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百味】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

感谢您关注名知教育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欢迎点击标题下方的“名知教育工作室”关注我们。

真正意义的教育过程,是情感引起共鸣的过程。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育转化、特别是后进生转化工作,应当坚持感化疏导的原则。感化疏导,就是指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方法,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向教育者所希望的方向转化和发展。


在坚持感化疏导原则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和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感化疏导应以情为先、以导为本,辨证处理好感化和疏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这就要求感化疏导的立足点首先在于感化,即教师对后进生首先要有真挚的情感和爱心。

在学校生活中,由于后进生经常受到来自周围人们的讥讽和冷眼,因而他们比较孤独和自卑,对他人存有戒备心理和敌意。鉴此,转化后进生首先就应该从关心、尊重他们入手,以真情去叩开他们闭锁的心扉,用爱心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冰冻。只有这样,师生间才能消除对立情绪,互相建立亲近感,达到彼此心理和感情的沟通。唯有如此,他们对老师的话才能听得进、想得通,才会愉快地接受老师提出的要求,为转化和引导创造条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情和爱心是对后进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和载体。


感化的目的,在于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我们知道,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后进生亦然。要使他们克服不良行为,仅仅动之以情是不够的,它仅是转化的前提条件。我们还必须要在情感作用的基础上导之以行,即针对支配他们不良行为的思想根源,通过启发、引导和各种实践活动,把他们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最终实现转化。


例如,学生吴某,初二时转学到我班。由于在原校时认为老师爱向家长“告状”,使他常受皮肉之苦,因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处处与老师唱反调,学习、纪律一落千丈。来到我班后,对老师仍持戒备心理,学习情绪也较低落。为转变该生不良心理,激发上进精神,我利用他爱好体育的特长,让他每天来约我一同早锻炼。在锻炼和接触过程中,该生对我逐渐由相近、相亲到相知,最后几乎无话不说。在心理相容、情感沟通的基础上,我适时地、客观中肯地对其引导和教育。在我的感化和引导下,该生逐渐转变,各方面进步很大。初三时光荣入团,毕业后考入高中。


所以,感化和疏导是紧密相联的辩证统一体,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两方面中,感化是前提,但最终必须体现和落脚到后者——“疏导”上来,否则,感化就失去了意义。实践中,我们要处理好二者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二、感化疏导应调查研究、条分缕析,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看,一个后进生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不良教育和影响并最终通过他们心理的内部矛盾起作用的结果。即任何一个后进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共同作用、共同结合的具体表现。因此,感化疏导要卓有成效,就必须深入了解、认真分析造成每一个后进生“后进”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及时消除客观环境中不良诱因的影响,转化他们不良品德,培养和强化其良好的道德心理。


我班曾有这样一个女生,早年父母离异,她被判随母。后其母病逝,父亲早已远走他乡,就由其外祖父母和舅舅抚养。由于家长盼她成才心切,对其管教严厉,且方法简单,她不能理解和接受,就认为家中没有人爱她,于是在外寻找“温暖”。结果认识了一些品行不良的朋友,逐渐发展成为家长和老师都认为“不可救药”的后进生。我在了解该生的基本情况后,对她不是放弃和歧视,而是一方面积极与家长联系,避免家庭教育上的过激行为。同时召开班干会议,号召大家在生活、学习方面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另一方面,我经常性地找她谈心,使其理解和认识到家长和老师对她的殷盼之情和良苦用心。在集体和老师的感化和引导下,在家长的配合下,该生终感“今是而昨非”,自觉断绝了与过去那些朋友的来往,健康心理逐步发展,学习也不断进步,初中毕业后考取了中专学校。


三、感化疏导应持之以恒、把握关键,同时要正确对待后进生的反复。

感化疏导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应当始终坚持以父母之心、老师之情去感化和教育学生,万不可采取虚伪的或实用主义的态度,否则会给学生以上当的感觉,从而产生愤懑和对立情绪。另外,转化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善于把握转化的最佳时机。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转好或转坏,事实上都有一个契机,他们在认识事物时也有一个“飞跃”的关键时刻。是否善于抓住学生认识发展过程中的这一契机和关键时刻,直接关系着转化工作的效果。


还有,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难免反复,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首先,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本身来看,其发展还相当不成熟、不稳定,在情感和意志的结构上还存在着矛盾,这就使得他们可能会因一时的成功而妄自尊大、骄做自满,也可能为一时的失败而妄自菲薄、垂头丧气,因而容易动摇反复。其次,从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来看,由于他们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的局限,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现象和腐朽思想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使他们对不良道德行为的认知和接受产生“合理感”,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困惑和怀疑,从而重蹈覆辙。在转化实践中,社会不良影响往往是造成转化工作挫折反复的主要原因。所以,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和挫折并不奇怪,关键是教师要认真分析和找出出现反复的原因,及时解决后进生还存在的思想问题,消除影响转化的不良诱因,为后进生健康道德心理的发展和不良行为的转变,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以上所谈,仅是我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体会。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还需我们不断总结和努力。

(@口玉 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_拥抱阳光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孩子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李镇西语录
老实老师的一亩三分地 ——惩罚教育
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