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刊主编高润霖院士在Lancet发表文章:可吸收支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劣于药物洗脱支架

近日,本刊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与美国、英国、日本学者在Lancet杂志发表文章,报告了ABSORB-JapanABSORB-ChinaABSORB Ⅱ和ABSORB Ⅲ四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


研究者分析了4项随机对照试验的3389例稳定性冠脉疾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期的患者,涵盖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共301家学术和医疗中心。主要终点为患者1年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管重建)以及支架相关靶病变失败率(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再梗死、缺血导致的靶血管重建)。


结果显示,支架置入1年内,BVSCoCr-EES组患者相关的复合终点无显著性差别。同样,两组间支架相关复合终点也无差别。


CoCr-EES组相比,BVS组患者的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在发生率较高(P=0.04),部分由于BVS组围术期心肌梗死和支架血栓发生率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


此外,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所有心肌梗死、缺血导致的靶血管重建以及所有血管重建发生率在两组均无差异。经多因素校正后,仍得出类似结果。


Gregg Stone教授表示,药物和器械研究在发展,目前已经有了4个关于BVSXience支架对比的随机临床试验和数据,积累了很多应用BVS的经验。


他表示,ABSORB China研究和ABSORB Japan研究都非常重要,经过严格的高比例1年造影随访,证实了BVS非常好的支架内皮覆盖和极小的晚期管腔丢失。


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edSci专访高润霖院士:论文内容本身要有价值
ACC|冠脉小血管病变,要用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吗?
心梗、冠心病的克星 — 可降解支架 !从此告别“金属心”
生物可吸收支架何去何从?
【CIT2016】中国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与探索
QICC2020|韩雅玲:冠脉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精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