#河南省的重点发展县市名单来了,快来看看有你的老家吗?根据相关规划,河南将根据县域经济和产...
50岁工厂保安,花20年拍下150万张“东莞女工”,在国外爆火:中国制造,不可思议!
妻子说加班不回家,丈夫竟在家门口守着 妻子看到这一幕泪流满脸
聆听-巴蜀之地 | 王建军:雾是乡愁的梦
郑州建设县域医共体,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号”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还在郑州苦逼地守着,不曾离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